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风机盘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选择风机盘管?是按风量选还是按冷量选?还是其他?
/forum/detail5646448_1.html
A:这个问题有点复杂,按照书上的计算方法,是不包括的。
而实际上FCU的“理论实际”处理过程线的热湿比是包含了新风的。
不知道你能否明白?
但无论如何,上述都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FCU不能象组空一样根据计算应该的处理焓差而定做,FCU是定型的,也就是说焓湿图的作用仅是用来分析,而定量的话,你算的焓差也好,温差也好,FCU有可能达不到,或是超过你要的能力。
标准的FCU选择就是根据显热选择,全热校核。
这个绝对是标准。
B:这个问题已经捆扰好长时间了啊,问了不少人,时而清晰,时而又糊涂了啊,呵呵
A:显热选择绝对是标准的
Q:如此的话,风量如何计算?
A:算风量的意义不大,但是也可以,简单的来说:按照温差8度来根据显热计算风量.
不过各厂家的fcu的能力不一样,象比较特殊的,以清华同房为例是大风量小处理焓差的fcu,你用风量算就不准确了,还有约克,有2排,3排,4排的风盘,仅通过风量计算也是不准确的。
C:风机盘管为什么不是按全热来选?全热和显热可是相差比较大哦.
A:给你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例如某房间要求25度。
显热负荷:2016 全热负荷:2400
那么开利003,25度下,7度水,8l/min水,提供的显热:1870 全热:2450
你明白了吗?全热满足,但是显热不满足。
显热也就是降温的能力,显热不满足,也就是温度要高于25度。
在一般的民用建筑里,主要控制的是温度,而不是湿度,fcu电动阀不是也是根据温度控制吗?
所以fcu的选择首先要满足房间的显热要求。
Q:显热满足了,风量也要考虑呀,如何考虑风量和新风量
D:样本中的显热是对应标准工况下的显热,实际房间工况未必对应,而且盘管在湿工况条件下换热状态复杂。
严格的来讲,该画ID图来确定,才相对准确。
但实际上,采用风盘加新风的系统对应的设计标准是比较低的,也就是说温度浮动允许值较大,所以也就更加无法确保盘管工作在什么工况下,所以这点上我与无忧兄观点有差异,觉得应该根据全热来简单选择才相对准确些,当然房间负荷也要相应的用全热。
A:其实都一样,室内状态是变化的,表冷处理过程是变化的,负荷是变化的,所以说焓湿图分析也应该是个动态变化的。
但是,这真的很麻烦,如果再考虑新风的处理点的变化,你说你能画出准确的焓湿图吗???简单的来说,只能是明白个变化趋势。
E:通常的做法,新风负荷都单独由新风记住承担,所以在计算房间负荷时,不计算新风负荷。
大多数负荷计算软家,计算出来的都是全热(不知道那个软件计算时,把显热和全热分别列出来),对于一般的没有大量散湿的房间,比如客房、办公,其实全然和显热差的很小,完全可以按全热来选,但还是要考虑1.2的附加系数,以保证快的降温能力,及由于灰尘等的影响造成的效率的下降。
另顺便问一下,按显热选,全热校核时,是按高档冷量还是按中档冷量来选择盘管呢?
A:先回答一点,华电源的负荷计算是显热和全热分别列出来。
D:我是取中档风速
F:书上也是这么说,实际中很多人选高风速,我都顶不住啦
A:高速选是可以的,但应该考虑积尘,结垢等的修正系数。
中速选也是可以的,但就不要在考虑系数了。
显热选择绝对是个标准(而且理论也是最接近现实的),老美的(开利等样本上也有),而且张三老大也是这样认为的,且也已经再懒得说了。
关于fcu的选择问题,我有半本的数据分析和焓湿图分析。
这点我有十足的把握,如果是当面交流,我一定能将你说服,但是通过打字?我可能会累死。
实际上,fcu不论你怎么选择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选择的结果不会有差别,但是理论是很重要的。
再举个例子,20平米办公,某人估算120w/m2,总负荷:20*120=2400w,
他就对样本选了个fp5,或开利003。
可以肯定的说,这个结果在多数环境下没有错误,无论是用全热,还是显热算,也大概是这个结果。
但是,那个人的方法是绝对错的,先不说他是估算,不负责任,就说他的估算指标和样本就有问题:120w/m2是偏大的,且是包括新风负荷的。
样本是标况下的数据(27度下,与25或24的差别很大的)。
我想说的是选择正确并不一定理论也对,理论不对,根据经验选择的结果也不会一定就错。
对同一表冷而言,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和水温一定时,的确是变化的,主要是随着空气湿球温度的提高而增强去湿能力(幅度大),降低降温能力(幅度小),也就是全热量变大,显热减少。
对应焓湿图就是热湿比线变小。
如果你认为焓湿图是准确的,我只能说,那是一种理论而已,也是理想状态。
不论你的图画成什么样子,计算的风量是最不利(负荷计算下负荷)的理想计算风量,但是你能保证fcu是或是组空也行,它是按照你画的图那样处理空气吗?(仅仅是末端的两点,假定室内点是恒定的,你能确定出风点吗)对于不同的产品,你去看看,肯定不一样。
那好,如果你图画好了,这个厂家的fcu有可能提供的处理焓差要比你的小,也有可能要大。
你说你算的准确吗?
哎,真是头疼,选fcu这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这么难呢?刚算了个负荷计算,20平米,办公,4个人,显冷1044w,全冷1292w,湿负荷0.368kg/h。
120m3/h新风,画焓湿图fcu出风点:11.83度,90.14%,混合后的送风点15度,怎么选呀?任何厂家400m3/h的fcu的显冷,全冷都符合,但是根本无法保证相对湿度呀?:刚工作
·这就是你们的一个误区。
你选定了某个供应商某个规格的FCU后,真正要做的计算是选定该FCU条件下,针对你的全冷和显冷负荷,实际能够提供的室内环境(例如干球和湿球温度)是什么?如果你不满意,往什么方向调整?具体如何分别调整?这些调整带来的后果是什么?这些调整带来的后果那些是可以接受而那些是不可以接受的?:WCDMA
·您的意思是室内状态点不能先确定?:刚工作
·我的观点是,任意厂家400m3/h的fcu都不能满足我的相对湿度。
:刚工作
·显冷选择,全冷校核,这全冷校核有什么意义吗?在小热湿比下,fcu没有那个能力,就是加大型号全冷满足了,不是还有电动阀吗?就是没有电动阀,也是更低的室温,高的相对湿度。
:刚工作
·如果要求太高,就得二次加热:风乍起
·我的意思是全热校核没有意义:刚工作
·fcu本身就是个很一般的东西,满足一般要求,没人能用它来精确控制湿度。
:gwhgood ·我的意思是只要用显热来选fcu,全热校核没有意义。
对吗?:刚工作
·反过来说全热不满足要求说明用法不对。
:gwhgood
·“显热来选FCU规格,全热校核”是一个原则。
可以基本保证含常规一面及其以上外墙外窗的办公室和旅馆客房等场所的选择要求(可以简单地做一次或二次试算就选择完毕)。
这个原则对于室内湿负荷较大的场合也是适用的。
你别忘了你仅做了一个刚刚满足要求的FCU 规格的计算,比这个规格大的所有FCU都满足房间的显热和全热要求。
你要计算的东东还多着呢!:WCDMA
·俺相信,你的设计说明一定是如此写的:某办公室,夏季室内空气设计干球温度为24~28度,夏季室内空气设计相对湿度50~70%。
你在上面的计算中已经计算了你设定的室内环境条件下所有的组合?:WCDMA
·室内状态点是你选择设备完成后再做校核计算所得的结果,不是你预先设定的数值。
:WCDMA
·这个明白。
:刚工作
·请将你计算所得的FCU处理显冷负荷和全冷负荷、各个状态点参数都贴出来。
俺感觉你的理解有问题!请注意是FCU的处理显冷负荷和全冷负荷,而非房间显冷负荷和全冷负荷。
:WCDMA
·可能是,没考虑新风处理点。
:gwhgood
·明天贴个焓湿图,今天要回家了,谢谢各位。
:刚工作
·无需贴焓湿图,只要数据就可以供分析用!:WCDMA
·单位的人说让我多上上这来学习。
各位大侠好,问个老掉牙的问题,不要不理我哦?,通过以前的讨论,我知道选择fcu是根据显冷,再问两个细节问题,1.有书上说由于fcu积沉,结垢,应该放大1.1~1.2。
用考虑吗?2.fcu样本上在25度下有多种水量的选择,是否安照水温升接近5度的选择。
:刚工作
·1。
应该放大1.1~1.2一般在选择时就应该酌情考虑。
:WCDMA
·3G早!:?
·2.fcu样本上在25度下确实有多种水量的选择,但每种水量与显冷及全冷有对应关系。
:WCDMA
·谢谢你的回答。
:刚工作
·我想做个软件,能够选择fcu,把个厂家的参数输入进去,根据显冷选择,全冷校核,热量校核,我想把软件简单一下。
其实电动二通阀并不起调节水量作用,所以fcu的设计流量与实际运行流量是两回事,所以我只想取某温度下的一个水量的冷量为参数,您明白了吗,所以我温取水温升接近5度的是否合适。
谢谢.:刚工作
·设计的时候只能按设计流量来做,一般取5度温差。
:hyy3721
·理由?设计流量具体如何取?:WCDMA
·我的理由是系统水不是5度温差吗?hyy3721的设计流量应该是根据房间冷负荷和5度温差计算的。
:刚工作
·不考虑大温差水系统的设计,盘管进出水温差取5度可以与主机相匹配。
设计流量有取盘管流量和室内负荷计算的流量(均按5度温差),小弟倾向于后者。
:hyy3721
·呵呵,各位前辈都很谦虚啊,都是小弟,那我是什么了。
只能是晚辈了。
:刚工作
·hyy3721大侠您好,谢谢您的意见。
:刚工作
按风量或是按冷量选择末端?这是一个人们经常谈论的古老话题。
究其原因,我认为是目前大多数末端产品不能与工程设计需要相吻合所致,应该引起相关厂家重视。
无论那种选型方法,可能的结果如下:
1、冷量够而风量不够(常见现象),导致室内状态点向左上方偏移。
2、风量够而冷量不够(不多见),导致室内状态点向右上方偏移。
3、风量够而冷量过多(常见),导致室内状态点向左下方偏移。
4、冷量够而风量过多(不多见),导致室内状态点向右下方偏移。
只有当冷量、风量都同时基本符合设计需求时,才能保证室内设计参数如愿。
话又说回来,对于民用舒适性空调,谁会计较室内设计参数是否偏移?只要大概感觉舒适就OK了。
风机盘管一般应按中速风冷量选(一般的舒适性空调),如果精度要求高的场合,则要校核一下风量!
而新风机组一般按风量选型(满足卫生要求)然后校核冷量!
呵呵。
我做了那么多年,也遇到过这个问题。
其实风机盘管的选择很简单啊,一般设备资料上都有在各个工况下的参数,我按室内回风26摄氏度、冷冻水进水温度7摄氏度的工况下选择,现在看来还可以。
另外我不同意按负荷计算后在乘以1.2,一般的负荷指标就已经有一定的余量,在加大安全系数,整个系统的末端容量就太大了。
比较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