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4月月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08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高一4月月考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反应X+Y=M是放热反应,该反应一定不用加热
B.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CO2与CaO化合是放热反应,则CaCO3分解是吸热反应
D.1 mol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所释放的能量称为中和热
2.金刚石与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结构不同的单质,彼此互称同素异形体。

在100 kPa 时,1 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 kJ的热能。

据此判断在100 kPa压强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
B.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C.1 mol金刚石比1 mol石墨的总能量低
D.1 mol金刚石转变为石墨需要吸收1.895 kJ能量
3.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极只能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
B.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还原反应
C.工作时其正极不断产生电子并经外电路流向负极
D.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4.航天飞船可用肼(N2H4)作动力源。

已知1 g液态肼和足量的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时放出20.05 kJ热量,化学方程式为N2H4+2H2O2=N2↑+4H2O。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肼(N2H4)分子中只存在极性共价键
B.此情况下,液态肼燃烧生成1 mol N2时放出的热量为641.6 kJ
C.该反应中肼作还原剂
D.该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5.在如图所示的8个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
A.①④B.③④⑤C.④⑧D.②④⑥⑦
6.微型纽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是广泛应用的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极反应式分别为: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电池总反应式为Ag2O+Zn=2Ag+ZnO。

根据上述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使用过程中,电池负极区溶液pH增大
B.在使用过程中,电子由Ag2O极经外电路流向Zn极
C.在使用过程中,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Ag2O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D.外电路中每通过0.2 mol电子,正极的质量理论上减小1.6g
7.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0 mL 2 mol/L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100 mL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变B.对于可逆反应2CO+2NO N 2+2CO2,使用合适的催化剂,CO的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都加快
C.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慢
D.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氢气的产生
8.2 mol A与2 mol 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3B(g)
2C(g)+zD(g),若2 s后,A的转化率为50%,测得v(D)=0.25 mol·L-1·s-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v(C)=0.2 mol·L-1·s-1
B.z=3
C.B的转化率为25%
D.C平衡时的浓度为0.5 mol·L-1
二、填空题
9.以下是反应:2SO2+O22SO3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SO2的转化率。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可逆反应的限度,你能得出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高该化学反应限度的途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实现SO2的转化率为93.5%,需控制的反应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
现象二价金属A不断溶解C的质量增加A上有气体产生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丙中溶液的pH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验序号金属
质量/g
金属状

C(H2SO4)
/mol·L-1
V(H2SO4)
/mL
溶液温度/℃
金属消失
的时间/s
反应前反应后
10.10丝0.5502034500 20.10粉末0.550203550 30.10丝0.7502036250 40.10丝0.8502035200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4和5表明,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填实验序号);
(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填实验序号);(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其实验序号
是。

(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原因: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项,反应放热与反应是否要加热无必然关系,如Fe与Cl2的反应为放热反应,需要加热,A项错误;
B项,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Fe与Cl2加热反应,但是放热反应,B项错误;
C项,放热反应的逆过程,一定是吸热反应,C正确;
D项,1 mol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2 mol水,而中和热指的是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所释放的能量,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解答本题需注意:(1)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条件没有直接关系;(2)中和热以生成
1mol水为标准。

2.B
【分析】
在100kPa时,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的能量,石墨更稳定。

金刚石的能量高,1mol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金刚石比石墨多。

【详解】
A、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能量,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石墨稳定,故A错误;
B、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的能量,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故B正确;
C、金刚石的能量高,1mol金刚石转变为石墨时释放的能量,金刚石比石墨能量高,故C
错误;
D、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的能量,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能量,故D 错误;
故选B。

3.D
【解析】
试题分析:原电池中的电极也可以是金属和非金属,A错误;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原电池工作时负极不断产生电子并经外电路流向正极,C错误;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D正确。

考点:考查了原电池的相关知识。

4.A
【详解】
A. 肼中存在N−H极性键,也有N−N非极性键,结构简式为,A项错误;
B.1g液态肼和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20.05kJ的热量,则1mol肼反应放出的热量为32×20.05 kJ =641.6 kJ,B项正确;
C. N2H4中N元素为−2价,反应后生成N2为0价,所以N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肼作还原剂,C项正确;
D.反应放热,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项正确;
答案选A。

5.D
【解析】试题分析:)不存在两个电极,不是原电池;)满足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原电池;)两个电极相同,不是原电池;)满足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原电池;)酒精是非电解质,不是原电池;)满足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原电池;)满足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原电池;)未构成回路,不是原电池。

考点:考查了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的相关知识。

6.D
【解析】
【详解】
A项,负极电极反应为Zn+2OH-=ZnO+H2O+2e-,消耗氢氧根离子,溶液的pH减小,故A 错误;
B项,由电极反应式可知,Zn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2价,被氧化,为原电池的负极,则正极为Ag2O,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即从锌经导线流向Ag2O,故B错误;
C项,由电极反应式可知,Zn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2价,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g2O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
D项,正极电极反应为:Ag2O+H2O+2e-=2Ag+2OH-,当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正极的质量理论上减小的是0.1mol氧原子的质量,即0.1mol×(232—216)g/mol=1.6g,故D正确;答案为D。

【点睛】
本题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根据电极反应式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是解题的关键。

7.B
【详解】
A.100 mL 2 mol/L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100 mL氯化钠溶液,降低氢离子的浓度,生成氢气的速率降低,A错误;
B.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加快正逆反应速率,B正确;
C.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与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无关系,C错误;D.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得不到氢气,D错误;
故选B。

8.D
【解析】
试题分析:2s后A的转化率为50%,则反应的A为2mol×50%=1mol,则
2A(g)+3B(g )2C(g)+zD(g)
开始(mol) 2 2 0 0
反应 1 1.5 1 0.5z
2s后 1 0.5 1 0.5z
v(C)=1mol
2L
2s
=0.25mol•L-1•s-1,故A错误;因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由A可
知,z=2,故B错误;B的转化率为1.5mol
2mol
×100%=75%,故C错误;C平衡时的浓度=
1mol
2L
=0.5 mol·L-1,故D正确。

考点:考查了化学平衡的计算等相关知识。

9.(1)可逆反应中的反应物不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可逆反应中某物质的逆反应速率与其正反应速率相等时,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浓度不再变化,该反应就达到了限度等;改变反应条
件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
(2)由图表可知,要提高反应限度,可以采取增大压强或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温度的方法等;(3)要实现SO2的转化率为93.5%,需控制的反应条件应该是500℃、0.1MPa
【解析】
试题分析:(1)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无论压强和温度怎样变化,SO2的转化率都不可能为100%,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该反应就达到了一定的限度,但改变外界条件下,平衡发生移动;
(2)由表中数据可知,压强和温度对平衡移动都有影响,增大压强SO2的转化率增大,但增大的幅度较小,升高温度SO2的转化率减小,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提高该化学反应限度的途径有增大压强或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温度;(3)虽然反应放热,升高温度不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考虑催化剂的活性和反应速率不能太低,一般选择的温度为500℃,在0.1MPa时,SO2的转化率已经很大,若增大压强,对设备会有更高的要求,工业生成中常在0.1MPa下进行反应。

考点:考查了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和反应条件的选择等相关知识。

10.(1)A-2e-===A2+
(2)Cu2++2e-===Cu
(3)变大
(4)D>A>B>C
【解析】
试题分析:(1)二价金属A不断溶解,说明A是负极,所以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A-2e-=A2+;(2)乙装置中C的质量不断增加,说明C电极是正极,溶液中的铜离子放电生成铜,电极反应式是Cu2++2e-=Cu;
(3)丙装置中A电极上有气体生成,所以A电极是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所以溶液的pH增大;
(4)甲中A是负极,B是正极;乙中C是正极,B是负极;丙中A是正极,D是负极,所以四种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D>A>B>C。

考点:考查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
11.(1)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表面积越大1和2
(2)3和4
(3)开始反应温度6和7
(4)一定量的金属跟足量的硫酸反应放出的热量相同。

【详解】
(1)实验4、5中不同的是固体的表面积,根据实验中金属消失的时间可知,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同样在实验1、2中不同的也是固体的表面积;
(2)根据实验中的数据可知,在实验1、3、4、6、8或2、5中反应物的浓度是不同的,因此探究的是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在实验6和7 或8和9中不同的是温度,因此还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当反应物的量固定之后,反应中放出的热量是相同,所以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是相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