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教师绩效评分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教师绩效评分中的应用*
崔红芳
(衡水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摘 要】绩效评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关系整个企业的人员流动、薪酬定制等其他职能。
文章阐述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在绩效评分中的应用以及可操作性,为教师绩效等级的划分提供了一个非常公平、公正、有价值意义的参考工具。
【关键词】绩效评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评判矩阵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5699(2020)03-0175-02
基金项目:2018—2019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8GJJG570)
作者简介:崔红芳,女,河北衡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最优化理论。
模糊数学的诞生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创始人是一位美国具有高等学历的自动控制科研工作者扎德教授。
“模糊集合”的首次出现是在扎德教授当初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中,同时也建立了与之相对应的模糊集合论,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入另一个新的概念“隶属函数”。
在当下社会中,绩效其实是对于一个人的工作岗位而言的,是对工作岗位职责考核的一个实质性依据,即员工对工作完成的结果、工作性质及履行职务的结果。
采用定量化和定性分析两种方法在一定的作用下得到结果,其结果就是绩效评分,然后运用到数学模型,将绩效评分的主观因素全方位量化。
1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在实际问题中,遇到因素很多而权重分配又比较均衡的情况时,可采用多层次模型,经常建立的是二级层次的模型。
建立二级模型的步骤如下:
(1)将因素分成若干组。
(2)设评判
集,对第二级因素集
的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评判。
(3)对第一级因素集
作综合评判。
设
的权重为,总评判矩阵为,按一级模糊算子计算,得综合评判为。
2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应用
现如今教师评价的主要功能以奖优罚劣、鉴定分等为主。
对某市的华英小学所有教师的某一学期的绩效进行综合评判分等,这里随机选取1位教师为例,以该教师的出勤率、工作计划、政治业务、学生出勤、课前准备、教案、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掌握教材能力9个业绩评价因素为,等级分为优、良、中等、差。
由于因素较多,权重分配较均匀,宜采用二级模型。
由该校相关领导、各科室组长共四人用投票或打分方法,得到评分表和考核层次表(见表1、表2)。
表1 评分表
因素
四名评委因素四名评委1
2
3
4
1
2
3
4
出勤率0.510.210.330.14教案
0.390.430.190.2工作计划0.360.30.190.19组织管理能力0.430.350.220.4政治业务0.440.270.250.26沟通协调能力0.330.360.30.5学生出勤0.380.140.360.3掌握教材能力0.210.230.320.49课前准备0.220.250.330.25
求解步骤:
(1)将因素
集
分为3组,
即。
(2)设评判集为。
对
中的每个因素都进行单因素评判,请该校各层领导和各科室组长用投票(或打分)的方法,得到相应单因素评判矩阵。
对于第二级不同的因素集
有,以日
常工作为主的教师给出权重,单因素评判矩阵为
,作一级综合评判,用模型
计算
过程,即
得出。
当,以教学工作为主的教师给出权重,单因素评判矩阵为
,
作一级综合评判,用模型计算过程,即
得出。
当,以教师能力为主的教师给出权重,单因素评判矩阵为
,作
一级综合评判,用模型计算过程,即
得出。
(3)对第一级因素集,设权重为
,
令总单因素评判矩阵为,作二级综合
评判,用模型
计算过程,即 (下转第181页)
表2 考核层次表
华英小学绩效评分考核类别A
日常工作B 1出勤率C 11工作计划性C 12政治业务C 13
教学工作B 2
学生出勤C 21
课前准备C 22
教案C 23
教师能力素养B 3组织管理能力C 31沟通协调能力C 32掌握教材能力C 33
系,更新教学理念,拓宽教学视野,做一名智慧型的良师,做一名学生的诤友,给予学生多方面的指导。
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较强,很多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并且共同参与教育活动当中。
(4)坚持心中有学生。
共产党人追求“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师也应当重视人本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做到仁爱与关怀,平等对待不同家境、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做到一视同仁,不搞差异化对待。
重点关心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用阳光的一面感染学生,用耐心与爱心呵护学生不断成长。
3 新时代下中国梦的引领
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变,但不变的是其中蕴含的爱国热情,教师不仅要把握住时代变革下的机会,与时俱进,还应当正确把握爱国热情。
经济建设、政治改革、科技创新能够让中国更强大,而文化建设与教育工作是大国崛起的催化剂,当代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使命,以“中国梦”为指引,以中华民族的复兴为己任,唤醒每位青年教师的深沉的爱国热情,脚踏实地,锐意创新,做好本职教学科研工作,让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更具时代特色。
教师职业道德不仅仅局限于道德伦理层面,也包括不同级别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综上所述,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有序发展,新时代背景下对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师风建设工作提出了不小的要求,从立德树人的渊源与当代要求,到争做四有教师的理想信念内化,再到中国梦的爱国热情引领。
做好教师职业道德师风建设工作,建立一支不仅技能过硬、道德高尚,而且充满理想信念与斗志的教师队伍,相信未来的中国教育的步伐就会越来越坚实,大踏步向前,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杜时忠,倪峥.论师德建设的“转向”[J].中小学德育,2019(12):
35-39.
[2]严运锦.新时代师德建设的反思与重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35
(10):70-73.
[3]祁珍珍.关于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J].内江科技,2019,40(9):
133-134.
[4]习近平.立德树人为民族复兴提供人才支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
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Z].
[5]沈泉涌.崇高的理想信念: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J].南
方论刊,2005(3):22-24.
(上接第155页)基础知识利用已有的慕课资源,而重难点内容可根据教师的授课计划和方案添加,以线下差异化教学的方式弥补线上慕课的不足。
(3)基于慕课平台资源搭建虚拟大学,提升高校师资水平。
2019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范海林表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即将由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迈入普及化阶段。
高等教育的普及利国利民,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也是众多高校亟待思考的问题。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如高校能将虚拟慕课平台的资源纳入学生学分获取的途径,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高质量的课程,这将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众多高校大多以选修课的形式认可在线教学方法资源,是否能够实现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基础课程学分的获得,未来也将纳入慕课范畴。
(4)基于OBE慕课课程体系设计。
OBE指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BE教学体系设计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通过预先设定学习产出,然后基于学习产出来组织教学内容、考核和评价方式设计。
OBE导向的慕课教学体系设计要求在进行在线课程设计时,首先要将教学目标以能力目标的形式设定,然后基于能力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
5 结论
网络技术和慕课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了学习的个性化、自由化。
慕课从2013年引入我国至今,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积累了一批优质的在线平台和课程,为“互联网+”教学改革注入了活力,但是我国高校慕课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如平台众多、过程和考核激励、内容适应性等问题。
未来,我国慕课的发展将朝着大平台整合、线上线下结合、虚拟大学模式、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等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秦鸿.MOOCs的兴起及图书馆的角色[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40(2):
19-26.
[2]张鸷远.“慕课”(MOOCs)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6(2):116-121.
[3]姜波.OBE: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3(3):35-37.
(上接第175页)
得。
按最大隶属度原则可知,此教师的等级为优。
3 结论
以上结果是与实际相符的,按照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该校教师进行绩效综合评判处理时,充分利用了综合评判带来的所有信息,从而避免信息的丢失、单一、叠加处理、遗漏等实际问题。
总之,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简单、实用、对多因素且模糊性的问题有良好的适用性等特点使其在各领域都占有一席之地,其在人文、自然、科学、工业、农业、生活等领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以此来更好地鼓励对数学常识和理论有一定基础的人意识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益处。
参考文献:
[1]谢季坚,刘承平.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第三版)[M].武汉:华
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2]李璇.基于多层次模糊评判的政法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
[D].北京:北方工业大学,2011.
[3]邹旭美.基于模糊理论的网络营销绩效评价研究[D].南昌:江西财
经大学,2012.
[4]李三波.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评价中的应用
[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2,29(7):91-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