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幸福的权利优秀散文实用一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求幸福的权利优秀散文实用一篇
追求幸福的权利优秀散文 1
出乎我的意料,这位穿着整洁、谈吐得体的老大娘,居然是一位无家可归者。
她身边的一个小推车——我们上菜场用的那种——里,就是她的全部家当了。
她说自己63岁,她先生69岁,去年他们刚刚因为“负资产”而被银行强行收取和拍卖了惟一的房产,以至于无家可归。
除了有限的救济金之外,先生还是出去打工。
天暖的时候,两人就在街头住宿,或去好心的麦当劳餐厅捱一晚;天凉的时候,则会去亲戚家避避寒。
我没有主动问她艰难生活的细节,只是倾听而已。
在我看来,她正在试图展示生活的利刃拉出的一道伤疤,我的任何提问都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
而更令我吃惊的是,她居然猛批起政府的救济政策——不是责备政府救济少了,而是认为正是政府对某些人群的“无节制的帮助”,拉垮了美国经济。
她认为,政府根本就不应该接收外来的政治难民,因为这些难民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投机者;政府也根本就不应该救济所谓的失业者,因为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是懒虫和笨蛋。
当我目瞪口呆、结结巴巴地问她,如何看待自己眼下的处境
时,她很骄傲地回答说:这是美国,我们一定能重新获得我们失去的。
我真是感慨万千——自己都混成这个样了,依然批判本可让她个人得益更多的福利体系。
这样的`觉悟,完全脱离了本位主义,即便未必赞同她的观点,却不能不佩服她。
在美国周游时,我发现,与在澳洲和中国不同的是,我很少听到对所谓弱势群体的同情。
相反,我所接触的很多人,尤其是作为社会中坚的中产阶级人群,大多并不赞同政府扩大福利的趋向。
他们的逻辑很简单:在美国的体制下,给个人奋斗提供了很多机会,政府应该尽量不干预、少干预;过度发达的社会福利和救济体系,一方面会扩大政府的公权力,另一方面会增加吃大锅饭的懒汉和钻营的投机者——唐人街上一些边拿救济边干“现金活”而不纳税的人常被他们提起。
一位在金融界工作了二十多年、奋斗到了合伙人、执掌数十亿美元投资的华裔告诉我,在美国,除非受歧视、被压制,否则,单纯的所谓“生活艰难”并不能引起太多的同情,因为大多数人都经历过这个阶段,都是苦出来的。
苦,并不值得同情;机会被剥夺,才值得同情。
美国人爱强调的是,美__障的是“追求幸福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