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以播州区泮水镇永定村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家论坛
浅谈抓党建促脱贫攻坚
——以播州区泮水镇永定村为例
符开玉
贵州遵义播州区委党校
摘要:当前,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工作正处于决战阶段,为确保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把农村党建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狠抓农村党建,提升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精准扶贫的强大动力,精准发力、精准施策,有力地促进脱贫攻坚进程。

关键词:党建;脱贫
一、选准干部,当好参谋助手“去官气”
把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推进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建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关键作用,着力扶出好班子、好思路、好机制、好作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当前解决脱贫攻坚带领群众致富的重要经验。

切实把“精兵强将”选派到基层磨砺锻造;抓好选举,选好干部、选优干部、选实干部。

上选工作踏实为人清廉,在平常工作中以身示范党员模范,能切实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好干部。

下派,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工作精干了解基层工作,热爱农村工作;有较强工作能力,敢于担当,让精明能干的优秀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作用。

到基层服务,不论什么位置,什么职务,都应端正作风“去官气”,下基层不是“走秀”和“镀金”,要扑下身子、放下架子,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当好村支两委参谋助手。

说话做事要有乡土气,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才能融入群众开展工作。

二、抓准“贫源”,田间地头“接地气”
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主动走家串户,说农家话、摆农门阵、吃农家饭、做农家事。

只有在与群众的交谈中才能找准病根,对症下药,因户施策。

脱贫攻坚工作千头万绪,每户贫困户的情况都不一样,这就需要实施差异化调查和帮扶。

大部分群众思想消极保守,思维观念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没有发展动力。

部分贫困户还有严重的依赖思想,等、靠、要国家的扶贫救济思想严重。

三、摸清“实情”,心系群众“聚人气”
“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只有踏踏实实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时时刻刻记得“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重大问题,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只有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

坚持从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站在群众立场上做决策、定政策,办实事不违背民意,做好事不超越民力,做到让群众参与、请群众评判、使群众满意。

抓好党建,扎根基层摸透村情民意,办实事、做好事,集思广益,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争做实干型干部。

在思想深处扎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根,努力做到“听群众意见、应群众诉求、解群众之难、排群众之忧、纳群众建议、集群众智慧”,办事不推辞,不拖办。

四、“干”在一线,扶志授渔“加底气”
(一)理清发展思路。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解决好“真心扶”、“扶什么”、“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层层抓落实,提供人才支撑,扶贫有方向、抓手、有方法,树立严、实作风,凝心聚力,实施“一村一品”产业推进。

制定计划,以地生财、以资生财、以策生财、以企生财、帮扶创业,形成一村一品特色。

(二)因户施策,精准帮扶。

找准“贫源”,用好政策,治穷
先治愚,因户施策,加足群众发展底气。

采取领导挂镇、部门
包村、干部帮户的“挂包帮”方式,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对症下药、因户施策。

帮扶责任人按照“五包”工作法(包户、包资金、包技术、包措施、包脱贫效果),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有序开展产业就业转移和创业扶持,集中开展教育培训,发展
特色种养业;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引导参与农村产权制
度改革,盘活资源资产,把固有财产转变成增收来源;对因病
因灾因残致贫的特困户,实行社保兜底。

对于自身动力发展
不足户,由村支两委统一指导和安排干部帮忙,结对帮扶,跟
随其安排生活、精打细算、当家理财。

对于不思进取型贫困户,得过且过,好吃懒做,等靠要思想群众,针对这类人群就需
引导教育,鼓励积极劳动,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发放低保金,不能
养成懒汉。

(三)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一是以地生财。

村支“两委”要在征得农户同意的基础上,主动把村里外出务工农户的土地、未承包到户的土地、村里无人管理的土地集中流转给承包商,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解决土地产出效益低及无
人耕种而撂荒的问题。

村支“两委”可按农户流转土地资金的1-3%提留作为村级集体经济。

支持村集体将群众自愿流转
的土地或房屋进行反租倒包,通过市场规范流转获取租金差价。

二是以资生财。

充分挖掘村域内的山、林、水、旅游等自
然资源潜力,由村集体单独或吸收其它资金参股进行开发,采
取集体经营或承包经营的方式,通过入股分红或单独承包的
方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对村里的公益林,可以实施有
偿承包,承包费归属村集体。

村民承包土地发展种植蔬菜和
牧草,修建养殖场,发展畜牧业。

三是以企生财。

通过村“两委”牵头创办劳务公司和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实行劳务派遣,探索“支部+公司+农户+基地”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承接社区服务、村级公路养护、家政服务、企业后勤等工作,收取一定的中
介服务费。

四是以策生财。

充分用好中央、省、市、县、镇出台
的扶贫开发、生态移民、对口帮扶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对有贷
款需求的建档立卡扶贫对象,通过银行支农再贷款,采取政策
倾斜、资金投入、项目支持、帮扶鼓励、合作共建等形式,因地
制宜发展茶园、果园、药园、林场、养殖场等绿色产业,对农产
品进行深加工,增加农民和村级集体收入。

引进能人因地制
宜发展产业,能人创收后提成一定比例资金增加村级集体经
济收入。

五、勇于担当,作风带头“树正气”
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经得起考验。

基层干部是一块“砖”,一块散发着泥土的气息,即朴实无华又接着地气的“砖”。

“万金油”是基层干部身上显著的特点,做一名基层干部
就得有随时迎接组织安排的一切任务和完成一切任务的思想
准备,还要经得起“5+2”、“白加黑”、高强度的工作,以及面对
不规律的加班和无报酬的值班。

基层干部一方面要坚守政策
和法律无法撼动的红线,杜绝“吃、拿、卡、要”行为,时刻要树
立清正廉明的党员干部形象,另一方面还需要随时灵活变通,把群众矛盾第一时间化解。

作者简介:符开玉(1985.04)男,贵州遵义播州区委党校
教师。

1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