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分单元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分单元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教学目标:
1.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教学重点:
1.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量效曲线的意义。
3.人为给药方面的影响。
教学难点:
1.药物之间在胃肠道、血浆、肝脏、受体、肾脏中的相互作用。
2.量效曲线的意义。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
(一)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1.在胃肠道的相互作用。
(1)凡是影响胃肠道胃肠蠕动、PH值的药物,都能影响其它药物的吸收。
如阿托品抑制胃肠蠕动,雷尼替叮影响胃酸分泌。
(2)药物之间的直接作用:如饲料中的钙、镁、铝离子在肠道内与四环素类药物发生络合反应,影响了后者的吸收。
(3)机体为维持体内离子的动态平衡,对一些离子的摄取与排泄具有调节作用。
如钙离子与铯离子或氯离子与溴离子之间会限制对方的吸收。
2.在血液中的相互影响:药物之间与血浆蛋白的竞争性结合是药物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
能与血浆蛋白高度结合的药物有保泰松。
3.在受体部位的相互作用:如阿托品与受体的亲和力比乙酰胆碱强。
4.在影响药物代谢方面的相互作用:许多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要通过酶的活动来完成,具体表现为:
(1)具有加强酶活性的药物就能加速某些药物的代谢。
如氨基比林。
(2)具有抵制药酶活性的药物就能使某些药物的代谢减弱,半衰期延长,药效增强。
如阿斯匹林等。
5.在改变肾脏排泄方面的相互作用:
(1)有些药物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与分泌功能上相互竞争,如应用青霉素同时服用羧苯磺胺(属治疗痛风药,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抑制青霉素的分泌)。
(2)服用弱碱性药物,提高尿液的PH值,就可降低酸性药物的重吸收,促进其排泄,降低其半衰期和作用时间。
如服用碳酸氢钠。
(二)药物剂量对药效的影响:即药物的量效关系,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药物的效应与剂量之间的密切关系,即效应随剂量的改变而改变。
另外,同一种药物剂量不同会产生不同作用,如大黄。
可以用量效曲线来表示,用LD50/ ED50来表示治疗指数(TI),TI值越大,药物越安全有效;药物必须达到一定剂量才产生效应;效应在一定范围内与剂量成正比;效应有最大效应,超过最大效应,剂量增加而效应也不再增加。
有关药物剂量的一些相关概念:剂量、无效量、最小有效量、有效量或治疗量(ED)、极量(ED0)、最小中毒量、中毒量、最小致死量(MLD)、致死量(LD)。
极量(ED0):比治疗量大,比最小中毒量小的剂量,用药后不能观测到对机体有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安全范围或称安全度:是指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之间广度范围。
药物的安全度越大,用药越安全。
LD5/ED95:指药物的安全限,其越大越安全。
效价:即强度,是指产生一定效应所需的药物剂量的大小,所用剂量越小,效价越高。
效能:是指药物最大效应的水平高低,药物的效能高比效价高更有价值。
(三)药物剂型对药效的影响:
一般从吸收及出现药效的速度排序是气雾剂、液体剂型、固体制剂。
二、动物机体方面的影响:
1.动物种类:
家禽对敌百虫很敏感,而猪则有很高的感受性。
猫对酚类药物特别敏感,轻则呕吐,重则肝、胃损伤,骨髓造血障碍而死。
马属动物及成年反刍动物对四环素类药物敏感,易造成大肠出血、小肠卡他。
2.年龄:一般老、幼龄家畜比成年动物对药物的敏感性要高。
3.体重:药物特别是化学药物应按体重给药。
4.性别:一般对物的敏感性,母畜高于公畜,孕畜对泻药比较敏感,哺乳畜用药量大会引起幼畜中毒。
5.个体差异:
(1)高敏性和耐受性:
(2)变态反应和特异性反应:
6.病理状态:家畜呈病态时,如营养不良、疲劳状态或肝肾功能不全时对某些药物就比较敏感。
三、人为给药方法对药效的影响:
1.给药途径:给药途径不同,不仅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有时甚至产生性质完全不同的作用。
如硫酸镁。
一般来说各种给药途径所产生的药物的吸收速度依次是:静注、腹腔注射、吸入、肌注、皮下注射、直肠给药、内服。
2.给药次数与时间间隔:主要取决于药物的半衰期,一般每天2-3次。
3.给药时间:如健胃药宜在采食前半个小时投喂,刺激性强的宜在采食后1小时后给药,驱虫药应空腹给药。
4.联合用药:即合并用药或配伍用药,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或克服不良反应及治疗不同症状。
联合用药产生的后果有:
(1)协同作用:以增强疗效为目的。
如增效联磺片(SD、SMZ、TMP)
(2)颉颃作用:一般会降低疗效但以达到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
(3)配伍禁忌:会产生不良反应,应在临床上给予避免。
四、环境方面的影响:
1.外界环境,包括温度、湿度、时间。
2.饲养管理条件:影响着动物机体抵抗力。
五、病原体的状态:繁殖型细菌易杀死,生长型的难杀死;成虫易杀死,幼虫难杀死;用药过程中要防止动物产生耐药性,要交替更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