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舒城中学2020年高二化学暑假作业(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天烃的含氧衍生物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有羟基的有机物称为醇B.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都是醛
C.苯酚俗称石炭酸,酸性比碳酸强 D.含高级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一般呈固态2.下列试剂不会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而变质的是( )
A.苯酚B.氢硫酸C.硫酸亚铁D.过氧化钠
3.某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5H10O,它能发生银镜反应和加成反应.若将它与H2加成,所得产物结构式可能是( )
A.(CH3)3COH B.(CH3CH2)2CHOH
C.CH3(CH2)3CH2OH D.CH3CH2C(CH3)2OH
4.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医用酒精是用淀粉类植物发酵经蒸馏制成,浓度通常是75%
B.福尔马林可浸制标本,利用了其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
C.“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D.绚丽缤纷的烟花中添加了含钾、钠、钙、铜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5.实验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
A.甲醛与甲酸甲酯B.1-戊烯与2-甲基-1-丙烯
C.1-丁醇与甲醚D.丙酸与甲酸乙酯
6.能与NaOH溶液、新制Cu(OH)2悬浊液、纯碱溶液、溴水、苯酚钠、甲醇都起反应的是( )
A.CH3COOH B.CH2═CHCOOH C.盐酸D.乙酸甲酯
7.下列各化合物中,能发生酯化、还原、加成、消去四种反应的是( ) A.CH3-CH=CH-CHO B.HOCH2-CH2-CH=CH-CHO C.CH3---CH3D.HOCH2--CH2-CHO
8.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苯、己烷、四氯化碳B.硝基苯、乙醇、乙酸
C.苯、乙醇、乙酸乙酯D.苯、乙醇、四氯化碳
9.根据CH2=CHCH2COOH的结构,它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
A.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B.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D.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10.葡萄糖在人体中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结构简式:。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乳酸能发生催化氧化、取代反应B.乳酸和葡萄糖所含官能团相同
C.乳酸能和碳酸氢钠、钠反应放出气体 D.乳酸和互为同分异构体11.若以溴乙烷为主要原料制备乙二酸,则经过的最佳途径反应顺序为( ) A.取代—消去—加成—氧化B.消去—加成—取代—氧化
C.消去—取代—加成—氧化D.取代—加成—氧化—消去
12.丙烯酸可与水反应生成乳酸,化学方程式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加成反应,没有副产物生成
B.可用Br2的CCl4溶液鉴别丙烯酸和乳酸
C.丙烯酸与乳酸都属于有机酸,两者不发生反应
D.l mol乳酸分别与足量Na、NaOH、NaHCO3反应,消耗三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2:1 13.有机物甲、乙、丙、丁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且也都只含有一种官能团。
实验证明,丁氧化可得丙,乙氧化可以得到丙或丁,甲水解得乙和丙。
假如用M表示物质的摩尔质量,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M(丙)>M(丁)>M(乙) B.M(丙)>M(乙)>M(丁)
2(丁)=M(乙)+ M(丙) C.M(甲)=M(乙)+ M(丙) D.M
14.下列十种物质:①苯甲酸②苯酚③乙酸④乙酸乙酯⑤ -羟基乙酸⑥甲醛
⑦溴水⑧NaOH溶液⑨钠⑩FeCl3溶液。
前五种物质中的一种能与后五种物质反应,
后五种物质中的一种能与前五种物质反应,这两种物质是( )
A.③⑧B.②⑧C.②⑦D.⑤⑨
15.2006年3月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说,英国食品标准局在对英国与法国贩售的芬达汽水、美年达橙汁等230种软饮料检测,发现含有高量的致癌化学物质——苯,报道指出汽水中如果同时含有苯甲酸钠(防腐剂,C6H5COONa)与维生素C(抗氧化剂,结构简式如图)可能会相互作用生成苯,苯与血癌(白血病)的形成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下列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
A.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C.维生素C在碱性溶液中能稳定存在D.维生素C可溶于水
16.化合物X()是一种医药中间体,下列有关化合物X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分子式为C10H9O4 B.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
C.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D.1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2molNaOH反应
17.通过下列实验比较①、②CH3CH2OH、③H—OH、④、
⑤。
五种物质中羟基上氢原子的活动性顺序。
在下表中填写实验现象
及实验结论。
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分别取上述五种物质的少量溶液或液体
______ ______ (1)
于试管中,各滴入几滴石蕊试液
分别取适量①、⑤的水溶液,各加入少
(2)
______ ______
NaHCO3固体
分别取少量②、③、④,各加入适量NaOH
(3)
______ ______
溶液,再通入足量CO2
(4)分别取少量②、③,各加入一小粒金属钠______ ______ 结论:上述五种物质中羟基上氢原子的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____(填序号)。
18.某化学课外小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查阅资料如下:
主反应: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副反应:2CH3CH2OH CH3CH2OCH2CH3(乙醚)+H2O
CH3CH2OH CH2=CH2↑+H2O
根据查得的资料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夹持装置忽略)制取纯净的乙酸乙酯。
步骤如下:
①在图1的三口烧瓶中加入3mL乙醇,边摇动边慢慢加入3mL浓硫酸,在分液漏斗中
装入3:2的乙醇和乙酸混合液。
②油浴加热三口烧瓶至一定温度,然后把分液漏斗中的混合液慢慢地滴入三口烧瓶里并
保持反应混合物在一定温度。
③反应一段时间后,向锥形瓶中缓慢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并不断摇动,分层后进行
分液。
④用饱和食盐水和氯化钙溶液洗涤酯层,再分液,在酯层加入干燥剂干燥得粗乙酸乙
酯。
⑤将粗乙酸乙酯转入图2的仪器A中,在水浴中加热,收集74~80℃的馏分即得纯净
的水果香味无色透明液体。
根掲题目要求回答:
(1)在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______;混合液加热前都要加入碎瓷片,作用是________。
(2)歩驟②中油浴加热保持的一定温度范围_____,原因是________。
(3)图2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冷凝管中冷水从______(填a或b)口进入。
(4)步骤③和④中都用到了分液操作,该操作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_____,在分液操作时,上下两层液体移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5)步骤④中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______(填字母)。
a.五氧化二磷
b.无水Na2SO4
c.碱石灰
19.已知1-丁烯A发生如下反应,F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种吸收峰,
(1)反应类型A→D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①A→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E→F___________________。
(3)由A的官能团位置异构的同分异构体G生成1,4-丁二醇需______步,请写出最后一步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有机化学反应因反应条件不同,可生成不同的有机产品。
例如:
(X为卤素原子)
工业上利用上述信息,按下列路线合成结构简式为的物质,该物质是一种香料。
请根据上述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③、⑤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有机物写结构简式,并注明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__;
(4)这种香料具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某些物质有下列特征:①其水溶液遇FeCl3溶液呈紫色、②分子中有苯环,且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
写出符合上述条件的物质
可能的结构简式(只写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化合物I可用于某种高分子的接枝,其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H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
(5)芳香化合物W是E的同分异构体,W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面积比为1︰1︰2︰6,写出一种符合要求的W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6)尼泊金丙酯(HO--COOCH2 CH2 CH3)用作食品、化品、饲料等的防腐剂,设计由对甲苯酚和1-丙醇为起始原料制备尼泊金丙酯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试剂任用)。
第6天烃的含氧衍生物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D C C A B B D 题号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B B B B C B 17.(1)①、⑤变红,其余不变红①、⑤羧基氢原子比其他羧基上的氢原子活泼(2)①有气泡,⑤无现象①比⑤羧基上的氢原子活泼
(3)④澄清,通CO2变浑浊;②、③无现象④比②、③羧基上的氢原子活泼
(4)②中Na沉于液面下,缓慢产生气体;③中Na浮在液面上,快速产生气体③比②羧基上的氢原子活泼①>⑤>④>③>②
18.(1)催化剂、吸水剂防止暴沸
(2)120—125℃温度过低,酯化反应不完全;温度过高,易发生醇脱水和氧化等副反应(3)蒸馏烧瓶 b (4)分液漏斗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5) b
19.(1)加聚反应
(2)①
②
③
(3)5 步
20(1)
(2)加成消去水解或取代
(3)
(4)或或
或
21.(1)间二甲苯(或1,3-二甲苯)
(2)取代反应
(3)C14H14O4
(4)酯基和醚键
(5)或或
或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