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创新复习(通用版):第55课时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 通历史解释——对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1)相同点:都关注社会、关注人,都体现了古希腊文化
中的理性精神和人文主义的本质。 (2)不同点
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
哲学研究的重 关注人(外在的)与法律的关 关注人(内在的)的伦理
点
系,“认识社会”
道德,“认识你自己”
强调道德以知识为基础,
对知识的看法
认为知识是公民参与公共事 务、进行演讲的基础
认为人必须有知识才能 达到“善”,提倡“美
德即知识”
认为真、善、义、美都是相 认为善、正义、真理都
对真理的看法
对人的需要和兴趣而言的, 不存在绝对的真理,没有正
是实在的,重视道德修 养,经常讨论幸福、美
确和公平永恒的标准
德、真理、正义等问题
对政治的看法 基本上适应民主政治的发展 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
反思人类自己。
(3)思想主张:强调人的价值;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 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 人为 的产物,其兴废要以人为 尺度;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 应强求一律。
(4)代表人物及主张:普罗泰格拉,其提出“ 人是万物 的尺度 ”,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 是衡量一切的尺度。
3.苏格拉底说:“普罗泰格拉当智者挣到的钱比一个像斐狄
亚斯这样杰出的建筑师再加十个雕刻匠挣到的钱还要多。
修鞋匠和裁缝如果过了一个月还不能补好鞋子和衣服上的
洞,甚至把它们弄得更破了,那么他很快就得饿死。而普
罗泰格拉在整个希腊招收学生四十年,腐蚀他们,学生离
开他时比刚来的时候还要坏,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苏
(2)影响: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使哲学成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
[时空定位·基础练]
1.公元前 5 世纪中叶以后,古希腊有些学者理解世界的角度 开始从宗教神话和自然转移到“人”本身。于是,出现了 所谓的智者学派。这一学派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哲学的兴起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C.希腊城邦的兴起 D.希腊城邦工商业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繁荣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智者学派的主张。安提丰认为:“在众目睽睽 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 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与智者学派的观点——“一 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其约束力是相对的”相 一致,故选 B 项。 答案:B
返回
3.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 469 年~前 399 年)将道德和知
万物的尺度”的发展,故 B 项错误,A 项正确;“人是万物的
尺度”代表了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故 C 项错误;苏格拉底
的上述认识并未阻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故排除 D 项。 答案:A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苏格拉底发展起
一套辩证科学……这套科学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
败坏之借口的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
[史中求“是”•迁移练]
1.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对每一样东西都可以 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说法。”这一思想的积极意义是 ( ) A.为虚无主义开辟了道路 B.开启了对不可知论的探讨 C.有利于摆脱神学观念的束缚 D.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支持 解析:据材料“对每一样东西都可以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说 法”可知允许人凭主观自主认识,这有利于摆脱神学观念的 束缚,故 C 项正确。 答案:C
3.评价
推动了雅典民众思想的启蒙和解放;强调人的价值, 积极
重视人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是西方人文 作用
精神的最初体现;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消极 作用
忽视_道__德__,给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二、苏格拉底
1.背景: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苏格拉底
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2.主张 (1)提出“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 (2)提出“ 美德即知识 ”的思想。 (3)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指出 教育对美德同等重要。
02 重时空观念 记主要史实 ——纵向理清“发展线”
一、智者学派
1.背景
奴隶制经济的繁荣,为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奠定 经济基础
了经济基础
政治基础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_奴__隶__制_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思想基础
哲学家把研究重点转移到“_人__”本身
2.概况 (1)出现时间:公元前 5 世纪。 (2)探索主题:以人和 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
第55课时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目录
contents
1 理知识体系 明课时精要 2 重时空观念 记主要史实
3 研史料实证 通历史解释 4 秉唯物史观 树家国情怀
5 贯通学与考 知能大提升
6
课时检测·过关练
01 理知识体系 明课时精要
人文精神是指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理活动中的人 文主义倾向,它的核心内涵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起源于古代 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智者学派的贡 献是将研究的对象由自然界转向人;苏格拉底将对人的认识上 升到人性的层面;柏拉图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亚里士多德创立了逻辑学,将对人的认识 上升到思维的高度。
的方法并未为哲学研究提供新方向,故 A 项错误;苏格拉底强
调通过不断提问的方式使人们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并进行道德反
思,这体现了理性思考和道德自觉,故 B 项正确;材料未提及
雅典民主政治,故 C 项错误;材料中苏格拉底并未说明知识是
道德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故 D 项错误。 答案:B
4.(2018·佛山期末)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
返回
2.公元前 5 世纪的古希腊学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
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
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
事。”这种主张
()
A.反映出古希腊法律是习惯法
B.体现了智者学派的思想特征
C.说明了古希腊实行民主政体
D.表明知识分子倡导以人为本
探究点(二) 古希腊人文精神
⊙ 研史料实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
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说:“关于神,我既不知道
研史料 (名家怎 看待)
他们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有许多东西阻碍 着我们的认识,如问题晦涩、人生短促等”;“人 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 者不存在的尺度”;“对每一样东西都可以有两种
提供永久性的指导。”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相对主义造成了个人放纵和道德破坏
B.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
C.智者学派的思想不能指导个人行为
D.智者学派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解析:题干表明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学派的忽视道德的主观随
意倾向,并针锋相对发展出自己的学说,故 A 项符合题意。 答案:A
解析
解析:本题时间定位于公元前 5 世纪中叶以后,考查智者学派 兴起的背景。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智者学派出 现的主要原因要从经济和政治的因素进行考虑,是工商业的发 展和民主政治的繁荣才使智者学派出现,D 项符合题意,正确; 智者学派的出现与自然哲学兴起没有联系,A 项不符合题意, 排除;公元前 5 世纪中叶资本主义萌芽尚未产生和发展,B 项 不符合题意,排除;希腊城邦的兴起和智者学派出现没有直接 联系,C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D
3.影响: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 门研究“人”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学生)
主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根据智慧品德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鼓励人 们独立理性思考
代表作
《_理__想__国__》
影响
为_理__性__主__义__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 (1)主张: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 中, 人类 是最高级的。
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而柏拉图则提出“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
家”。其共同点是
()
A.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B.突出了理性主义的观念
C.动摇神学统治,树立人的尊严
D.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觉醒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三人思想的共 同作用。A 项只有苏格拉底的观点能体现出来,故 A 项错误; “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时期才有的进步观念,故 B 项错误; C 项不是三者思想的共同点,排除;从普罗泰格拉到柏拉图, 有关“人”的概念被逐渐限定和明确化,都在不同程度上有利 于促进古代西方人文精神的觉醒,故 D 项正确。 答案:D
值的生命”,“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
本材料重在分层次,把握层意。材料以句号为界分为 学读史 两层。第一层体现出智者学派的主张:强调人的主观 (信息知 感受,制度、道德、法律的存废要以人为尺度;第二 多少) 层反映了苏格拉底的主张:强调后天学习和理性,人
应该自觉地把握自身命运。
[史中求“是”•迁移练]
2.公元前 6 世纪,希腊思想家泰勒斯把水当作万物的本原。公元
前 5 世纪智者学派将谈论的对象集中到人类社会政治伦理方
面。这反映出
()
A.城邦生活性质发生改变 B.希腊城邦已完成了统一
C.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D.雅典民主政治开始确立 解析: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古代希腊思想家对世界和人类
社会的认识,由关注自然界到关注人类社会,所以 C 项正确。
完全相反的说法”。
本材料重在分层次,把握层意。材料列举了希腊哲
学读史 (信息知 多少)
学家普罗泰格拉的三句话,每一句话就是他的一个 思想主张:第一句话体现出普罗泰格拉对神的怀疑; 第二句话的中心句是“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的 是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第三句话体现出普罗
泰格拉强调自由,表现出主观随意倾向。
格拉底主要是批评智者学派
()
A.否定神旨
B.忽视道德
C.善于诡辩
D.轻视教育
解析
解析:材料没有提及神的信息,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 “普罗泰格拉在整个希腊招收学生四十年,腐蚀他们,学生 离开他时比刚来的时候还要坏,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可知, 智者学派忽视道德,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智者学派“善 于诡辩”的信息,故 C 项错误;智者办学校,说明其重视教 育,不是轻视教育,故 D 项错误。 答案:B
第十三单元
13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把握 历史发展线索
04
时空坐标
主旨概览 随着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古希腊人 文主义思想兴起。古希腊先哲们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和作用,树 立了人的尊严,是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思潮的源头。 13、14 世纪以来,面对教会的反动统治,人们再次高举人 文主义的大旗,先后发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基本 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和腐朽统治。 17、18 世纪的启蒙运动高举科学与理性的大旗,把人文主 义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成为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的强大武 器。人文精神的起源、延续和弘扬体现了西方文明和人类文明演 进的历程。
返回
03 研史料实证 通历史解释 ——纵横构建“联系面”
探究点(一) 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比较
⊙ 研史料实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
智者学派作为职业教师向雅典公民有偿传授辩论、演 研史料 说、修辞的技巧,他们竭力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 (名家怎 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人是万物的尺度”。 看待) 而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
识融合,为此他不厌其烦地提问,使被问者在追问中意识到自
己的无知,不得不进行道德反思。据此推知,苏格拉底构建知
识与道德关联的方法
()
A.寻找到哲学研究的崭新方向 B.强调了理性思考和道德自觉
C.揭示出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D.说明知识多寡决定道德水准 解析:本题考查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主张。材料中提问
1.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
命”,“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这一
认识
()
A.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注入了理性精神
B.完全否定了智者学派的主张
C.代表了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
D.阻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解析:“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实际上是对“人是
A 项材料未反映。B 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标志是克利斯提尼改革,所以 D 项错误。 答案:C
3.文德尔班的《哲学史教程》说:“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 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 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 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 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利究竟基 于什么。”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 ( ) A.中断了古希腊的法制建设 B.促使了古希腊人个人意识觉醒 C.阻碍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 D.使得神学思想逐渐绝迹
⊙ 通历史解释——对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1)相同点:都关注社会、关注人,都体现了古希腊文化
中的理性精神和人文主义的本质。 (2)不同点
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
哲学研究的重 关注人(外在的)与法律的关 关注人(内在的)的伦理
点
系,“认识社会”
道德,“认识你自己”
强调道德以知识为基础,
对知识的看法
认为知识是公民参与公共事 务、进行演讲的基础
认为人必须有知识才能 达到“善”,提倡“美
德即知识”
认为真、善、义、美都是相 认为善、正义、真理都
对真理的看法
对人的需要和兴趣而言的, 不存在绝对的真理,没有正
是实在的,重视道德修 养,经常讨论幸福、美
确和公平永恒的标准
德、真理、正义等问题
对政治的看法 基本上适应民主政治的发展 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
反思人类自己。
(3)思想主张:强调人的价值;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 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 人为 的产物,其兴废要以人为 尺度;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 应强求一律。
(4)代表人物及主张:普罗泰格拉,其提出“ 人是万物 的尺度 ”,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 是衡量一切的尺度。
3.苏格拉底说:“普罗泰格拉当智者挣到的钱比一个像斐狄
亚斯这样杰出的建筑师再加十个雕刻匠挣到的钱还要多。
修鞋匠和裁缝如果过了一个月还不能补好鞋子和衣服上的
洞,甚至把它们弄得更破了,那么他很快就得饿死。而普
罗泰格拉在整个希腊招收学生四十年,腐蚀他们,学生离
开他时比刚来的时候还要坏,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苏
(2)影响: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使哲学成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
[时空定位·基础练]
1.公元前 5 世纪中叶以后,古希腊有些学者理解世界的角度 开始从宗教神话和自然转移到“人”本身。于是,出现了 所谓的智者学派。这一学派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哲学的兴起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C.希腊城邦的兴起 D.希腊城邦工商业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繁荣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智者学派的主张。安提丰认为:“在众目睽睽 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 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与智者学派的观点——“一 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其约束力是相对的”相 一致,故选 B 项。 答案:B
返回
3.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 469 年~前 399 年)将道德和知
万物的尺度”的发展,故 B 项错误,A 项正确;“人是万物的
尺度”代表了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故 C 项错误;苏格拉底
的上述认识并未阻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故排除 D 项。 答案:A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苏格拉底发展起
一套辩证科学……这套科学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
败坏之借口的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
[史中求“是”•迁移练]
1.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对每一样东西都可以 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说法。”这一思想的积极意义是 ( ) A.为虚无主义开辟了道路 B.开启了对不可知论的探讨 C.有利于摆脱神学观念的束缚 D.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支持 解析:据材料“对每一样东西都可以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说 法”可知允许人凭主观自主认识,这有利于摆脱神学观念的 束缚,故 C 项正确。 答案:C
3.评价
推动了雅典民众思想的启蒙和解放;强调人的价值, 积极
重视人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是西方人文 作用
精神的最初体现;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消极 作用
忽视_道__德__,给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二、苏格拉底
1.背景: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苏格拉底
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2.主张 (1)提出“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 (2)提出“ 美德即知识 ”的思想。 (3)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指出 教育对美德同等重要。
02 重时空观念 记主要史实 ——纵向理清“发展线”
一、智者学派
1.背景
奴隶制经济的繁荣,为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奠定 经济基础
了经济基础
政治基础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_奴__隶__制_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思想基础
哲学家把研究重点转移到“_人__”本身
2.概况 (1)出现时间:公元前 5 世纪。 (2)探索主题:以人和 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
第55课时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目录
contents
1 理知识体系 明课时精要 2 重时空观念 记主要史实
3 研史料实证 通历史解释 4 秉唯物史观 树家国情怀
5 贯通学与考 知能大提升
6
课时检测·过关练
01 理知识体系 明课时精要
人文精神是指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理活动中的人 文主义倾向,它的核心内涵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起源于古代 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智者学派的贡 献是将研究的对象由自然界转向人;苏格拉底将对人的认识上 升到人性的层面;柏拉图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亚里士多德创立了逻辑学,将对人的认识 上升到思维的高度。
的方法并未为哲学研究提供新方向,故 A 项错误;苏格拉底强
调通过不断提问的方式使人们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并进行道德反
思,这体现了理性思考和道德自觉,故 B 项正确;材料未提及
雅典民主政治,故 C 项错误;材料中苏格拉底并未说明知识是
道德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故 D 项错误。 答案:B
4.(2018·佛山期末)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
返回
2.公元前 5 世纪的古希腊学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
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
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
事。”这种主张
()
A.反映出古希腊法律是习惯法
B.体现了智者学派的思想特征
C.说明了古希腊实行民主政体
D.表明知识分子倡导以人为本
探究点(二) 古希腊人文精神
⊙ 研史料实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
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说:“关于神,我既不知道
研史料 (名家怎 看待)
他们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有许多东西阻碍 着我们的认识,如问题晦涩、人生短促等”;“人 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 者不存在的尺度”;“对每一样东西都可以有两种
提供永久性的指导。”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相对主义造成了个人放纵和道德破坏
B.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
C.智者学派的思想不能指导个人行为
D.智者学派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解析:题干表明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学派的忽视道德的主观随
意倾向,并针锋相对发展出自己的学说,故 A 项符合题意。 答案:A
解析
解析:本题时间定位于公元前 5 世纪中叶以后,考查智者学派 兴起的背景。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智者学派出 现的主要原因要从经济和政治的因素进行考虑,是工商业的发 展和民主政治的繁荣才使智者学派出现,D 项符合题意,正确; 智者学派的出现与自然哲学兴起没有联系,A 项不符合题意, 排除;公元前 5 世纪中叶资本主义萌芽尚未产生和发展,B 项 不符合题意,排除;希腊城邦的兴起和智者学派出现没有直接 联系,C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D
3.影响: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 门研究“人”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学生)
主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根据智慧品德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鼓励人 们独立理性思考
代表作
《_理__想__国__》
影响
为_理__性__主__义__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 (1)主张: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 中, 人类 是最高级的。
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而柏拉图则提出“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
家”。其共同点是
()
A.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B.突出了理性主义的观念
C.动摇神学统治,树立人的尊严
D.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觉醒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三人思想的共 同作用。A 项只有苏格拉底的观点能体现出来,故 A 项错误; “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时期才有的进步观念,故 B 项错误; C 项不是三者思想的共同点,排除;从普罗泰格拉到柏拉图, 有关“人”的概念被逐渐限定和明确化,都在不同程度上有利 于促进古代西方人文精神的觉醒,故 D 项正确。 答案:D
值的生命”,“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
本材料重在分层次,把握层意。材料以句号为界分为 学读史 两层。第一层体现出智者学派的主张:强调人的主观 (信息知 感受,制度、道德、法律的存废要以人为尺度;第二 多少) 层反映了苏格拉底的主张:强调后天学习和理性,人
应该自觉地把握自身命运。
[史中求“是”•迁移练]
2.公元前 6 世纪,希腊思想家泰勒斯把水当作万物的本原。公元
前 5 世纪智者学派将谈论的对象集中到人类社会政治伦理方
面。这反映出
()
A.城邦生活性质发生改变 B.希腊城邦已完成了统一
C.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D.雅典民主政治开始确立 解析: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古代希腊思想家对世界和人类
社会的认识,由关注自然界到关注人类社会,所以 C 项正确。
完全相反的说法”。
本材料重在分层次,把握层意。材料列举了希腊哲
学读史 (信息知 多少)
学家普罗泰格拉的三句话,每一句话就是他的一个 思想主张:第一句话体现出普罗泰格拉对神的怀疑; 第二句话的中心句是“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的 是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第三句话体现出普罗
泰格拉强调自由,表现出主观随意倾向。
格拉底主要是批评智者学派
()
A.否定神旨
B.忽视道德
C.善于诡辩
D.轻视教育
解析
解析:材料没有提及神的信息,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 “普罗泰格拉在整个希腊招收学生四十年,腐蚀他们,学生 离开他时比刚来的时候还要坏,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可知, 智者学派忽视道德,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智者学派“善 于诡辩”的信息,故 C 项错误;智者办学校,说明其重视教 育,不是轻视教育,故 D 项错误。 答案:B
第十三单元
13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把握 历史发展线索
04
时空坐标
主旨概览 随着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古希腊人 文主义思想兴起。古希腊先哲们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和作用,树 立了人的尊严,是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思潮的源头。 13、14 世纪以来,面对教会的反动统治,人们再次高举人 文主义的大旗,先后发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基本 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和腐朽统治。 17、18 世纪的启蒙运动高举科学与理性的大旗,把人文主 义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成为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的强大武 器。人文精神的起源、延续和弘扬体现了西方文明和人类文明演 进的历程。
返回
03 研史料实证 通历史解释 ——纵横构建“联系面”
探究点(一) 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比较
⊙ 研史料实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
智者学派作为职业教师向雅典公民有偿传授辩论、演 研史料 说、修辞的技巧,他们竭力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 (名家怎 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人是万物的尺度”。 看待) 而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
识融合,为此他不厌其烦地提问,使被问者在追问中意识到自
己的无知,不得不进行道德反思。据此推知,苏格拉底构建知
识与道德关联的方法
()
A.寻找到哲学研究的崭新方向 B.强调了理性思考和道德自觉
C.揭示出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D.说明知识多寡决定道德水准 解析:本题考查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主张。材料中提问
1.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
命”,“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这一
认识
()
A.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注入了理性精神
B.完全否定了智者学派的主张
C.代表了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
D.阻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解析:“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实际上是对“人是
A 项材料未反映。B 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标志是克利斯提尼改革,所以 D 项错误。 答案:C
3.文德尔班的《哲学史教程》说:“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 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 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 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 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利究竟基 于什么。”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 ( ) A.中断了古希腊的法制建设 B.促使了古希腊人个人意识觉醒 C.阻碍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 D.使得神学思想逐渐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