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 必修 3 同步课件 2.5.2 生长素的分布、运输及生理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长素的分布、运输及生理作用
[目标导读]
1. 分析生长素的运输特点。
2. 探究不同浓度吲哚乙酸对插条生根的影响。
3. 理解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并分析相关的实例。
[重难点击]
1.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2.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内容索引
一生长素的分布与运输
二探究不同浓度吲哚乙酸对插条生根的影响
三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特点
当堂检测
一生长素的分布与运输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并不完全一致,需要进行一定的运输才能发挥生理效应。
1.生长素的合成和分布
(1)生长素主要在分生组织内合成,如茎尖、幼嫩的叶和芽、发育着的种子等。
(2)生长素大多数集中分布在的部位,如茎尖。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并不完全一致,需要进行一定的运输才能发挥生理效应。
1.生长素的合成和分布
(1)生长素主要在分生组织内合成,如茎尖、幼嫩的叶和芽、发育着的种子等。
生长旺盛
(2)生长素大多数集中分布在的部位,如茎尖。
小贴士
植物体不同部位生长素的含量比较
(1)产生部位<积累部位,如顶芽<侧芽,分生区<伸长区;
(2)生长旺盛部位>衰老部位,如幼根>老根。
(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运输,运输方向取决于;另一种是限于、___________ 短距离、单方向的运输。
在运输时,生长素只能是从植物的向运输。
(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
运输,运输方向取决于 ;另一种是限于 、___________ 短距离、单方向的 运输。
在 运输时,生长素只能是从植物的 向 运输。
韧皮部 两端有机物的浓度差 胚芽鞘 幼茎的薄壁 细胞间 极性 极性 上端 下端
(2)观察下面的实验,分析:
①根据上述实验,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仅设计a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b组形态学上端在上,而把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下面,行吗?为什么?
④a与b两组的对照类型为。
①根据上述实验,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仅设计a 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b 组形态学上端在上,而把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下面,行吗?为什么? 答案 不行。
不能排除重力作用。
④a 与b 两组的对照类型为 。
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 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反向运输 仅能证明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下端,但不能 证明倒转过来不能运输 相互对照
同时,在顶端产生一定程度的横向运输;同理,横放的植物,由于受到重力的影响,生长素横向运输,观察图回答相关问题:
A、B中属于极性运输的是,属于横向运输的是。
(4)研究表明,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低于侧芽,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向侧芽运输,由此推断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
同时,在顶端产生一定程度的横向运输;同理,横放的植物,由于受到重力的影响,生长素横向运输,观察图回答相关问题:
A 、
B 中属于极性运输的是 ,属于横向运输的是。
(4)研究表明,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低于侧芽,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向侧
芽运输,由此推断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 。
②③④ ①⑤⑥ 主动运输
归纳提炼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
(1)韧皮部运输:取决于生长素的浓度差。
(2)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是由植物的遗传特性决定的。
(3)横向运输:由单侧光、重力、离心力等外界因素引起的运输方式。
1.对胚芽鞘甲做如图所示的处理,形成胚芽鞘乙,
请回答:
(1)光照后它的弯曲情况是________。
(2)如图是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的情况,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由②向①运输
B.生长素由①向③运输
C.生长素由④向③运输
D.③处的生长比④处快
1.对胚芽鞘甲做如图所示的处理,形成胚芽鞘乙,
请回答:
不弯曲
(1)光照后它的弯曲情况是________。
(2)如图是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的情况,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由②向①运输
B.生长素由①向③运输√
C.生长素由④向③运输
D.③处的生长比④处快
方法链接如何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
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要注意两看:一看胚芽鞘顶端以下的部位能否获得生长素,若能则生长,若不能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二看胚芽鞘顶端以下部位生长素的分布是否均匀,若均匀则直立生长,若不均匀则弯曲生长。
二探究不同浓度吲哚乙酸对插条生根的影响
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没有关系呢?通过下面的实验进行探究:
1.实验: 探究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对插条生根的影响。
(1)提出问题: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对插条生根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设计实验
①实验材料:秋海棠、
、烧杯、蒸馏水。
②方法步骤:a.配制不同浓度(10-11~10-9 mol·L -1)的吲哚乙酸溶液;b.__
;c.一定时间(一般处理6~12 h)后,将处理的实验材料进行生根培养;d.观察记录不定根的数量和长度。
吲哚乙酸 用 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处理实验材料
某组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此推断,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宜浓度约为 mol/L,浓度较高或者较低(B、D、E组)对插条生根的促进作用都会,当浓度过高时(F组),还会生根。
某组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此推断,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宜浓度约
为 mol/L ,浓度较高或者较低(B 、D 、E 组)对插条生根的促进作用都
会
,当浓度过高时(F 组),还会 生根。
10-10 下降 抑制
2.有的实验小组选择了带有嫩芽的插条实验,结果和上述实验有很大差异,请分析原因可能是什么?
2.有的实验小组选择了带有嫩芽的插条实验,结果和上述实验有很大差异,请分析原因可能是什么?
答案嫩芽能合成生长素,对生长素的处理浓度产生了干扰,影响了实验结果。
3.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不能生根:用多种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浸泡,插条不能生根,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一是枝条所带叶片较多、过强、太多;二是配制的营养液中缺乏或缺氧;三是没有分清_______________ 。
(2)生根过少:配制吲哚乙酸溶液时,浓度梯度要,组别要____。
3.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不能生根:用多种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浸泡,插条不能生根,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一是枝条所带叶片较多、 过强、
太多;二是配制的营养液中 缺乏或缺氧;三是没有分清_______________。
(2)生根过少:配制吲哚乙酸溶液时,浓度梯度要 ,组别要____。
蒸腾作用 失水 营养元素 形态学的上端和 下端 密一些 多 一些
归纳提炼
实验注意事项
(1)由于培养时间较长,实验小组内要明确分工。
(2)本实验涉及的不同溶液的浓度都非常低,且相差很小,所以配制溶液时要非常仔细,烧杯及其他用具不能混用。
(3)实验时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取材、处理时间、蒸馏水、光照、温度等都属于无关变量,要严格遵循等量原则,并通过重复实验减小误差。
1.为促进某种植物扦插枝条生根,采用
几种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人工合成的
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插条基部,然
后在沙床中培养,观察生根情况如图所示。
从实验结果分析,最佳的浓度最可能是
A.3 mg/mL
B.4.5 mg/mL
C.6 mg/mL
D.9 mg/mL
1.为促进某种植物扦插枝条生根,采用
几种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人工合成的
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插条基部,然
后在沙床中培养,观察生根情况如图所示。
从实验结果分析,最佳的浓度最可能是
√
A.3 mg/mL
B.4.5 mg/mL
C.6 mg/mL
D.9 mg/mL
解析根据实验结果,先排除9 mg/mL,显然是浓度过高抑制生根,3 mg/mL和6 mg/mL浓度相差较大,而生根情况几乎一样,则这两个浓度不可能是“最适浓度”。
三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特点
面的材料分析: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
(1)将探究二的实验结果用曲线表示如图1,请分析:
①B点:此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称为最适浓度,在此
浓度下,生长素的促进作用。
②AB段:生长素浓度低于最适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逐渐。
面的材料分析: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
(1)将探究二的实验结果用曲线表示如图1,请分析:
①B 点:此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称为最适浓度,在此 浓度下,生长素的促进作用。
②AB 段:生长素浓度低于最适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
逐渐。
最强 增强
③BC段:生长素浓度高于最适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逐渐。
④C点: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
⑤CD段: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
③BC 段:生长素浓度高于最适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逐渐。
④C 点: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
⑤CD 段:生长素浓度过高,
生长。
减弱 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抑制
综合三图可知:
①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依次 mol·L-1、
mol·L-1和mol·L-1,由此推断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依次为 > > 。
②生长素对根、芽、茎的生长调节都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三图可知:
①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依次 mol·L -1、 mol·L -1和 mol·L -1,由此推断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 ,依次为 > > 。
②生长素对根、芽、茎的生长调节都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0 10-8 10-4 不同 根 芽 茎 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 制生长 两重性
(1)顶端优势:自然界木本植物的树型常常呈“宝塔型”,这是由于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的生长被抑制的缘故,生物学上把该现象称之为“顶端优势”。
结合下图分析:
①图1中,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运输,侧芽A、B、C的生长素浓度,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生长发育受到,而顶芽生长素浓度
(1)顶端优势:自然界木本植物的树型常常呈“宝塔型”,这是由于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的生长被抑制的缘故,生物学上把该现象称之为“顶端优势”。
结合下图分析:
①图1中,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 运输,侧芽A
、B 、C 的生长素浓度 ,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 ,生长发育受到 ,而顶芽生长素浓度
下 高 敏感 抑制 低
②图2中,顶芽被去掉,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被解除,侧芽得以发育,顶端优势被打破。
③图3中,去掉顶芽后用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代替,推测侧芽A、B、C的发育情况,说明顶端优势确实是由于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②图2中,顶芽被去掉,侧芽的生长素浓度 , 被解除,侧芽得以发育,顶端优势被打破。
③图3中,去掉顶芽后用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代替,推测侧芽A 、B 、C 的发育情况 ,说明顶端优势确实是由于 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降低 抑制 仍受到抑制 生长素
后,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如图所示)。
①当幼苗横放时,由于的作用,生长素在侧浓度较高,即:______。
茎对生长素敏感性,A、B两侧都是作用,且侧促进作用更强。
使茎生长;根对生长素敏感性,D侧浓度高,生长,
因此生长速度 > ,使根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性。
后,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如图所示)。
①当幼苗横放时,由于
的作用,生长素在 侧浓度较高,即:______ 。
茎对生长素敏感性 ,A 、B 两侧都是 作用,且 侧促进作用更强。
使茎 生长;根对生长素敏感性 ,D 侧浓度高, 生长, 因此生长速度 > ,使根 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 性。
重力 近地 B>A , D>C 弱 促进 B 背地 抑制 C D 向地 两重 高
②若该植物在太空中的空间站生长,情况会如何?
②若该植物在太空中的空间站生长,情况会如何?答案由于没有受到重力的刺激,故各自水平生长。
归纳提炼
与生长素作用有关的现象归纳
1.如图所示,如果根a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的A点(为10-10mol·L-1),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在FC的范围内均能促进生长
B.AD属于生长抑制范围
C.b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a侧,相当于曲
线FE段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
D.在太空中(重力为0),根的生长将不同于图中的弯曲生长,坐标图中生长素的作用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
1.如图所示,如果根a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的A点(为10-10mol·L-1),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在FC的范围内均能促进生长
B.AD属于生长抑制范围
C.b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a侧,相当于曲
线FE段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
D.在太空中(重力为0),根的生长将不同于图中的弯曲生长,坐标图中生
长素的作用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
学习小结
⎩⎪⎪⎪⎪⎪⎪⎨⎪⎪⎪⎪⎪⎪⎧ 生长素的运输⎩⎪⎨⎪⎧ ____运输_____运输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作用特点:______ ――→举例⎩⎪⎨⎪⎧ 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不同器官敏感程度不同――――→表现为_________探究不同浓度吲哚乙酸对插条生根的影响
横向 极性 两重性 根>芽>茎
当堂检测
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