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学案:第三课第三节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
主题展示
引子感悟
猜茶谜―→ 汉字的奥妙错误!
活动探究
错误!错误!
汉字的结构类型
类型例字
并列结构左右并列银、枝、澄左中右并
列
鸿、湖、街
上下结构上下结构朵、泉、灾上中下结
构
煎、塞、意
包围全包围困、团
结构上三包围周、闲
左三包围匡、匠
下三包围函、凶
上左包围厢、床
上右包围氮、可
下左包围逵、毯
下右包围头、斗
框架结构坐、乘、巫
要点归纳
汉字的构造错误!
教材“小试身手"
参考答案
一、本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字谜使同学们对汉字的构造有进一步的认识。
朱淑真所作《断肠谜》的原词是:“下楼来,金簪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难留。
悔当初,吾错失
口,有上交,无下交;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
”
二、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让同学们体会汉字文化的趣味。
答案略。
三、本题的主要目的是使同学们体会汉字字形和构造的图画特点和艺术魅力。
汉字是二维构型,有图画性质,所以美术字体可以与绘画结合,字中有画,画中有字,从而产生形象生动的感染力.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主标志跑动的“人”的造型同时具有汉字“京"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
“Beijing 2008”的字体采用了汉简(汉代的竹简文字)风格,将汉简中的笔画和韵味有机地融入到字体之中,自然、简洁、流畅,与会徽图形和奥运五环浑然一体.这种汉字字体不仅与主体图案风格相协调,也更符合市场开发的目的.相比较而言,拉丁字母虽然也可以设计成图画式样,但是至少从艺术字体本身是看不出文字的意义的。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偏旁是合体汉字的主要构成单位,包括形旁和声旁两种.
B.部件是一个独立的书写单位,都有语音和意义。
C.独体字在结构上不能再拆分,象形字和指示字都是独体字。
D.“涃”字有两个偏旁“氵”和“困”,有三个部件“氵”“囗”和“木”。
解析:B项,部件是一个独立的书写单位,但却不一定都有语音和意义。
答案:B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中最小的单位是笔画,汉字都是由不同形状的笔画组成的。
B.汉字笔画形态万千,有长有短,有直有弯,但大致上可以归入五类:“一(横)、ㄧ(竖)、ノ(撇)、丶(点)、乛(折)”,每个字都离不开这五种笔画。
C.单个笔画也能形成汉字,如“一",但这只是极个别的现象。
D.笔画和笔画能形成汉字.如“ 一+丨+一→ 工”.
解析:B项“每个字都离不开这五种笔画”说法太绝对。
答案:B
3.字谜多是靠拆解字形来设的,从字谜中往往能窥见汉字的构造规则。
请同学们猜猜下面的字谜。
(1)野径无人草丛生______ (2)一口咬去多半截______
(3)东西南北无弯路______ (4)雨余山色浑如睡______
(5)无角牛登上没峰山______ (6)两人力大冲破天______
(7)挥手告别________ (8)与我同行________
(9)边打边谈________
(10)两山相对又相连,中有危峰插碧天________
解析:(1)“径"去双人旁加“艹”;(2)“多"去“夕”下边加一“口”;(3)“四”+“直”;(4)“雨”+倒“山";(5)“牛”去撇+“凵";(6)“二”+“人”;(7)“挥”去“手";(8)“吾"插入“行”中间;(9)“谈”的半边“讠"+“打"的半边“丁";(10)两“山"字相对又相连成“田”,中间出头成“由”。
答案:(1)茎(2)名(3)置(4)雪(5)击(6)夫(7)军(8)衙(9)订(10)由
4.下面汉字笔画数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女乃及弓B.世丐弗功
C.卯达廷邪D.巨区乌切
解析:A项的笔画数依次是3、2、3、3;B项的笔画数依次是5、4、5、5;C项的笔画数依次是5、6、6、6;D项都是4画。
答案:D
5.拆字联是对联中别具一格的形式.拆字,也称析字,离合,是将汉字的字形各部分拆离开,使之成为另几个字(或形),并赋予
各字(或形)以新的意义。
简要赏析下列拆字联。
品泉茶,三口白水;
竺仙庵,二个山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上联将“品”拆成三个“口",“泉”拆为“白水”二字;下联把“竺”拆成二个“个",“仙”拆成“山人”二字。
上下联拆字自然工整,表达了一种悠然闲适的心境。
链接考点与汉字构造特点相关
的语言应用题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汉字的构造.对汉字的形体结构做出正确分析,可以深入理解和掌握汉字所代表的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对于辨析字形、书写汉字等都有重要作用.对应的高考考点是“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以及一些与汉字构造特点相关的新型语言应用题(字谜、图文转换等)。
[例1](湖北高考)下面四个字是由象形字“人”()变化组合而成的会意字。
请根据给出的古文字义,仿照“比”、“化"两例,用七字句描述“从”、“北”的形体结构与字义。
要求:①形义描述合理;②押韵。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观察这四个会意字,弄懂字的形义之间的关系.其次要仔细阅读例句,按照例句的形式,针对“从”“北”两个字分别写出两个七字句,所写的语句要能展示字的形义关系;此外,还要注意所写句子结构一致,修辞
相同,意脉相承,内容相关,风格近似,品位高雅,符合事理逻辑。
[答案] (示例)从:一人前行一人后后人跟随前人走
北:二人站立背靠背字义相背可意会
[例2](四川高考)为展示“走进汉字历史,探究字形变化”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请给下面的《汉字字形演变表》配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汉字字形的演变特点。
要求:①至少答出两个特点;②语言准确、简明、连贯;③不少于40字.
汉字字形演变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连贯、简明的能力。
回答该题时主要看横栏汉字字形的演变特点,要回答出至少两个特点,同时注意字数要求。
[答案](示例)汉字演变具有象形程度逐步减弱、字形由繁到简的特点。
从“鱼”“马”等字看,小篆及之前的汉字与图画相关,象形性强,笔画繁复;之后象形程度减弱,字形逐步简化。
[例3]右面是“沈阳全民读书月”活动的标识,请从构形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5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属图文转换题,侧重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简
明的能力,解答时要扣住主题“沈阳全民读书月”(特别注意“沈阳”和“读书”)和题干要求“从构形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
语言要求流畅、富有文采。
注意字数要求。
[答案](示例)该标识以“书"和“沈阳”的首写拼音字母为设计元素,体现活动的主题与地域;翻开的书和两书交汇处的眼睛,对“开卷有益”作出微妙表达。
[例4]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化石,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看下面几个篆体汉字,从例字以外的三个字中任选两个,仿照例子,巧说汉字。
要求符合该字的形体特点和基本涵义,句式特点和例句基本一致.
例:国:外城围,内持戈,持戈守疆卫家国.
休:左佳人,右秀木,人依秀木自在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结合汉字的结构,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先分辨该字的结构类型,再正确拆分部件,扣住字的形体特点和基本涵义仿写即可。
[答案](示例)掰:两边手,要分开,双手一分就此掰.
苗:下良田,上嫩草,草生沃田育成苗。
明:左朝阳,右晓月,日月同辉天地明.
[例5]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文字,要求语意照应,语气连贯,句式一致。
中国古老的文字非常形象生动,“和谐”二字就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谐”字分解为“言”和“皆”,意为人人都能言所欲言。
和谐就是指国富民强的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结合拆解汉字,考查语言表达应用能力.
[答案] “和”字分解为“禾”与“口”,意为人人都能食所欲食和谐就是指自由民主的社会
徽标,即徽记、标志,是一种标识,是一种象征,它体现一份认同,一个群体的凝聚.它不是一般的图标,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
练,蕴含着丰富的寓意。
因此,解读徽标,一定要透过现象,挖掘本质,才能真正把握其内涵.如何解答这类试题呢?
(1)观察表象,抓住特点。
宏观把握徽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
(2)由表及里,展开联想。
注意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要联系具体对象做出合理想象.
(3)分析寓意,文字表达.说明(介绍)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本节训练点:与汉字构造特点相关的语言应用题(字谜、图文转换)
1.猜字谜方法很多,根据这几种方法,请猜猜下面的字谜,并指出使用了哪种方法。
第一种,组合法.根据谜面的暗示,用笔画进行加减,组成一个字。
第二种,象形法。
从形象上去研究所描绘的字.
第三种,会意法.要求猜谜人根据谜面意思,联想出谜底来。
(1)天上双雁飞________
(2)山上还有山,两个小孩抬________
(3)客满________
解析:“天上双雁飞"指“丛".(使用象形法)“山上还有山”指“出”字,“两个小孩"就是“二小”,两部分合在一起,就是谜底“祟"。
(使用组合法)“客满”指人多,即“侈"。
(使用会意法)答案:(1)丛象形法(2)祟组合法(3)侈会意法
2.下面是一些字谜,试猜一猜各是什么字.
(1)砍伐森林,水必流失。
答:__________________
(2)加一笔不好,加一倍不少。
答:__________________
(3)说不叫说,拿不叫拿。
答: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用“增损法"去猜,“森”砍去“林”剩下“木”,“流”失去“水”是“",组合在一起,可知为“梳"。
(2)“夕”加一笔为“歹”,“加一倍”为“多".根据字义、字形猜测.
(3)“最"上面为“曰”,是“说"的意思;下面是“取"是“拿”的意思,但合在一起,却既不是“说"也不是“拿”。
答案:(1)梳(2)夕(3)最
3.清乾隆帝有一次在观看一位倪姓宫女歌舞时,龙颜大悦,兴致勃勃地拟出一上联:“妙人儿倪氏少女。
"哪知那倪氏少女文才也极佳,立即随口对出下联:“大言者诸葛一人。
”
上下联对得工整贴切,令乾隆帝禁不住拍案叫绝。
这是一个拆字联,你能解释一下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上联将“妙"字拆成“少女”,把“倪”字拆成“人儿”。
下联也相应地将“大"拆成“一人”,把“诸”拆成“言者”.
4.结合个人的感情对汉字进行新的理解,可以赋予汉字特殊的意义。
请仿照示例,自选两个汉字进行别解,要求紧扣字形,有积极意义,表述简练。
示例:惩——对心的征服,才是处罚的最终目的。
悟--做思考的我,才能形成我的思想。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选——被挑选出来的人,应该是事事走在别人前面的。
劣—-平时少出力,最后总会比别人差一点。
舒——舍予即忘我,这是一种何等舒畅的境界。
值——人生要有“价值”,首先要求人要正直.
起—-欲要崛“起”,就必须走自己的路。
5.传说,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一次到妹婿秦观家里去做客。
苏小妹见哥哥来了,大摆酒席,热情招待。
饭后,秦观陪苏轼到书房小憩,忽然苏轼看见桌上有一幅秦观的字谜画,上面写着:“我有一物生得巧,半边鳞甲半边毛,半边离水难活命,半边入水命难保。
”苏轼看完以后,对秦观说:“妙,妙,妙!”于是随手提起笔来,也写了一个字谜:“我有一物分两旁,一旁好吃一旁香,一旁眉山去吃草,一旁岷江把身藏。
”写毕,秦观拍手道:“真妙,真妙!”苏小妹听了,跑进书房,说:“什么东西如此之妙?”俯身看罢,信口说道:“我有一物长得奇,半身生双翅,半身长四蹄,长蹄的跑不快,长翅的飞不好。
"说完,苏轼、秦观异口同声地说:“妙极了,妙极了!”
他们三个人说的是同一个字谜,请大家猜猜,这字谜的谜底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鲜"是一个会意字,三条谜面都扣住了这个字的左右结构,用会意造字的特点。
答案:鲜
6.请用一段文字描述右边这个图形.要求:①要让没见过此图的人能清晰想象出这个图形,并明白其中的意义;②字数不超过5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结合汉字特点,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仔细观察图形,很容易发现,画面上的偏旁和部件构成了“唯吾知足"四个字,这四个字中的“口"恰是共用古钱的方孔。
这样,就抓住了图形设计的奥妙,描述起来就容易了。
答案:图形呈外圆内方古钱形,方孔四面绕逆时针有“唯吾知
足”一语,字皆有“口",恰共用方孔而成.
7.下图是“中国邮政"的标志,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一下标志中所包含的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一标志整体上看是一只信鸽,象征着邮政的职责,信鸽
的头部是由一个“中”字组成,说明了这是中国邮政。
8.下图是有人为山东大学设计的图标,仔细观察后,根据你的理解,请用简明的语言说说山东大学图标的创意。
(写出一点即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图标以汉字“山"为元素演变而成,既表达出山东的名称特征,又有浓郁的华夏民族的特色,体现出悠久的历史文化特点。
②图标呈泰山形状,体现出山东大学位于齐鲁大地的地理特征。
③整个图标是山的形状,而山的根基则是书的变形,既体现了山东大学教书育人的专
业特点,又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④泰山中间的星星熠熠生辉,象征山东大学这所百年老校誉满海内外,光辉灿烂,也寄寓其在新时代继续大放光彩。
9。
下图是安徽省图书馆徽标,用一句话概括徽标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书山有路勤为径.(或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10。
下图是2013年第12届全运会会徽,请揭示会徽图案的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变体行书“辽”字体现地域特征;以“跑道”体现体育内涵;以“12”字符体现“十二届全运会”理念;以龙飞凤舞的表现手法,体现赛场上运动健儿英姿。
11.下图是北京大学校徽,中间的“北大"二字由三个篆书“人"字图形组成.认真读图后回答:三个“人"字图形的特点是什么?校徽突出的办学理念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北”字是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大”字是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了北大“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