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铁与石墨为原料制备碳化钨陶瓷涂层的组织及耐磨性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年第 07 期(第 276 期) 佛 山 陶 瓷 15
任 莹袁钱继锋袁王立辉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军用车辆工程系,天津 300161)
论文以钨铁与石墨为原料制备涂层试样,对试样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分 析,并且研究了涂层的耐磨料磨损性能。在涂层基体上弥散分布着大量的碳化钨硬 质相,涂层与母材形成牢固的冶金结合。复合涂层的硬度远远高于母材的硬度,母 材的平均硬度为 172 HV,涂层的硬度最高达到 698 HV。在常温磨料磨损条件下,钨 铁与石墨为原料制备的试样的耐磨性是对照试样的 1.82 倍。
金相试样的制备包括切割、打磨、抛光和腐蚀四个 步骤。
(1)切割 利用切割机沿试样中部垂直涂层表面切割试样,选 择切面较光滑的半块试样进行打磨。 (2)打磨 采用试样砂纸打磨试样切面,要保证切面的绝对平整。
3 涂层的组织观察与成分分析
在 OLYMPUS GX51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金属陶瓷涂 层组织,将典型组织照相。用 XRD-6000 型 X 射线衍射 仪分析涂层的相结构,利用 JSM-5600LV 型扫描电子显 微镜及能谱仪进行点扫描,确定不同组织所含的元素种 类及各元素含量。用 MHV2000 型数显显微硬度计测量 涂层截面的显微硬度,载荷 0.98 N,保荷 10 s。
目前,国内外对碳化钨颗粒增强钢铁基表面复合材 料的制备工艺主要有铸渗法、热喷涂法、粉末烧结法、熔
注法[2]、离子注渗法[3]、堆焊法[4,5]、激光熔覆法[6,7]、原位合成 法[8,9]、电渣熔铸法等。
原位合成法利用金属 - 金属之间或金属 - 化合物 之间发生的放热反应,在金属内部原位生成一种或几种 硬度高、模量高的陶瓷颗粒增强相,从而达到强化金属 基体的目的。由于增强相原位生成,没有暴露于大气的 机会,表面没有受到污染,界面匹配性好,结合致密[10,11], 基本上能克服其它工艺中通常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浸 润不良,界面反应产生脆性层,增强基体分布不均,特别 是对微小的(亚微米和纳米级)增强体极难进行复合等, 作为一种突破性的工艺方法而普遍受到重视。
重 量 (%) 4.82 2.07 23.32 69.79
100.00
原 子 (%) 30.23 9.73 31.45 28.59
图 3 白色块状物能谱分析
2 试样的制备
在金相砂纸的使用上,应遵循“从粗到细”的原则。每次 打磨方向与上次的方向垂直,直到抹平上次的磨痕为 止,每次打磨后都要用流水冲洗切面,以避免磨屑影响 下次的打磨工作。
(3)抛光 用金相试样抛光机进行抛光。当试样切面粗糙度接 近镜面、边角锐利且无弧度时,即认为试样已经合格。 (4)腐蚀 试样抛光后,先用酒精擦去切面上的污物,之后用 水冲,再用浓度为 4%的硝酸酒精擦拭,用水冲,可以用 硝酸酒精反复擦拭几次,直至试样切面稍微变色即可, 再用酒精擦拭,最后用吹风机吹干即可。
乎为零。碳化钨颗粒增强钢铁基表面复合材料中,基体 包裹碳化钨颗粒,对碳化钨颗粒有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由于钢铁液的成形性能好,与碳化钨颗粒完全润湿,几 乎所有的钢铁材料都可作为碳化钨增强颗粒的基体。本 实验采用原位合成法,利用钨极氩弧的高温条件,在熔 敷过程中引发特定喷涂原材料间的合成反应生成 WC 涂层,获得良好的使用性能。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钨极 氩弧为热源的条件下,能获得性能良好的高温涂层,为 WC 涂层在工业中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本实验使用的原料如下: 钨铁:本实验使用的是西安凯通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生产的 W 含量为 80%的钨铁粉,粒度在 -40~+100 目 之间。 碳化硼:本实验使用的是牡丹江市前进碳化硼有限 公司生产的碳化硼粉末。 (1)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将基体材料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状,然后除 去基体表面的氧化物,再用酒精、丙酮清洗表面油脂,并 用吹风机烘干表面。 (2)调制混合粉末膏体。 将原料粉末按照一定比例在研钵中研磨混合均匀, 添加适量水玻璃调制成膏状,均匀涂敷在基体表面,涂 层时厚度控制在 2 mm 左右。 (3)烘干。 膏体涂敷均匀后在空气中静置一段时间,待水蒸发 后,将试样放在干燥炉中烘干,炉温控制在 100℃左右, 保温一小时后随炉冷却。 (4)加热熔敷。 采用钨极氩弧作为热源,电流为 100 A;混合粉末组 成为:2.3 gW-Fe+0.12 gC;加热涂层使其熔化,与母材结 合在一起。
原位合成;碳化钨;磨料磨损
1 前言
碳化钨的晶体结构为六方型,具有高熔点、高硬度、 高弹性模量、高抗压强度等特性[1],而且与钢铁液的润湿 角几乎为零。此外,碳化钨是高温下最硬的二元碳化物, 并且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耐腐蚀能力。碳化钨颗粒增强 钢铁基表面复合材料具有非常好的抗磨损性能,在涂层 中,基体包裹碳化钨颗粒,对碳化钨颗粒有支撑和保护 作用。由于钢铁液的成形性能好,与碳化钨颗粒完全润 湿,几乎所有的钢铁材料都可以作为碳化钨增强颗粒的 基体。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金相组织如图 1 所示,母材平均 硬度为 201 HV,焊缝最高硬度值为 734 HV。
图 1 (W-Fe+C)涂层组织
所得焊缝硬度较大,而且从金相照片中发现均不同 程度的析出了颗粒状物质,用扫描电镜观察其显微组织 并且做成分分析。
用扫描电镜观测到的涂层显微组织如图 2 所示。
图 2 (W-Fe+C)涂层显微组织
碳化钨(WC)为六方晶体,具有硬度高、熔点高、热膨 胀系数小、耐磨性好等特点 ,而且与钢铁液的润湿角几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16 FOSHAN CERAMICS Vol.29 No.07(Serial No.276)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从图片中可以观察到涂层中生成大量白色块状物 和鱼骨状物质,与前一个试样的组织很相似,对其进行 成分分析,结果如图 3。
2019 年第 07 期(第 276 期) 佛 山 陶 瓷 17
元素 CK OK FeK WM 总量
任 莹袁钱继锋袁王立辉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军用车辆工程系,天津 300161)
论文以钨铁与石墨为原料制备涂层试样,对试样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分 析,并且研究了涂层的耐磨料磨损性能。在涂层基体上弥散分布着大量的碳化钨硬 质相,涂层与母材形成牢固的冶金结合。复合涂层的硬度远远高于母材的硬度,母 材的平均硬度为 172 HV,涂层的硬度最高达到 698 HV。在常温磨料磨损条件下,钨 铁与石墨为原料制备的试样的耐磨性是对照试样的 1.82 倍。
金相试样的制备包括切割、打磨、抛光和腐蚀四个 步骤。
(1)切割 利用切割机沿试样中部垂直涂层表面切割试样,选 择切面较光滑的半块试样进行打磨。 (2)打磨 采用试样砂纸打磨试样切面,要保证切面的绝对平整。
3 涂层的组织观察与成分分析
在 OLYMPUS GX51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金属陶瓷涂 层组织,将典型组织照相。用 XRD-6000 型 X 射线衍射 仪分析涂层的相结构,利用 JSM-5600LV 型扫描电子显 微镜及能谱仪进行点扫描,确定不同组织所含的元素种 类及各元素含量。用 MHV2000 型数显显微硬度计测量 涂层截面的显微硬度,载荷 0.98 N,保荷 10 s。
目前,国内外对碳化钨颗粒增强钢铁基表面复合材 料的制备工艺主要有铸渗法、热喷涂法、粉末烧结法、熔
注法[2]、离子注渗法[3]、堆焊法[4,5]、激光熔覆法[6,7]、原位合成 法[8,9]、电渣熔铸法等。
原位合成法利用金属 - 金属之间或金属 - 化合物 之间发生的放热反应,在金属内部原位生成一种或几种 硬度高、模量高的陶瓷颗粒增强相,从而达到强化金属 基体的目的。由于增强相原位生成,没有暴露于大气的 机会,表面没有受到污染,界面匹配性好,结合致密[10,11], 基本上能克服其它工艺中通常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浸 润不良,界面反应产生脆性层,增强基体分布不均,特别 是对微小的(亚微米和纳米级)增强体极难进行复合等, 作为一种突破性的工艺方法而普遍受到重视。
重 量 (%) 4.82 2.07 23.32 69.79
100.00
原 子 (%) 30.23 9.73 31.45 28.59
图 3 白色块状物能谱分析
2 试样的制备
在金相砂纸的使用上,应遵循“从粗到细”的原则。每次 打磨方向与上次的方向垂直,直到抹平上次的磨痕为 止,每次打磨后都要用流水冲洗切面,以避免磨屑影响 下次的打磨工作。
(3)抛光 用金相试样抛光机进行抛光。当试样切面粗糙度接 近镜面、边角锐利且无弧度时,即认为试样已经合格。 (4)腐蚀 试样抛光后,先用酒精擦去切面上的污物,之后用 水冲,再用浓度为 4%的硝酸酒精擦拭,用水冲,可以用 硝酸酒精反复擦拭几次,直至试样切面稍微变色即可, 再用酒精擦拭,最后用吹风机吹干即可。
乎为零。碳化钨颗粒增强钢铁基表面复合材料中,基体 包裹碳化钨颗粒,对碳化钨颗粒有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由于钢铁液的成形性能好,与碳化钨颗粒完全润湿,几 乎所有的钢铁材料都可作为碳化钨增强颗粒的基体。本 实验采用原位合成法,利用钨极氩弧的高温条件,在熔 敷过程中引发特定喷涂原材料间的合成反应生成 WC 涂层,获得良好的使用性能。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钨极 氩弧为热源的条件下,能获得性能良好的高温涂层,为 WC 涂层在工业中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本实验使用的原料如下: 钨铁:本实验使用的是西安凯通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生产的 W 含量为 80%的钨铁粉,粒度在 -40~+100 目 之间。 碳化硼:本实验使用的是牡丹江市前进碳化硼有限 公司生产的碳化硼粉末。 (1)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将基体材料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状,然后除 去基体表面的氧化物,再用酒精、丙酮清洗表面油脂,并 用吹风机烘干表面。 (2)调制混合粉末膏体。 将原料粉末按照一定比例在研钵中研磨混合均匀, 添加适量水玻璃调制成膏状,均匀涂敷在基体表面,涂 层时厚度控制在 2 mm 左右。 (3)烘干。 膏体涂敷均匀后在空气中静置一段时间,待水蒸发 后,将试样放在干燥炉中烘干,炉温控制在 100℃左右, 保温一小时后随炉冷却。 (4)加热熔敷。 采用钨极氩弧作为热源,电流为 100 A;混合粉末组 成为:2.3 gW-Fe+0.12 gC;加热涂层使其熔化,与母材结 合在一起。
原位合成;碳化钨;磨料磨损
1 前言
碳化钨的晶体结构为六方型,具有高熔点、高硬度、 高弹性模量、高抗压强度等特性[1],而且与钢铁液的润湿 角几乎为零。此外,碳化钨是高温下最硬的二元碳化物, 并且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耐腐蚀能力。碳化钨颗粒增强 钢铁基表面复合材料具有非常好的抗磨损性能,在涂层 中,基体包裹碳化钨颗粒,对碳化钨颗粒有支撑和保护 作用。由于钢铁液的成形性能好,与碳化钨颗粒完全润 湿,几乎所有的钢铁材料都可以作为碳化钨增强颗粒的 基体。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金相组织如图 1 所示,母材平均 硬度为 201 HV,焊缝最高硬度值为 734 HV。
图 1 (W-Fe+C)涂层组织
所得焊缝硬度较大,而且从金相照片中发现均不同 程度的析出了颗粒状物质,用扫描电镜观察其显微组织 并且做成分分析。
用扫描电镜观测到的涂层显微组织如图 2 所示。
图 2 (W-Fe+C)涂层显微组织
碳化钨(WC)为六方晶体,具有硬度高、熔点高、热膨 胀系数小、耐磨性好等特点 ,而且与钢铁液的润湿角几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16 FOSHAN CERAMICS Vol.29 No.07(Serial No.276)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从图片中可以观察到涂层中生成大量白色块状物 和鱼骨状物质,与前一个试样的组织很相似,对其进行 成分分析,结果如图 3。
2019 年第 07 期(第 276 期) 佛 山 陶 瓷 17
元素 CK OK FeK WM 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