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体活动中铸造班级的“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集体活动中铸造班级的“魂”
摘要:班级的“魂”即一个班级的凝聚力。

有凝聚力的班级,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意志品质、精神风貌都较为理想。

只要在集体活动中积极、有效地引导,班级的“魂”可以迅速地培养起来,进而让学生在这样的班级中更健康地成长并获益。

“魂”乃躯体之主宰,在古人看来,当一个人突然受到惊吓,若处理得不好的话,“魂”就
会离开人的躯体,也即宣告人的死亡。

对一个人健康的人来说“魂”不可或缺,不能没有“魂”;同样,对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来说,“魂”的存在同样很重要。

“魂”在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有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

能否铸造出一个班集体的“魂”,显得尤为重要。

早在1961年,以谢里夫为首的奥克拉荷马大学的心理学家们邀请了22位互相不认识的
11至12岁的男孩组成夏令营,然后通过一系列实验对他们进行研究。

实验的第一阶段,谢
里夫让这些孩子分成两队到郊外去露营,两队营地相距很远,不相往来。

一星期后,两队的
队员各自形成了一个友善、团结的群体。

在实验的第二阶段,安排两队的队员进行有竞争性
的活动,如棒球比赛、拔河等,比赛的胜利只属于、产生于其中的一方。

两个群体因此而彼
此敌对,互相谩骂。

在实验的第三个阶段,谢里夫安排了一个使两组队员形成工具性依赖的
实验条件,让他们实现共同满意的超级目标,但是要实现这一有巨大价值的目标,前提是两
个群体必须通过合作才算数。

只要群体中有男孩子不一起工作,这一目标也就不算实现。


如出外郊游的汽车抛锚了,必须大家一块推拉;露营区的水塔坏了,必须大家一起修理。


此经过多次相互合作的经验后,戏剧性的结果出现了:两个群体间不仅逐渐消除了隔阂与敌对,而且产生了深厚的友谊。

通过谢里夫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集体活动有利于一个群体铸造出它的“魂”。


个“魂”包括为实现集体荣誉和集体目标而体现出来的团结、协作、义务感和责任感等,从而
形成一个班级的凝聚力。

我们只要在集体活动中注意引导,集体活动对于班级形成积极向上
的舆论和良好的学习风气有百利而无一弊。

那如何在班集体具体的活动中铸造出班级的“魂”呢?笔者就自己的活动实践粗浅地谈一
下做法和看法:
一、学习活动。

学习是很多班主任操心的头等大事,班主任是人不是神,没有三头六臂,不可能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盯着学生学习。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方面得到更好的提高,
我按学习情况(基础好坏、学科强弱等)以及性别比例对本班学生进行优化组合:每个小组五、六个同学,设组长1名;组长全权负责小组的学习,督促成员积极参与活动、及时完成
学习任务;小组其他成员分别负责一至两个科目的学习,检查所负责科目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及时提出意见和新要求。

在此基础上开展学习活动并与其它小组同学展开学习竞赛。

在竞赛中,鼓励同学比学习态度、比参与积极度、比学习效果。

以学校的大型考试为总结阶段,充分肯定表现优秀的学习小组以及为成为优秀学习小组而作出最大贡献的组员,并让优
秀的学习小组发表先进的学习经验总结;对于落后的学习小组,不进行批评,引导他们找出
落后的原因,并让他们自己达成改进的措施,同时也鼓励他们作出吸取教训并向优秀学习小
组学习与挑战的交流。

如此循环,班级学生的学习就慢慢地由消极转变为积极、由被动转为
主动,学生良好的学习“魂”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二、文体活动。

音乐艺术方面的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
让学生在文化知识提高的同时精神品质也得到提高。

体育活动可以锻炼身体,让学生在劳逸
结合中更好地成长。

笔者学校有“每天一歌”的活动,在学生选择歌曲时,我就要求只能选择
富有“正能量”的歌曲,比如《隐形的翅膀》、《奔跑》、《蜗牛》等。

这样做,不仅有助于
舒缓学生因长时间学习产生的疲乏心态,还能让歌曲正能量的“魂”(如爱国爱家爱集体、敢
于面对困难、懂得坚持、积极阳光等元素)渗透到学生的血液中。

这对于在青春期中成长的
中学生而言,有不可小觑的积极作用。

在学校的“阳光长跑”活动中,要求学生在跑步中照顾
弱者、不急不慢、步伐整齐、互相鼓励、口号响亮。

这样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在跑步中增强体质,锻炼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以及互相协调、互相关心的大集体观念。

文体活动统一的目标、协调的动作、有效的沟通,能够有效地带动班级的每一个同学走出个人的思维范畴,达
成集体的共识。

文体之“魂”,非同一般。

三、志愿者活动。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最高级形式是“发展和爱”,实现这一形式的主
要途径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对于身心尚未成熟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一个机会,需要一扇窗口播撒爱心。

志愿者活动,可以让孩子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

学生利用课
余时间参与志愿活动,既可以磨练意志、陶冶情操,也可以奉献社会、完善自我,促进自身
的成长和提高;除了可以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还可以体验学以致用的成就感,以及学会
与人相处、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技巧。

班级管理是一项非常繁复细致的工作,班主任需要大量的精力投入,没有快速通道可走,但如能通过活动树立起班级的“魂”,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毅化解民族冲突的策略——民族接触与相互依存[J].心理科学进展,2007,(1)。

[2]马京华职工文体活动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推动作用[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