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泸州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新添加的题型 (共4题;共37分)
1. (13分)古诗词名句填写。
1.独坐幽篁里,________ 。
(王维《竹里馆》)
2.________ ,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3.黄州遗爱湖公园十二景之一的“幽兰芳径”,以各色兰草为主要景物。
“幽兰芳径”一语取苏东坡《浣溪沙》中“________,________ ”的意境。
4.美好的春天常常是诗人描绘歌咏的对象。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描绘出了春雨的轻柔与小草的嫩绿;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以“________,________ ”描绘出了鸟儿迎春的喜悦。
5.韩愈说“李杜文章在,火焰万丈长”,可清人赵翼却在《论诗》中另辟蹊径,用“________,________ ”道出唯有创新,才能领略时代风骚的创作真谛。
6.古代诗人写秋的诗句很多,如杜甫在《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写出了秋天空旷、萧条的景象;刘禹锡却在《秋词》诗中一反悲秋的传统观念,其中“________,________ ”两句用豪迈之情描绘出一幅壮丽、开阔的秋日图景。
7.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写出了与友人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 ”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8.近期,中国南海局势渐趋紧张,越南、菲律宾等跳梁小丑在美、日的怂恿下,不断挑衅中国人民守土卫国的心理底线,作为中华热血男儿,要有岳飞在《满江红》中所说的“________,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壮志豪情,敢于亮剑,勇于获胜。
2. (6分) (2017九上·晋江期中) 判断题
(1)儿时简爱曾被表哥里德关进红房子,九年后再次回到盖茨海德府看望中风的里德舅妈时,在谭波尔小姐的劝解下与表哥里德和解。
(2)罗切斯特先生在桑菲尔德庄园里拐弯抹角地试探简爱的心思,最终两人互相倾吐衷肠,表白了爱意。
(3)当简爱和罗切斯特在教堂举行婚礼时,突然有人出证:罗切斯特先生在15年前已经结婚。
原来他的妻子就是那个被关在三楼密室里的疯女人。
3. (13分) (2017七下·罗定期末)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回答下列小题。
我留在我的房中。
我要躲开船长,使他的眼睛看不到我心中激动的情辕。
我就这样度过这很愁闷的一天,一方面想走,恢复我的自由,另一方面又惋惜,丢开这只神奇的诺第留斯号,使我的海底研究不能完成!这样离开这海洋,像我喜欢说的,这样离开“我的大西洋”,并没有观察它的最深水层,并没有从它取得印度洋和太平洋曾给我揭露的秘密!我的小说刚翻完第一章就从手中掉下去了,我的梦正在最美好的时候就被打断了!多少苦闷的时间就
这样过去,有时看见自己跟同伴们安全逃在陆地上,有时又不顾自己的理性,希望有意外的机会,阻止尼德.兰的计划实现!我两次到客厅中去。
我要看罗盘。
我要看诺第留斯号的方向是不是接近或离开海岸。
不,诺第留斯号总是在葡萄牙沿岸海水中行驶。
它沿着大西洋海岸向北开行。
所以,这时候必须打定主意,准备逃走。
我的行李并不重,只有我的笔记,没有什么别的了。
至于尼摩船长,我心中问,他对于我们的逃走将怎样想,使他心中有怎样的苦恼,或者使他有多少的损害,以及当逃走或被发觉或不成功的两种情况下,他将怎么办!当然我没有什么可以埋怨他,与此相反,待客的态度,从没有像他那么坦白真诚。
我离开他,我不能说是忘恩负义。
没有什么誓言把我们跟他束缚在一起。
他相信把我们永远拉在他身边的,只是客观环境的力量,而不是我们的约言。
但他的这种公然承认,永远把我们留在船上作囚人的想法,正能说明所有我们的逃走企图都是合理的。
(1)本文段选自名著《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他曾被称为________。
(2)文中说“一方面想走,恢复我的自由,另一方面又惋惜”,请结合前文解释一下“我”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的心理?我为什么会感到惋惜?
(3)读了这篇名著,你有什么收获?
4. (5分) (2017七上·盐城期中) 题目:________真有意思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2)书写工整,不少于500字
二、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4分)
5. (8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各题。
草地上还长着十二棵桃树,一到春天就开放出粉扑扑的团团花朵,秋天里则结下累累果实。
栖息在树枝上的鸟儿唱着欢乐的qǔ子,每当这时,喜戏中的孩子们就会停下来恻耳línɡ听鸟儿的鸣唱,并相互高声喊着,“我们多么快乐啊!”
(1)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累累果实________ 栖息________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qǔ________子línɡ________听
(3)
找出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
6. (6分) (2017八上·兰州月考) 根据下面这则新闻内容,按要求答题。
南方网讯至6月4日,三峡工程蓄水进入第四天,越来越多的漂浮物,在库区水面成片聚集,给三峡大坝垃圾清理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自秭归县凤凰山顶放眼看去,一条条长短不一的垃圾带和一片片面积不等的漂浮物明显可见,形成一道道与峡
江平湖美景极不谐调的“另类风景”,向库区上游延伸。
附近居民告诉记者,大坝蓄水以后,江面的漂浮物日益增多,主要是一些枯枝败叶、生活垃圾、工业废物、牲畜尸体等。
这些漂浮物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将易使三峡发电机组进水口拦污栅破损、断裂,威胁发电机组安全,降低发电效益。
不少有识之士强烈呼吁:(1)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2)将这则新闻的结语补充完整: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7. (10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下面两题。
闽中秋思
(唐)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1)
后人评该诗工于炼字,请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一联为例作简要评析。
(2)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该诗在抒情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
8. (19分) (2018九下·温州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扁鹊治之,既同愈。
谓公扈齐婴曰:“汝曩之所疾,自外而干府藏者,固药石之所已。
今有偕生之疾与体偕长今为汝攻之何如?”二人曰:“愿先闻其验。
”扁鹊谓公扈曰:“汝志强而气弱,故足于谋而寡于断。
齐婴志弱而气强,故少于虑而伤于专。
若换汝之心,则均于善矣。
”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既悟如初。
二人辞归。
于是公扈反齐婴之室,而有其妻子,妻子弗识。
齐婴亦反公扈之室室,有其妻子,妻子亦弗识。
二室因相与讼,求辨于扁鹊。
扁鹊辨其所由,讼乃已。
(节选自《列子·汤问》)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谓公扈齐婴曰________
②故足于谋而寡________
③易而置之________
④于是公扈反齐婴之室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扁鹊辨其所由,讼乃已。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限断3处)
今有偕生之疾与体偕长今为汝攻之何如?
(4)下面是两位读者读完此文后的感受。
请结合文章内容,为他们的观点提供论据。
①扁鹊的医术真高明。
②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原来本性是有办法改变的。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9分)
9. (25分)(2018·广州)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一只羊其实怎样
杨瑞霞
生命在经历了那么漫长的一个过程之后,总会为我们保留一些什么。
对于我来说,我的生命就无意中为我存留了一些印迹,一些人或者事情。
另外,还有一只羊。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家里有过一只羊。
是一只绵羊。
它肯定是在很小的时候被买来的,可我完全不记得它小时的样子。
在我的印象里它是一只很大的羊,它健壮,肥硕,高傲,沉稳,一副成年人的模样。
在我小的时候,我分不清一个人和一只羊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我把它当成是家里的一口人,而且是一个大人。
现在想起来,当时犯了同样常识性错误的不光是我,还有我的父母,他们肯定是把它当成了我们。
还有我的哥哥们,他们把它当成了什么?是不是当成他们自己了呢?当时粮食很紧张,父亲42元钱的工资,要养活全家6口人。
在这种情况下,一只羊能长成那样的特例,除了一家人——当然包括羊在内——的相濡以沫之外,似乎不可能再有别的什么解释了。
总之,那只羊是在那样一个错误的环境下长大,结果便是它也跟着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它从来就没把自己当成是一只羊。
对于我们中间一些不曾亲自与羊一起生活过的人,对于羊的认识,往往来自于听到的童话。
在那个世界里,羊永远是弱势群体,它所代表的特性是柔弱,善良,逆来顺受且又无话可说。
而当一只羊真正与我们的生活发生关系的时候,往往已改变了原本的样子,变成了肉的形式,这样它便永远都失去了表达的机会,我们便永远都无从得知,一只羊想说些什么。
而我家的这只羊,在我的思维定式尚未形成时走近了我,我没有那些现有的经验,所以我觉得它所有的作为都浑然天成,非常自然。
首先,它决不逆来顺受。
当然,如果确实是它错了,它会沉默着听你教训;可是如果错的是你,是你无缘无故地欺负了它,它不会善罢甘休,用现在的话说,它是一定要讨个说法的。
记得有一次,我二哥牵着它去地里吃草,二哥当时的思维还沉浸在头天晚上看的电影《地雷战》里,他捡了一根棍子,叉开腿对羊做了一个日本鬼子劈刺刀的动作,同时喊了一声“八格亚鲁”。
他太轻视了一只羊有可能对这个动作做出的反应。
绵羊当时发了一下怔,不知它头天晚上是不是也和二哥一起看了那场电影,反正它当即判断出了这个动作所具有的侮辱性质,它把头一低,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
二哥见它来势凶猛,吓得转身就跑,它在后面奋力直追,一直追出三四里地,最后二哥向它举手投降,它才和二哥和好。
还有一次,邻居家的小伙子在手心里放了很小的一点干粮渣,然后非常夸张地招呼它。
它不想辜负别人的好意,走了过去,等它弄明白发生的事情,它选择了轻蔑地离开。
在离开的过程中却又出乎意料地转身给了正在得意的那人一个教训,使他记住了捉弄一只羊会得到什么样的报应。
同样它的行为也导致了围观者的一片大惊小怪。
是呀,一只羊怎么可以有这么强的自尊心呢,一只羊怎么可以这么张扬自己的个性呢。
其实这只羊让人觉得它不像一只羊,不仅仅在于它有个性,还在于它有很强的责任心。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向沉默的它突然放声大叫,低沉的声音表达着一种焦虑。
父亲出门一看,原来大风吹开了院门,家里刚买的半大山羊跑出了院子。
是大绵羊的警觉使家里避免了一笔不小的损失。
另外还有它的聪明。
它的聪明不但让幼时的我觉得非常神秘,即使到今天,我还感觉到几分说异。
有天中午,我妈有事出去,把羊关进了羊栏,还在羊栏的出口处挡了一块菜板:把我关进了屋里,然后锁上了院门。
和羊单独相处的时候,我从不敢擅自到它跟前去,所以我一个下午没有出屋,后来大概羊和我一样等得不耐烦了,要不就是它想知道我一个人在屋里做些什么,只听哐啷一声,羊抵碎了菜板自己把自己放出来了。
然后它直奔房门,用头一下下撞门。
我知道它是过来找我了,我当时的反应是赶紧找个地方藏起来,于是我撩起床单,钻到了床下。
过了一会儿,听不到撞门声了,我从床下探出脑袋朝外张望,忽然看见大绵羊正把前腿搭在外面窗台上,伸着头朝屋里张望,可能是它的脸太长了,影响了视线,它竟然把头侧过去,用一只眼紧贴窗玻璃。
所以它的姿势和表情看上去都格外的怪诞。
我在这只羊的窥视下绝望地哭了起来。
当初买这只羊,肯定是要养大后卖掉补贴家用的,可它的种种不同凡响,让它一次次拖延了离家的时间,然而一只羊的最后结局总难摆脱,那是它的宿命。
而对于我来说,与它相处的经历,则是一种缘份。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碰到一只羊,它非常体面地走过来,用流利的汉语或者英语同我打招呼,我会很自然地同它交谈,而且一点都不会觉得奇怪。
因为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了,一只羊其实是怎样的。
(原载《天涯》2001年04期,有删改)
(1)本文主要写了大绵羊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根据文本,“不曾亲自与羊一起生活过的人”对羊有哪些认识?请分点概括。
(3)结合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它选择了轻蔑地离开。
②(它)前腿搭在外面窗台上,伸着头朝屋里张望,可能是它的脸太长了,影响了视线,它竟然把头侧过去,用一只眼紧贴窗玻璃。
(4)本文的标题是亮点,请结合全文分析标题的好处。
(5)本文的结尾谈到了羊的“宿命”,请问羊的“宿命”是什么?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要塑造一个“不同凡响”却又逃不出“宿命”的羊的形象。
10. (24分)(2011·襄阳) 阅读议论文《决定成功的利器》,完成下列各题。
决定成功的利器
刘伟
①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要先修炼好两把利器,那就是“德”和“才”。
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②有这样一个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不久,有人投其所好,敬献给他一张弓。
他看了又看,试丁又试,认定是难得一见的好弓。
于是得意之余,他就向一个专门制作弓箭的匠人炫耀。
③但是这个工匠仔细看过之后,却得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论:“这张弓虽然强,但不是好弓!”,唐太宗急问原因。
工匠回答说:“一张弓的好坏,不单要看它是否射得远,更要看它是否射得准。
而能否射得准,关键取决于做弓用料的纹理是否好。
制作此弓木料的木心不在正中间,木头的脉理自然都是斜的。
因此,这张弓虽然有力,但射出去的箭势必不走正道,偏离目标,所以算不上一张好弓。
”
④其实工匠的一番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他道出了判定人才的两个标准,那就是一个人不但要有能力,更要走正道,即一个人不但要有才,更要有德,德才兼备者才是真正的人才。
⑤一个人的德,好比一张弓的木心是否在恰当的位置,决定射箭的方向;一个人的才好比一张弓是否有力,决定箭射得远近。
有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完美的弓,既刚劲有力,射得远,又箭无虚发,射得准。
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木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
无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危险的弓,尽管射得远,但由于木料的纹理不好,射出去的箭不走正道,结果势必偏离目标,甚至造成严重的危害。
无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害无益的弓,不仅木心不正,而且没有力量,只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⑥北宋伟大的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司马光以德、才为依据将人分为圣人、愚人、君子、小人四类﹣﹣[甲]谓之“圣人”;[乙]谓之“愚人”;[丙]谓之“君子”;[丁]谓之“小人”。
⑦司马光认为用人的原则是:假如找不到圣人、君子来用的话,那宁可用愚人,也不用小人。
其道理是: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⑧由此可见德才对于成功的重要性,而两者又以德为重,所以一个人若想成功,不但要有过人的才能,更要有过人的德行。
﹣﹣选自《小品文选刊》2011年第1期,有删改
(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根据文意,将下面四组词分别填入文中第⑥段[甲][乙][丙][丁]处(只填序号)。
①才德兼无②德胜才③才胜德④德才俱备
[甲]处应填:________;[乙]处应填:________;
[丙]处应填:________;[丁]处应填:________
(3)第⑤段划线的句子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第④段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一个人不但要有才,更要有德,德才兼备者才是真正的人才。
(5)本文语言富有哲理,给人启迪。
请从下列句子中找出你最受启发的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句一: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句二: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木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
还是难以命中目标。
参考答案
一、新添加的题型 (共4题;共37分)
1-1、
2-1、
2-2、
2-3、
3-1、
3-2、
3-3、
4-1、
二、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4分)
5-1、
5-2、
5-3、
6-1、
6-2、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7-1、
7-2、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
8-1、
8-2、
8-3、
8-4、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9分)
9-1、
9-2、
9-3、
9-4、
9-5、
10-1、
10-2、
10-3、10-4、10-5、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