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城市治理十大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春三月,春风送暖。
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2017年“两会”在京隆重召开。
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汇聚一堂、集思广益,共同描绘经济、民生等各方面发展的宏伟蓝图。
会议期间,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飞速提升带来的各种热点问题和治理难题受到代表、委员们的高度关注。
针对城市治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对城市治理提出了新要求:城市治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
这一要求为全国的城市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代表委员热议城市治理十大问题
□ 本刊编辑部
一、城市精细化管理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把城市精细化管理比作“绣花”。
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施针匀细、纹理分明,还需要系统治理、综合施策。
“精细化管理是符合城市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必由之路”。
刘卫国代表认为,一些以往惯用的“运动式”、“单兵作
战型”的管理方法已很难应对纷繁复杂的城市多元需求,甚至在一些顽症难题的整治中陷入“反复回潮”的怪圈。
如果说“绣花”要有图样“按图施针”,城市管理的“图样”就是法律法规,依法治理是根本。
邵志清代表认为,大数据的综合运用可以帮助政府部门更好地摸清家底、分析预测、精准决策,“政府要在城市管理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关键是内部数据打通、共
享和整合。
过去需要处理的事务相对单一,政府部门的分工比较细致。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是跨部门事务,需要多部门协同。
大数据互通是时代的潮流。
”
“习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说,群众的事群众多商量,大家的事多参与,说得特别好。
”朱国萍代表说,城市精细化管理必须适应城市发展。
基层管理更要从细微处着手,最大程度地汇集民智民力,真正实现供需对接,
型发展可能半途而废,甚至前功尽弃。
”张大方委员建议,延长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支持年限,并进一步增加转移支付额度,加大对接替产业培育项目的支持力度。
侯凤岐代表表示,国家应充分考虑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生态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较重,支出较大的实际,继续加大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支持力度,深入推进转型进程,确保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在河北境内完成10万亩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和4万亩的京津保造林绿化任务。
尹伟伦委员认为,要将北京能够转移支撑河北和天津发展的非首都功能转移出去,为北京生态建设腾出更多空间,同时支援周边省市发展,最终在三地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更大生态空间。
他说,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着重把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建设的
使社区不同群体都能各得其所。
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问题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
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再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启动消除城区重点易
有很重要的因素,雾霾的形成机理我们还没完全搞透。
国家为此将设立专项基金,不惜重金组织最优秀的相关科学家攻关,抓紧把雾霾形成的未知因素找出来,使我们治理雾霾更加有效。
我们会坚定地向前推进,真正打一场“蓝天保卫战”。
但是也坦率地告诉各位,这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
对于如何有效治理雾霾,陕西省曹晶等代表提出治理建议:一是加大研台相关政策,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纳
入“美丽中国”建设的总体战略;将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内容细化到项目,
按项目制定各级奖励和补助标准;在
中央和地方设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
作领导小组,负责综合协调、资金整合、
项目实施和监督管理等工作。
宋良华
代表认为,要做好基层污染防治工作,
应从加大宣传力度、加大政府投入、建
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监管执行到位等
务目标与解决问题的协同体;智慧城
市建设要紧密对接城镇化,围绕“五化”
总体布局,构建安全体系,并在智慧
城市和大数据建设中将信息安全放在
基础性地位,这是确保所有创新扎实、
有效的首位要务。
王茜委员提出,新
型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新项目与旧系统的关系;二是各
部门之间的协同关系;三是上级要求
和服务对象的关系;四是今天的建设
用不可回收、不可降解的材料。
同时,建立和完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实现快递包装循环再利用。
代表、委员们还建议,要充分利用地方财政专项资金,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循环利用资源。
关于建筑垃圾“资源化”的问题,代表们提出了一系列提案,建议以“资源化”技术转变建筑垃圾的处置困境。
周小萍代表提出,要把建筑垃圾转化为生态建材,对建筑垃圾加以资源化
九、强化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
准问题
目前,我国已将推广电动汽车作
为大气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
随着
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公众环保意识
的不断增强,对充换电服务的需求持续
提升。
大力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
施建设有利于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题,
这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保障。
很多工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
内容来推进。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
报告》中提出,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强化水、土壤污染防治,推进生态保
护和建设三个方面,加大生态环境保
护整治力度。
这是从国家层面推动生
态文明建设作出的总体部署。
《政府工
作报告》把生态保护和治理作为重要的
民生工程,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部
署工作,既强调了全面综合施策,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