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2020版高三文综历史第二次调研考试卷(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2020版高三文综历史第二次调研考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2020·五莲模拟) 春秋曾国贵族曾公求墓葬出土编钟有铭文“(周)昭王南行,豫命于曾,咸成我诰,左右有周,赐之用钺,用政(征)南方”,及“适于汉东,(南)方无疆,涉政(征)淮夷,至于繁阳”等。
据此可知()
A . 分封制度受到了一定冲击
B . 西周完成了政治中心南移
C . 南方曾国认同周王的权威
D . 西周实现了对边疆的控制
2. (2分)(2020·赣榆模拟) 《剑桥中国史》认为:秦的统治者称自己为“皇帝”,这个称呼仅仅译作“君主”是远远不足的,……秦宗教中的四位神被称为“帝”,与四个方位相应,由此它也象征着宇宙。
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 . “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B . “皇帝”权力大于“君主”
C . “皇帝”称呼源于宗教
D . “皇帝”称呼具有神化色彩
3. (2分)(2020·葫芦岛模拟) 近期热播的《清平乐》以宋仁亲在位时期的宋代为背景,展现了一幅集朝堂、后宫、百姓、边疆生活于体的画面。
其中,诠释的末太祖留下的“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的遗训,更是宋朝独有。
公元1071年,枢密使文彦博对宋神宗说,“(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共治天下也。
”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该主张的是()
A .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B . 由世家大族担任朝廷要职
C . 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
D . 抽调名地精兵去充实禁军
4. (2分)(2020·河北模拟) 王阳明提出了“良知只在声色货利上用功”“酌量利害之多寡,审察人情之顺逆,务求公私两便,经久可行之策”的思想,认为致良知与声色货利等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主张考虑利害、人情,而务求公私两便。
这反映了王阳明学说()
A . 包含丰富的经世致用思想
B . 肯定了儒家学说的功利和事功
C . 强调修身的关键是致良知
D . 主张为人处世要学会趋利避害
5. (2分)(2020·海南模拟) 1861年,英国驻华公使馆参赞巴夏礼照会天国政府,以维护英国在华商务利益为由,要求太平军不得进入上海、九江等地一百里之内。
对此,天国声明:“我军肩负重任,为上帝光复全国,不能弃寸土于不顾。
”这说明太平天国()
A . 坚守闭关锁国政策
B . 渴求国家统一与民主政治
C . 缺乏近代外交观念
D . 具有强烈的国家主权意识
6. (2分)在华外国人传教士费吴生曾提到:“北伐战争不仅是像美国南北战争一样的内战,而且是集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及文艺复兴于一身的大运动。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 他主张国民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统一全国
B . 他认为中国应召开议会,实现工业化
C . 他认为北伐战争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D . 他肯定北伐战争是国民党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改革
7. (2分) (2020高三下·信阳月考) 1914年5月,青年学者章士钊在日本创刊《甲寅杂志》,主要阐扬民主宪政,以期促进国人对于近代政治的认识;6月,留美学生出版《科学》杂志,主要介绍科学技艺,以期促进国人对于近代科学的认识。
这说明当时()
A . 知识分子对于救亡道路存在分歧
B . 新青年思想顺应时代潮流
C . 留学生成为新思想萌发的主群体
D . 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8. (2分) (2020高一下·吉林期末) “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要多。
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
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
”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A . 大跃进时期
B .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 . 国民大革命时期
D . 农业合作化时期
9. (2分)“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十二铜表法》)这表明罗马法()
A . 调节个人财产关系的法律已见端倪
B . 意在保护贵族阶层利益
C . 以《十二铜表法》为其成熟的标志
D . 利于稳定罗马帝国秩序
10. (2分) (2020·广州模拟) 14世纪中期,一场可怕的瘟疫﹣﹣黑死病在欧洲肆虐,短短的数年间,夺走了2500万条人命,约等于欧洲当时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人们发现笃信基督并没有使他们摆脱厄运。
相反,在亲眼目睹自己的妻儿,兄弟、姐妹、朋友接连去世的不幸事实之后,他们似乎突然顿悟:天下根本没有什么神灵保佑,相信上帝不如相信自己。
不久后,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这说明()
A . 历史往往是由偶然因素造成的
B . 历史往往受偶然因素的干预呈现一定的无序性
C . 偶然因素对历史起到了加速或者减缓的作用
D . 偶然因素决定了历史发展的进程
11. (2分)“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
”这表明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A . 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B . 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C . 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D .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12. (2分)(2020·太原模拟) 进入21世纪,世界上出现了反全球化的浪潮。
法国反对其他国家的“全球化强加”,维持自身文化传统;非洲则以取消债务、消除贫困、防止非洲的边缘化为目标。
这反映出()
A . 发展中国家反对全球化
B . 欧美国家主导了全球化
C . 全球化对各国影响不同
D . 反全球化成为世界主流
二、材料题 (共5题;共50分)
13. (15分)(2020·广东模拟) 现代经济学中有很多“陷阱”理论,它们总是能在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表象下揭示风险,警示后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长期研究中国经济史的英国经济史学家伊懋可发现:中国在16—19世纪的经济存在“高度平衡陷阱”。
即在技术投入、农业亩产已近极限的情况下,随着人口的增长,剩余产品数量也在减少,进而影响人均收入和需求。
当时农民和南人的明智选择,不是去发明省力的机器,而是更多地节约资源和固定资本;战后美国经济学者纳尔逊提出资本形成效率低、人口增长快是阻碍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低水平均衡陷阱”;与此相似,索斯凯斯的“低技术陷阱”理论是指经济陷入低工资、低技术、低附加值的恶性循环的状况。
——据杜君立《现代化的历程》整理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14. (5分) (2017高二上·新津开学考) 近代以来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材料二: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观察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19世纪后期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
结合所学,说明英国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地位。
(2) 2001年,中国正式加人世贸组织,各国纷纷加人世贸组织部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什么趋势?对于这一趋势,有的国家表示欢迎,有的国家表示反对。
你同意哪种观点,请列举出至少两条理由。
15. (10分)(2020·河北模拟)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启动了欧洲联合的进程。
丘吉尔和戴高乐都是欧洲联合的倡导者。
丘吉尔认为,英国不仅仅是一个欧洲国家,而且是版图遍及全世界的大英帝国的首脑,如果作为一个成员国参加欧洲联合,那将与英国的国际地位不相称,“我们同欧洲在一起,但不是其组成部分。
我们对它感兴趣,同其联系交往,但不能被并入或同化”。
戴高乐认为,在“多国家的欧洲”当中,法国应该起中流砥柱的作用,西欧“自然的和道德的中心,正是法国”,要建立一个“欧洲人的欧洲”,即在经济上、政治上以及防务上独立的欧洲。
他相信,只要德国同法国团结起来,一个新的欧洲就开始在实现,反之,西欧的联合就没有任何可能性,法德和解和合作成为西欧联合的基石和核心。
——摘编自《丘吉尔与戴高乐的“欧洲观”之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丘吉尔和戴高乐对各自国家在欧洲联合中的定位及其实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戴高乐“欧洲观”的作用。
16. (10分)(2020·泉州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有隔离病人的防疫措施。
《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有防治传染病的法律条文。
两宋时期,人们已经开始探索出瘟疫流行的原因,注意到自然环境和疫病之间的关系,重视城市卫生建设,建立规范的医疗救助体系,充分发动民间力量防疫。
到了明代,种痘预防天花,已受到广泛的注意。
据俞茂鲲《痘科金镜赋集解》记载:“种痘法起于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宁国府太平县”,并“由此蔓延天下”。
清代医学著作《种痘新书》记载:“种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
”后来,人痘接种法传到欧亚各国。
1769年,英国医生琴纳在中国人痘接种法的启发下,发明了牛痘免役法。
法国哲学家伏尔秦曾在《哲学通讯》中专门称赞过中国人
的“种痘”,称:“这是被认为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
”
——摘编自《中国疫病史鉴》等
材料二: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洲的“黑死病”,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
意大利佛罗伦萨80%的人得黑死病死掉,在亲历者薄伽丘所写的《十日谈》中,佛罗伦萨突然就成了人间地狱。
大瘟疫引起了大饥荒,盗贼四起;当时又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迫害犹太人的浪潮,理由是犹太人到处流动传播瘟病并四处投毒。
有许多学者把黑死病看作欧洲社会转型和发展的一个契机。
经历了黑死病后,原来看起来非常艰难的社会转型因为黑死病而突然变得顺畅了。
因而它不仅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促使天主教会的专制地位被打破,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乃至启蒙运动产生重要影响,从而改变了欧洲文明发展的方向。
——摘编自《欧洲文艺复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防治传染病措施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黑死病”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
17. (10分)(2020·广州模拟)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金代立国后,效法中原皇朝的修史做法。
金太宗时,“诏书求访祖宗遗事,以备国史”,还“命完颜勖等采与契丹往来及征伐诸部,咸得其实”。
熙宗时,参用唐宋体制设置记注院、国史院等机构,前者专修起居注,后者负责修纂本朝历史,由宰相监修国史,设编修官为专职史官,置女真、汉人各四员。
金代史官进士出身者占史职总数的70%,汉族史官中有不少状元出身,一些很有影响的各族学者都曾担任过史职。
史官多以翰林官兼任,他们通过入值禁中、应召问对、备顾问参与政治,金代史官制度的这一变化,成为元明清三代翰林院与国史院机构合一的转折点。
金世宗时,设立译经所作为修撰史书的辅助机构,翻译了《尚书》、《周易》等典籍。
金朝两次编撰《辽史》,并修撰了实录、国史、典制史等大量史籍。
——摘编自何宛英《金代修史制度与史官特点》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代修史取得成效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金代修史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材料题 (共5题;共50分)
13-1、
14-1、
14-2、
15-1、
15-2、
16-1、
16-2、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