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5:2.2.1 氯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氯气
一、教材分析
“氯气的性质”是《新课标》中必修课程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的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通过学习,可以建立基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和原子结构预测和检验物质性质的认知模型。

为下一课时发展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提高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社会价值认知水平,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做好铺垫。

与旧人教版相比,新人教版在知识点设置及呈现顺序方面变化不大,但在许多地方做了优化,如:增加了验证次氯酸光照分解产物的数字化实验,增加了存储氯气的钢瓶图片和氯气中毒的症状资料卡片。

使得本节课的教学有了更丰富的素材,对探究氯水的性质有了更先进更有说服力的依据。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金属在氧气中燃烧,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结构。

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一章也刚刚学习过物质的分类和转化,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在能力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因此,本节课教学实验比较多,有必要让学生全面地描述实验现象;教材首次提出数字化实验,很多学校都没有开设此类实验,学生第一次接触,有必要带领学生分析图像进行理解。

三、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新闻归纳氯气的物理性质,通过氯原子结构预测氯气的主要化学性质并用实验加以验证,培养学生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2.通过探究新制氯水的成分,发展学生宏微结合、证据推理、科学探究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3.在价类二维图上总结氯气的化学性质,形成基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和原子结构对物质性质进行预测和检验的认知模型。

【评价目标】
1.通过探究新制氯水的成分,发展学生物质性质实验探究设计的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 2.通过对氯气泄漏处理方案的讨论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鼓励水平,系统水平)及其对化学价值的认知水平(学科价值视角、社会价值视角、学科和社会价值视角)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
结构决定性质,宏微结合的化学核心素养
非金属价类二维图的学习模型
2.教学难点:新制氯水的成分探究。

五、教学方法
1.观察法、归纳法(氯气的物理性质)
2.实验法(氯气的化学性质)
3.探究法(氯水成分的探究)
六、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一则新闻让学生归纳出氯气的物理性质。

强化结构决定性质,分析原子结构,预测氯气的化学性质-----强氧化性。

再类比氧气的化学性质预测氯气既能跟金属单质反应又能跟非金属单质反应,用实验加以验证。

再来探究氯水的成分,证明氯气跟水也可以反应。

最后用价类二维图总结氯气的化学性质。

七、教学流程
八、教学过程
氯气
十、课堂测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鼻子对着盛有氯气的瓶口闻氯气的气味
B .实验室里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氯气
C .贮氯罐意外泄漏,应沿逆风方向疏散群众
D .氯气车间液氯泄漏时,应弯腰逃离氯气泄漏区域 2.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单质间化合直接制取的是( ) A .FeCl 3 B .
CuCl 2 C .HCl D .FeCl 2 3.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新制氯水中的微粒只含Cl 2和H 2O B .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 .光照新制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 2
D .新制氯水在密闭无色玻璃瓶中放置数天后酸性将减弱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燃烧一定伴有发光现象
B.燃烧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D.燃烧一定会放出热量
5.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因而具有多重性质。

根据氯水分别与如图四种物质发生的反应填空(a、b、c、d重合部分代表物质间反应,且氯水足量)。

(1)能证明氯水具有漂白性的是________ (填“a”“b”“c”或“d”)
(2)c过程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3)b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a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