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洪道坍塌的问题描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泄洪道坍塌的问题描述
根据此次泄洪道塌方段所揭露的具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
质条件,在塌方前所采取的临时支护措施,以及是否有爆破等人为活动,从区域地质特征、围岩体地质及结构特征、地下水特征等内因方面及爆破活动和支护措施等外因方面对造成此次塌方事故的原因进
行了分析。

区域构造地质情况分析。

在工程区通过一条区域性的大断裂带,走向基本上沿隧洞北东方向延伸,断裂带内及附近的岩层发生褶皱、断层,致使工程区地质构造复杂,各级结构面均比较发育,地貌形态多样,岩石软弱破碎。

地下水情况。

隧洞整体处于断层、褶皱和层间挤压带比较发育的山体内,地下水较丰富,均为基岩裂隙水,地下水主要来源为大气降雨补给。

在地下水的浸润作用下,洞顶或洞侧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岩块因软化而强度急剧降低,首先往临空面掉落或滑落,进而破坏了大的岩体的稳定,而炭质泥岩夹层遇水软化后,对上部相对较硬的岩体就失去了支撑,丰富地下水的存在也是造成此次大塌方的原因。

支护措施。

调查结果表明,尽管采用了临时支护措施,但临时支护所挂的钢筋网未贴近岩石面,喷混凝土厚度不够,钢支撑顶部未能支撑岩面。

这些支护措施未能与已松动的围岩体紧贴在一起,因此不能够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作用,支护就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也抵抗不了围岩的变形和破坏。

因此,支护措施不到位是造成此次塌方的重要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