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课件_春潮(1)PPT、优质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0
们的 呢?
你怎么知道的?(进一步强调看注释的方法,注意自学能力的培 养。)
补充:刘向 中国西汉文学家。编著了《新序》、《说苑》、《古 列女传》3 部历史故事集 。 我们从注释中还知道,这个小故事选自西汉刘向的《说苑•正谏》 。 既为谏,则所谏何人?所谏何事?若想知道这些,可找原文读 一读。
2.这则短文寓意深刻,故事性强,你能将它改编成课本剧表演 吗? 3.、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成语就是其中的一块瑰宝,有的成语来 自历史故事,有的成语来自神话故事,有的成语来自民间传说,有 的 成语来自古诗词句,有的成语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样 来自寓 言故事,你们还知道哪些成语来自寓言呢?课后搜集。
• (波澜壮阔、气势宏伟、势不可挡等等。)
• 3.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呢?和第二自然段相比,在语 速和语调上会有什么不同?(利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朗读指导) (1)读感悟,练读课文。 (2)播放排山倒海的潮水的声响,让孩子们想象春潮宏大的气势 与壮观的景象。 (请同学们声情并茂地朗读。进入情境,进而感悟文章,读好文 章。) 朗读并想象以下词句: ①“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 活了!”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体现出迎接春的来临的那种美好的心情,应用 高兴的语气来读。) 如果把“挤”了进来换成“钻”了进来行吗?为什么? ②“被禁锢了一冬的大江奔腾着,汹涌着,以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 推开了坚冰,呼叫着,撞击着。” ③“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了起来,又摔 倒下去,发出喀嚓喀嚓的声响,溅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滚滚的春潮 把坚冰击溃了,淹没了,迫使它驯服地和残冬一起向远方流去。” (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把当时的情景写得如此形象生动。) (本段处理,主要以朗读为主,以读代讲,在读中感悟春潮的声势 浩大和不可抗拒。)
234
再提醒回顾:小熊刚才是怎样救出小猴的?
同时还可让学生板书关键词。 教师相机点评,提升小结方法。如:“细致的动作描写让我们看 到了一位机灵的小熊。”“这些语言符合小熊的身份。” 三、了解故事创编要求。 1.阅读作文要求及提示。
2.说说你的理解,或者说你还有哪项要求没弄明白。 预设引导: 如何把“重要的地方写细致些”(提示第二项)?其实第三个提 示已经给了我们更明确的提示,那就是说“最好把两三个写得突出 一 些”,写什么呢?写它们的动作、语言等。
春潮
• 教学目标:
• 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衰 竭、山涧、崩溃、禁锢、喀嚓、驯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 3.感受春潮的气势磅礴和春天不可抗拒的 力量,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体会中国人 民拼搏向上的无限的生命力(只作简单了 解)。 4.学习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力已在______。朝阳处_______,雪水顺着 __________,冲开了______________。那巨大的 ______________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天天 _______________,最后成为一股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那冰封的大江在 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逐 渐_______,________,颜色也__________。
创设情境,课题导入
• 同学们北方的二月,春天在进攻,冬天在 撤退,大自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发现 了吗,说给大家听好吗?
• (自由发言)

• 今天,我们就要到这北方的二月去看看, 你又发现了什么?
• (春潮)
拓展想像,体会课文
• 寒风凛冽,向往春天

寒冷的冬天将要远去,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

步向我们走来。大地上万物跃跃欲动,将要爆发
• (2)自己试试看,能不能把这段话背下来。
• 大江复活,欣赏春天
• 1.春潮就在慢慢地孕育着、积累着,期待时机
成熟的时刻的到来,那时它要把自己所有的力量 都释放出来!“终于有一天,在寂静的黎明中, 突然传来了山崩地裂的声响”(读第三自然段。)
2.读完这一段,你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场面? 用一个词语来表示。
(这样的定调会使学生的表演故事性更强。)
5.别光顾着发愣啊!快想想办法呀!看谁的办法最好,大胆想象
233
吧!
6.分小组讨论。
7.简略交流汇报。 师可通过点评引导学生注意创新情节尽量符合小动物本身的特 点 ;引导学生创新情节力争有波澜。
如:你的办法利用了小兔的长处,真妙! 你的故事峰回路转,真让人着迷。 同时师略作追问,使学生思维更深入,方案更具体。 8.那你们就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香港澳门的资料,搜集最新科技资料。 2.我心目中的香港(澳门)的自绘画一张。 3.教室黑板上画上充满未来气息的画。创设创新氛围。 教学过程:
一、 营造氛围,激发神往之情。 播放《七子之歌》。
深情描述:
香港回归、澳门回家,多少中国的团圆梦终于实现了,能见证这 一伟
大的历史时刻,该是多么自豪的事呀!
出埋藏了一冬的活力,势不可挡!

现在,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欣赏在我们这里
难以见到的奇景――春潮。
• 暖风习习,走入春天
• 1.同学们,你们见过“潮”吗?谁能把你所知道 的或想象到的情景告诉大家?(交流) 2.作家冯德英在他的作品《苦菜花》中就描绘了 那波澜汹涌的春潮来临的情形。下面就让我们一 起来欣赏《春潮》。(指名读课文) 3.听完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可以说说知道了 什么或有什么感受,也可以提出疑问。 4.课文介绍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春 潮的形成和春潮的不可抗拒的威力。)
四、动笔成文。 1.不 管 你 的 救 援 是 惊 险 的 , 还 是 有 惊 无 险 的 , 或 是 充 满 喜 剧 色 彩 的,我们都期待着。大胆想象,用你的文字把我们带到神奇的童话 世 界吧。
2.给你的故事拟个响亮的标题。 (以事情的内容为题,以事情发生的地点为题,以人物语言为题, 以事情结果为题,以人物为题)
236
有祖国的强力支持,五年、十年后,香港、澳门将会有更令世界 瞩目 的变化!
板书设计:
231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只知…… 不知……
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创编童话故事,激发学生有创意、合理的展开想象。
2.有顺序地、细致地表达想象中的故事。
教学中难点 重点:创意想象,合理想象。 难点:注意故事中细节的描写。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准备:乐曲磁带。 教学过程:
4.发挥你的想象力,如此有爆发力的春潮使 你想到了什么?(简单介绍《苦菜花》的 写作背景。侧重在爱国主义教育上。)
• 春潮澎湃,赞美春天
• 1. 你能用自己的话赞 美一下美好的春天吗? 2.带着你的这些感受 再去读读这篇课文, 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 收获。
• 拓展阅读,比较春天
• 给同学们推荐三篇文章: 1.郁达夫的《古都的秋》(这篇文章表现了秋的 萧瑟、凄凉和阴霾的情景。)在读时,和我们学 过的《春潮》比较,看有什么不同。 2.朱自清的《春》,读后看它让你感受到的是什 么? 3.冯德英的《苦菜花》,它能帮助你更深刻的了 解《春潮》的含义。
2.早上,一缕阳光射进树林,小动物们纷纷醒了。——让台上的 小动 物自由表演。
更多的小动物醒了——让台下的同学也按自己的想象活动起来。
(放松情绪,营造大胆想象气氛) 3.出示“和睦相处”,请你用自己的表演表现这个词。 (不作限制,不做评价,继续营造故事环境,营造大胆想象气氛。 ) 4.在学生表演正入情境时,师扮演猎人上,捉住小猴。 此段尽量设计得富有戏剧性。 如: 猎人上:听说,这山里有猴子,看来不假呀,瞧这地儿,深山老 林的,哎,这一趟,一定不会空跑的。 转身神秘的说:马戏团的老板出高价买只猴子。看样子,这次我 发财喽~
• 板书设计:
春潮
• 春在进攻:雪已融化→冲开溪面→瀑布活动→大江变化着 大江复活:坚冰崩溃→波涛汹涌→呼叫撞击→驯服地远去
• 作业:
• 1.摘抄表现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 的句子。 2.摘抄优美的词语:选择一个造句。
(2)他们不知这些危险,只知道什么呢? 蝉只知——高居,悲鸣、饮露, 螳螂只知——委身曲附欲取蝉,
排练一下,呆会儿表演表演吧。 分小组排练。师巡视,关注各组参与情况,并重点了解其中有创 意的一组的表演。 9.指名一至二组上台表演,师可客串猎人。有时又可跳出来,提 醒大家注意观察细节。
在细节处教师可相机提醒关注,并引导用语言表达。 如:在小熊装死时,问:“他装得像吗?”并追问“哪里像”。 在营救行动的关键之处教师可提示:嘘!成败在此一举啦!注意!
• 2.朗读第二段。
• (1)再试着自己朗读这一段,边读边想
象描写的景象。 (2)朗读时要用慢语速和低语调。例如:
“逐渐变酥了,变软了,颜色也变暗了。” 等。
(3)自己练读,小组赛读。(请同学们 在朗读过程中认真体会和感悟春潮的刚刚 形成时的“微弱”和蕴含着的具有生命力 的春的气息。)
• 3、背诵: (1)山的背阴处虽然还________,可是寒冷的威
一、创设情境
1.听音乐,猜动物游戏。
大森林里,每天都有精彩的故事上演。听听,谁来了? 2.生上台用模仿表演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猜测结果。这样,几种 小动 物相继集中在台上了。(不限于一定是书中所说几种动物,如果 学生 猜成了别的小动物,也允许。)
二、创编故事。
232
1.大家看,这么多的动物聚在一起,多么有意思!
• 溪水淙淙,观察春天 •
1.英国诗人雪莱有句诗是这样说的:“如果冬天已经来临, 春天还会远吗?”就让咱们像作者那样仔细的观察春天吧。 (读第一二自然段)
是啊,寒冷的冬天已在撤退,而温暖的春天正在进 攻。你能在文中找出描写“春天在进攻”的词句吗?自己 试着读一读。
(说一说春天在进攻表现在什么地方。) •
(1)“寒冷的威力已在衰竭,朝阳处雪已融化。” (2)“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 冰面。” (3)“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 了……冲到山下,流进大江。” (4)“那冰封的大江……逐渐变酥了,变软了, 颜色也变暗了。” 为什么不说“大江上的冰面变薄了,慢慢开始融化 了”,而是说“变酥了,变软了,变暗了”呢?(交流讨 论,体会用词的巧妙。) 小结:雪已融化→冲开溪面→瀑布活动→大江变了
黄雀只知——延颈,欲啄螳螂, 5.致命错误啊!快劝劝他们吧

生自由说,在劝说中自我感悟道理。 6.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或经历过同样的事?说出来,让我们 也引以为戒。
联系实际说。 7.齐读阅读提示,警醒自己。 四、拓展。 1.寥寥 58 个字,却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悬念重重,波澜起伏的故 事,让我们有这么多感悟,作者真了不起!这个故事是谁带给我
235
3.下面我们就把这个故事编完整写下来。 第五、六课时
教学目标 1.启发、引导、鼓励学生自由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启发、引导、鼓励学生自由的想象,使之丰富具体。 难点:唤 起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