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花荡中学2014-2015年度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试题 2015.1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浏览(liú) 脸颊(xiá) 颓唐(tuí) 情不自禁(jīn)
B.徘徊(huái) 裨益(bì) 腼腆(diǎn) 茅塞顿开(sè)
C.沉淀(diàn) 哺育(bǔ) 干涸(hé) 锲而不舍(qiè)
D.憎恶(zēnɡ) 迸发(bìnɡ) 惩罚(chénɡ) 不屈不挠(náo)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读苏轼的词,往往会读到乐观、豪迈、旷达……等情感。
B.“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C.这只是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
次,竟百看不厌。
D.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够走通,但我仍然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醉驾者如果在一起起车祸面前还无动于衷的话,无疑会成为非常危险的人物。
B.5月22日新疆再次发生的暴恐案真是危言耸听,导致无辜市民死伤,
激起了国际社会对暴徒的强烈谴责。
C.传递青春正能量的“校园小雷锋”特木钦的事迹传开以后,社会上
掀起了强烈的轩然大波。
D.柏林爱乐乐团演出贝多芬的交响乐作品,气势磅礴,乐音沸沸扬
扬。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
的美好。
B.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了解和研
究传统文化。
C.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诵读经典,让书香飘满我们的生活。
D.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作品不仅表现
手法自由活泼,而且思想感情丰富细腻。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这篇抒情散文抓住济南的冬天“温晴”的
特点,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
情。
B.《幼时记趣》选自清代沈复的《浮生六记》,文章围绕“记趣”这
一中心,依次描述了童年时代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的趣事,
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
C.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散文诗《蔚蓝的王国》生动地描写了大
海的形象,赞美了美好的青春,讴歌了美好的爱情,表达了岁月已逝的
人生感叹。
D.沈从文的小说《端午日》描写了茶峒人穿新衣、画王字、吃鱼肉、
赛龙舟、赶鸭子等系列活动,展现了淳朴的民风,表现了奋发向上、合
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6.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4分)
阳光是天空zhàn放的花朵,她的芬芳没法用语言来形容;阳光是天
空挥sǎ的情怀,她的浪漫没有文字可以描述;阳光是天空的舞姿,她的
精彩没有谁能与之媲美。
大海是她美丽的女儿,大地是她温顺的儿子,
在她温暖的怀抱,我们mù浴着无私和大爱。
比无私更高的叫无欲,比大
爱更大的叫慈悲。
这二者,阳光可以当之无kuì。
7.默写(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
(9分)(1) ,不亦乐乎?(《论语》)(2)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3)稻花香里说丰年, 。
(辛弃疾《西江月》)(4)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
十八员外》)(5) ,隐天蔽日。
(郦道元《三峡》)(6)晴空一鹤排云上, 。
(刘禹锡《秋词》)(7)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8)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形象表现了破山寺后禅院幽静的诗句是: , 。
8.综合实践与探究。
(7分)
【活动一】读名著、晓情节(2分)
汤姆在法庭上站出来作证,指出________________才是杀害鲁宾逊医生
的凶手,被冤枉的_____________最后被无罪释放。
但凶手却逃走了。
(填人物名)
【活动二】赏名著、析人物(2分)
从上述情节可以看出汤姆是一个 、
的人。
【活动三】品名著、巧实践(3分)
汤姆从法庭出来后,作为《少年报》记者的你准备采访一下他,请结合
该情节设计一个采访问题,并请代为汤姆作出回答。
你的采访提问: 汤姆的回答: 二、阅读理解(52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9~10题。
(6分)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9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表现手法精妙,描写精彩,试作
简要赏析。
(3分)
10 .尾联中作者为什么而流泪?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16分)
【甲】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
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
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
牍掷地。
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
乃悟,卒用其人。
(《宋史·赵普传》)
【乙】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
普坚以为请,太祖怒
曰:“朕固不为迁官。
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①功,
古今通道也。
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
之。
”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
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
竟得俞允。
(《宋史·赵普传》)
【注】①酬:酬谢。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4分)
⑴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 ⑵碎裂奏牍掷地 ( )
⑶太祖素恶其人 ( ) ⑷久之不去 ( )
12.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虽多忌克 虽乘奔御风
B. 普立于宫门
于土墙凹凸处
C.岂得以喜怒专之 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D. 跪而拾之以归
而剑不行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6分)
⑴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⑵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⑶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
14.阅读甲乙两文说说赵普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
(12分)
夏
梁衡
①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②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
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
色长墙。
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
声的长鸣。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
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
麦子的香味。
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
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到了。
③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④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
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⑤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
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我却要大声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15.通读全文,说说作者笔下的“夏”有哪些特点。
(3分)
16.文中说,“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
17.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3分)
18.正如作者所说,“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有闲情逸致的人”不喜欢夏天“紧张的旋律”。
阅读下面文段,说说该文段与《夏》一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4分)
夏夜
他靠纱窗望出去.满天的星又密又忙,它们声息全无,而看来只觉
得天上热闹。
一梳月亮像形容未长成的女孩子,但见人已不羞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新刻露,渐渐可烘衬夜景。
小园草地里的小虫琐琐屑屑地在夜谈。
不知哪里的蛙群齐心协力地干号,像声浪给火煮得发沸。
几星萤火优游来去,不像飞行,像在厚密的空气里漂浮,月光不到的阴黑处,一点萤火忽明,像夏夜的一只微绿的小眼晴。
(节选自钱钟书《围城》)
(四)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
(18分)
爱的距离你从来都不知道
安宁
①那一年我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我一起北上打工。
②我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也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
我只从父亲口中,知道他在一个新开发的工地上,做风餐露宿的民工,每个月领了钱,便会定时打到我卡上。
我也曾想过去找他,像别的同学那样,领着他到学校四处转转,哪怕,只是在食堂里吃一顿简单的饭。
但北京那么大,去任何一个地方,似乎都需要在公交地铁上辗转换乘,我想,或许他们彼此,在北京很难会有见面的机会。
③我知道自己心里,其实并不希望父亲能来看我。
我羡慕常能收到父母包裹或是电话的舍友,看她们故意大惊小叫地在我面前,将漂亮的衣服、好吃的特产,孔雀开屏一样地展示给我;或者听她们在电话里,温柔地朝父母撒娇,声音如一朵花儿,看似羞涩无比,却是拿最耀眼的色彩,刺伤了我的眼睛。
她们与父母家人远隔千里.却如同近在咫尺;而我与父亲,明明都同在北京,却似远隔天涯。
常有舍友在挂掉电话后,装作漫不经心地问我,你的父母何时会来看你?我总是模棱两可地回答说,他们忙呢。
④这也是父亲曾给过我的理由。
他来到北京,只主动给我打过一次电话,听得出是在嘈杂的工地上,借了别人的手机,只匆匆地说,很忙,记得照顾好自己,我会每月给你寄钱。
我还没有来得及问问父亲的情况,便听见那边有人喊:“55秒了,快挂!”之后电话那端,便只
线里鲜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锐的刀子,瞬间插入我的身体。
⑤我一直以为,在北京各个工地间辗转的父亲,除非回家,与我再不会有相见的机会。
但我没有想到,却以那样难堪的方式,看到父亲。
⑥那是学校社团组织的一次电影展,我的舍友临时有事,让我在门口,帮忙发放“意见反馈表”,并照顾嘉宾。
就在所有的票都发完,嘉宾也一一列席,我打算回自己座位上时,门口突然传来一阵争吵。
我随着看热闹的人走过去,见门卫正把一个明显是民工的男人死劲往外推,男人硬是不动。
周围一群同样衣着斑驳的民工一哄而上,与门卫理论,一片混乱中,我渐渐弄清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这群在学校建筑工地的民工,听说晚上礼堂里有免费电影,便纷纷涌了过来;被推出的那个民工,假说找女儿,试图混进去。
门卫识破他们的伎俩,几番争执,便有了我看到的那一幕。
⑦礼堂里的灯渐次熄灭下去,我转身要走,背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我就是要找我女儿,她叫陈叶,学外语的。
”我一下子怔住了。
那一刻,我似乎被一根针给定住了,想要挪动脚步,却发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
而且,愈是挣扎着想要逃脱,心底的疼痛,就来得愈是剧烈。
最终,我没有回头,迅速走开。
⑵当所有的灯熄灭,电影在黑暗中开始时,泪水,终于哗哗地流下来。
⑧真没有想到,父亲原来距离我如此近,近到不过是几百米,便可以从那片喧嚣的工地,走到我的宿舍;近到我每天从五楼的教室里,透过窗户,便能够看到不远处的脚手架上,蚂蚁一样忙碌的民工;近到我每天打饭,若是绕一段路,就会看到工地上,在初春的风沙里,坐在钢筋水泥上,埋头吃饭的那群劳作者。
⑨可是,父亲却从来没有来找过我,直到那天晚上,他喝了点酒,又被保安欺负,在一群民工的怂恿下,终于在礼堂门口喊出了我的名字。
⑩我与父亲,都是没有勇气的人……只是,我的怯懦,是因为卑微;而父亲的躲闪,则是源自对我,最深的爱。
(选自《2013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改)
19.根据小说的情节,以陈叶为陈述对象,完成下面的表格。
(4分)情节地点主要事件
开端北京陈叶与父亲同在北京却从未见面
发展话吧
高潮礼堂
20.联系上下文,赏析划线句子的佳妙之处。
(6分)
⑴那视线里鲜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锐的刀子,瞬间插入我的身体。
⑵当所有的灯熄灭,电影在黑暗中开始时,泪水,终于哗哗地流下来。
21.小说中父亲有哪些“躲闪”的行为?“躲闪”一词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内心世界?(4分)
22.这次父亲出现之后,女儿会不会主动去见父亲?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由。
(4分)
三、作文(60分+3分)
23. 寒暑易节,岁月的河床上留下你许许多多的回忆;冬去春来,时光的隧道中印有你许许多多的激动。
这令你难忘、引你思考、催你进步的一切,不正可以留下美好的回味吗?
请以“我与相伴的日子”为题,选取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一段时光,补充完整作文题,完成这篇作文。
也许你有的印象别人没有,那么,请写出自己的特色来;也许你和别人有着共同的印象,那么就力争写得更有新意。
不少于600字。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七年级语文答题纸 2015.1
1、 积累运用(35分)
题号及分值
1(3
分)
2(3
分)
3(3
分)
4(3
分)
5(3
分)
选项
7.默写(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
(9分)
(1) ,不亦乐乎?(《论语》)
(2)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
(3)稻花香里说丰年, 。
(辛弃疾《西江月》)
(4)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 ,隐天蔽日。
(郦道元《三峡》)
(6)晴空一鹤排云上, 。
(刘禹锡《秋
词》)
(7)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
下》)
(8) , 。
8.综合实践与探究。
(7分)
【活动一】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填人物名)(2
分)
【活动二】汤姆是一个 、
的人。
(2分)
【活动三】(3分)
你的采访问题: 汤姆的回答:
二、阅读理解(52分)
9 .(3分)
10 .(3分)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4分)
⑴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 ⑵碎裂奏牍掷地 ( )
⑶太祖素恶其人 ( ) ⑷久之不去 ( )
12.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6分)
⑴
⑵
⑶ 14.阅读甲乙两文说说赵普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15.通读全文,说说作者笔下的“夏”有哪些特点。
(3分)
16.文中说,“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
17.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3分)
18.阅读下面文段,说说该文段与《夏》一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4分)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七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2015.1.
1、 积累运用(35分)
1. C(3分)脸颊(xiá)应为jiá腼腆(diǎn)应为tiǎn迸发(bìnɡ)应为bènɡ
2. D(3分)A……与“等”重复B局部引用,逗号应该在下引号的后面C 概数三、四之间的顿号应该删去。
3. A(3分)B“危言耸听”应为“骇人听闻”。
C“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多指不好的影响。
D“沸沸扬扬”形容议论纷纷,不可以形容乐音。
4. B(3分)A缺主语,应删去“使”字。
C成分残缺,在经典后加“的习惯”。
D“的原因”与“是因为”重复累赘,应删去“的原因”。
5. C(3分)作家张冠李戴,“列夫·托尔斯泰”应改为“屠格涅夫”。
6.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
(书写正确4分)
绽洒沐愧
7.默写(每空一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9分)
(1)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论语》)
(2)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苏轼《水调歌头》)
(3)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
(辛弃疾《西江月》)
(4)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郦道元《三峡》)
(6)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
(刘禹锡《秋词》)
(7)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8)万籁此俱寂 , 但余钟磬音 。
8.综合实践与探究(7分)
【活动一】(2分)印第安人乔、穆(莫)夫·波特
【活动二】(2分)勇敢、富有正义感
【活动三】(3分)
采访提问:汤姆,是什么力量促使你当庭指证印第安人乔杀人?(2
分)
汤姆回答:是正义(良心、法律、道德等)的力量促使我这样做。
(1
分)
(以上仅为答案示例,其他合乎情理者亦可。
若设问简单,回答笼统,
酌情给分。
)
二、阅读理解(52分)
9.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或运用夸张的
修辞手法,或既是实写又寓想象)(1分),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
的壮阔与浩淼的特点(2分)。
10.作者想到处在战火中的国家,想到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而流泪(答
出一点即得1分),诗句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共16分)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4分)
⑴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 曾经 ) ⑵碎裂奏牍掷地 ( 把……撕
碎、使……碎裂)
⑶太祖素恶其人( 一向、平时) ⑷久之不去 ( 离开
)
12.B(3分)A虽然、即使C因为、把D表修饰、表转折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6分)
⑴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太祖这才明白(清醒),最终任用了这个人。
⑵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了山林的倒影。
⑶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
刑罚是用来惩治恶人的,奖赏是用来酬谢功臣的,这是从古到今通用的道理。
14.赵普是一个刚毅果断(严肃刚正)、坚定执着、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一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
(共12分)
15.紧张、热烈、急促(3分)
16. 夏天的农民是忙碌而辛劳的。
他们既要忙于收割,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所以说,夏,“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意思相近即可)(2分)
17.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棉苗、高粱、玉米、瓜秧旺盛的生命活力(1分),表现了作者对夏天喜爱和赞美之情(1分)。
18.《夏》作者借“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意在赞美劳动,赞美辛勤劳作的农民;(2分)《夏夜》则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作者对宁静且充满活力(1分)的夏夜的喜爱与赞美(1分)之情。
(2分)(共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
(共18分)
19.发展:陈叶与父亲通电话遭话吧老板白眼(歧视)(2分)。
高潮:陈叶在礼堂看见父亲却不敢相认(2分)。
20.(1)该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描写出陈叶遭话吧老板白眼后,自尊心受到打击后的极端痛苦的心境(1分),也为下文在礼堂看见父亲却不敢相认作铺垫(1分)。
(3分)
(2)该句运用细节描写(1分),形象生动地刻画出陈叶逃离父亲后的自责和愧疚的感情(2分)。
(3分)
21.“躲闪”的行为:(1)父亲就在女儿所在学校的工地上打工,却要用汇款方式给女儿寄钱;(2)可以直接与女儿交流,却选择打电话的方式;(3)选择距离女儿最近的地方打工,但又不敢与女儿见面;(4)父亲特意在夜晚出现在校园,怕被女儿认出。
(行为答对任一点1分,答对任两点2分)
“躲闪”的内涵:反映了父亲为了维护女儿的尊严却又割舍不掉对女儿的关爱的复杂内心世界。
(2分)
22.“会”
(1)女儿明白父亲为供养自己读书而辛勤劳作,内心感激父亲,所以会主动去见父亲;
(2)女儿想了解父亲的情况,牵挂父亲,所以会主动去见父亲;
(3)未能在公众场合与父亲相见,女儿感到深深的自责,所以会主动去见父亲。
作出判断得1分,答出任意两点得满分,共4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
分。
或者“不会”
(1)从害怕舍友知道她父亲地位卑微,可知她爱慕虚荣,所以不会主动去见父亲;
(2)“话吧”老板的眼神都让她觉得疼痛,可知她敏感而自卑,所以不会主动去找父亲;
(3)面对父亲在电影院的尴尬处境,她都选择了逃避,所以不会再去主动找父亲。
作出判断得1分,答出任意两点得满分,共4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三、作文(60分+3分)
作文阅卷依据中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