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质量及负面情绪的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质量及负面情绪的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质量及负面情绪的
影响。

方法:选择7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35例,对照
组采用一般血液透析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
理质量评分、护理前后负面情绪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特级
和一级护理质量、急救物品和物品质量、消毒隔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护理前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评分低于对
照组(P<0.05)。

结论:心理干预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中的应用,可以
大幅度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值得应用。

关键词:心理干预;尿毒症;血液透析;护理质量;负面情绪
尿毒症是在原有慢性肾脏病的基础上逐渐出现了肾功能衰竭,直至肾功能不
能满足人体基本的代谢需要,因此,尿毒症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病症,而是晚期肾
脏病的集中症状表现[1-2]。

该病治疗难度极大,血液透析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为
保障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需在心理层面满足患者的护理需要,改善其负面情绪,据此,本次研究选择7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探究心理干预的实际应用
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70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以随机法分组,各35例,选取
时间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观察组男性、女性分别为20例、15例,年龄
在55~70(63.63±5.33)岁;对照组男性、女性分别为18例、17例,年龄在
53~71(63.25±5.42)岁。

一般资料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签署知情同意书;②病历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精神、认知
障碍;②生命预期无法完成试验。

1.2方法
对照组行一般血液透析期护理:叮嘱患者注意事项,检查仪器参数是否正常,按要求设定合适的温湿度,密切监测患者生化指标,预防并发症。

观察组行一般血液透析期护理(参照对照组)联合心理干预:(1)心理疏导:科学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中尊重、理解患者,学会换位思考,改变“等”的方式,主动为患者提供心理服务,以情绪干预、注意力转移、安慰支持
等方式强化其治疗信心,提高心理抗压能力;(2)家属陪伴:充分注重家属的
心理护理作用,在护理中指导家属学习血液透析过程,并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疼痛、并发症、负面情绪等进行说明,指导其学习心理疏导方法,在治疗的关键时刻可
以陪同患者一起完成,从而提高其心理安全感和幸福感。

1.3观察指标
①护理质量评分:从基础护理质量、特级和一级护理质量、急救物品和物品
质量、消毒隔离质量几个方面进行评分,各项满分100分,分值和护理质量水平
正相关;②护理前后负面情绪评分:采用SCL-90表,取其中焦虑、抑郁、恐惧
三项进行评分,各项分值1-5分,分值和情绪表现正相关。

1.4统计学方法
SPSS25.0版软件处理数据。

2结果
2.1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特级和一级护理质量、急救物品和物品质量、
消毒隔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护理质量评分(±s,分)
组别


基础护
理质量评分
特级和
一级护理质
量评分
急救物
品和物品质
量评分
消毒隔
离质量评分
观察组
3
5
84.07±
5.28
84.52±
5.86
85.53±
5.82
87.55±
5.86
对照组
3
5
73.20±
5.80
75.81±
5.78
75.71±
5.74
77.32±
5.44
t-8.1990 6.26047.10717.5691
P-0.00000.00000.00000.0000
2.2护理前后负面情绪评分
护理前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护理前后负面情绪评分(±s,分)
组别例

焦虑评

抑郁评

恐惧评

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
观察
组3
5
3.72±
0.19
1.36±
0.27
3.34±
0.29
1.56±
0.18
3.27±
0.15
1.55±
0.13
对照
组3
5
3.76±
0.16
1.88±
0.21
3.36±
0.31
2.18±
0.16
3.24±
0.14
2.47±
0.21
t -0.95278.99380.278715.230
4
0.865022.037
2
P-0.34410.00000.78130.00000.39010.0000 3讨论
尿毒症是一类临床高危疾病,具有治疗难度大、致死率高的特点,血液透析
是目前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绝大多数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易
发多种并发症,疼痛折磨、治疗压力所带来的影响使其心理状态越来越差[3]。

一般血液透析期护理缺乏对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作用,故实际应用价值不高。

相关专家研究指出,在一般血液透析期护理方案上加入心理干预方案,是临床护
理的必然选择。

心理护理是一类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为核心的现代化护理模式,
充分注重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调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①护理人员需在护理过
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给予其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支持,从而强化其治疗信心;
②护理人员需十分注重家属的护理作用,通过家属给予患者亲情安慰,可提高其
安全感和幸福感[4-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特级和一级护理质量、急救
物品和物品质量、消毒隔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时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
抑郁、恐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尿毒症血液透析者行心理干预,可提高护理质量,改善负面情
绪,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韩枫,李爱梅,朱雪艳.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22,17(19):114-116.
[2]付丽燕.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28):21-24.
[3]何惠霞,张玉娴,李林.生活希望计划护理方案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9):88-91.
[4]包晓坤.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的效果探索[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24):11-14.
[5]张晶晶.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21):45-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