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肉牛规模化养殖的综合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提高肉牛规模化养殖的综合效益
人们对高质量牛肉的需求提高,带动了肉牛养殖行业的发展以及完善。
然而许多养殖人员并没有重视起肉牛在生长过程中的各类需求,在养殖管理方面也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降低了肉牛规模化养殖的实际经济收益。
因此需要相关工作者在肉牛的规模化养殖推进过程中,全面重视对各类养殖技术的应用,调整和优化传统养殖方式,以更好地提高肉牛养殖效益。
1 影响肉牛养殖效益的要素
从整体上讲,影响肉牛规模化养殖综合效益的因素主要是每头出栏肉牛的实际重量、健康程度、出栏数量、养殖场地费用消耗等,将这些费用以及收益进行整合,才能够充分明确肉牛养殖方面的实际综合效益。
而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出栏肉牛的实际重量与质量,以及当前市场的牛肉售价。
2 现代化肉牛育肥原理
肉牛的现代化育肥工作,就是利用不同的方式来激发牛自身的生长潜能,提高产肉能力。
是将生长状态以及体型相对偏瘦的肉牛进行饲养技术上的调整,从而促使肉牛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增肥,提高出栏质量。
养殖人员对采用高质量的肉牛育肥技术,可以更好地保障肉牛的出栏质量以及重量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
肉牛的现代化育肥应当将重点放在提高饲料营养的丰富度上,确保饲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促使肉牛进行增肥。
进入育肥的后期,饲养人员需要在饲料中添加能量性物质,以保障肉牛能够获得充足的能量,支撑身体机能的持续性运转。
在肉牛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身体内脂肪的大量堆积会导致肉牛的食欲下降,消化效率降低。
此时,养殖人员依照现代化的科学养殖方式进行饲喂,确保肉牛的出栏时间。
3 需要完善观察工作
3.1 全面观察肉牛采食情况在肉牛生长过程中,其采食情况往往能成为肉牛身体健康程度的一个重要判定标准。
因此养殖人员平时要充分重视对牛采食状况的观察。
在投放饲料时,应当充分注意食槽内部饲料的剩余情况,初步判断牛的进食程度以及进食效率,从而判断牛是否存在食欲降低的情况。
要多观察牛的反刍情况,如有异常嗳气及呕吐流涎等症状,需及时诊治。
(1)咀嚼方面,肉牛的咀嚼速度与饲料的适口程度呈现一定的正比关系,而在饲料出现问题或肉牛患病时,牛的咀嚼效率会直线下降,影响牛的采食量。
(2)牛的反刍工作。
反刍是牛和消化特性,反刍可提高牛对饲料的消化率。
肉牛健康时,反刍频率有着一定的规律,健康牛每天反刍6~10 次,每次40~50 min,每天反刍时间为6~8 h。
如果肉牛患病反刍次数减少,可缓解疾病的各类不适感。
(3)在嗳气方面,肉牛在受到尾部收缩以及腹肌收缩等方面的影响,将胃部气体快速排出体外的情况。
这类反应称嗳气。
而肉牛的嗳气频率会受牛身体健康程度、饲料质量等多方面的影响。
健康牛每小时嗳气20~40 次, 而肉牛如果出现了嗳气次数异常,则需要对肉牛进行疾病的诊断工作,以找出出现异常的原因,便于及时治疗。
3.2 肉牛排便的观察肉牛的排便状态能够直接反映出自身的健康程度,如果肉牛在排便方面出现了异常问题,可以初步判定肉牛患有一定的疾病。
首先便是肉牛的腹泻问题。
(1)腹泻可初步判断肉牛肠道出现病变,诊断和治疗。
(2)便秘肉牛会因饲料或饮水不当出现便秘情况,进而引发各类疾病,但治疗效率较高。
4 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措施
4.1 科学合理建设现代化牛舍开展现代化的肉牛规模养殖,如果想要更好的提高肉牛的养殖综合效益,必须为肉牛提供一个足有优质且适宜的生长环境,无论是刚完成建设的养殖基地,还是经过改造工作的养殖基地,养殖工作者均需要考虑当前工作的实际状况,管控养殖场的规模以及建设。
养殖户要根据当前肉牛
的实际生长需求筛选场地,统筹规划养殖场的整体布局,依照现有的资金来明确养殖场的建设规模,从而更好的将建设成本管控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提高建设收益。
4.2 筛选优质肉牛品种肉牛的生长效果以及出栏质量会取决于所养肉牛的
品种,品种的优劣也会直接影响养殖综合效益。
所以在筛选肉牛品种时,应优先筛选生长发育速度较快,肉质良好的肉牛品种。
在推进国内当前的肉牛养殖比较重视牛的引种以及品种改良工作,引入国外的优良品种,又根据国内的现有肉牛品种进行了品种改良工作。
我国拥有的秦川牛以及南阳牛等同样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养殖户应当高度重视对肉牛品种的改良工作,以培育出具有高质量生长性能的新型肉牛品种。
养殖人员在筛选肉牛犊时,需要重视肉牛的性别。
公牛受到身体结构以及激素等方面的影响,育肥速度相对较快,且明显快于母牛。
而在对肉牛犊阉割后,公牛的增重速度则会处于正常公牛与母牛之间。
此时养殖人员要做好育肥牛工作,应当优先筛选公牛以及公牛犊。
在对肉牛犊展开现代化的选购工作时,还应当优选健康活力的肉牛犊,充分观察牛犊是否存在有行动缓慢以及精神不振等方面的问题,避免购买健康状态不佳的牛犊。
4.3 科学搭配合理的饲料及投喂方法要想提高肉牛养殖综合效益,应当全面重视饲料的搭配。
肉牛饲料可以分为精饲料以及粗饲料,要将二者以一定比例搭配,更好地保障肉牛的生长效果。
此时养殖人员应当规避对肉牛投喂镰割饲料,以保护牛的肠胃健康。
投喂秸秆类饲料时,应先将秸秆氨化,再将氨化秸秆与精饲料混合给肉牛投喂。
冬季,还应保障饲料维持在一个相对干燥的状态,夏季需要在饲料之中加入一定的水分,确保肉牛能从饲料之中获取到充足的水分。
同时也要选择对饲喂时间,在早上以及晚上分别进行一次投喂工作。
平时养殖人员应做好肉牛饲料的营养配置工作,重点关注育肥期的肉牛,依照其生长需求开投喂。
对新购入的肉牛犊,需要保障其整体活力,为牛犊提供足够的饮水,保障合理的进食数量,并搭配一定数量的精饲料促使牛犊能够快速且稳定的度过适应期。
在牛犊彻底适应养殖场的环境后,可在饲料中增加精饲料的占比,以便更好促使肉牛生长,提高肉牛的重量及产肉效率。
4.4 选用科学合理的育肥方式要提高牛的育肥成效,增加养殖场的综合效益,则需选用科学的育肥方式,在最短时间内获得优质的育肥效果。
养殖户要重视育成牛的育肥工作。
育成牛育肥是指将牛犊断奶后进行的育肥工作,一直持续到牛出栏为止。
这种育肥方式分舍饲以及放牧两种。
放牧育肥方式的缺点是肉牛能量消耗较大,即便是补料,也无法全面提高育肥效果。
但是如果是小围栏放牧,将肉牛管控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放牧,则有利于提高育肥效果。
如果此时选用日间放牧、夜间圈养,则能够进一步提高肉牛的生长效果,改良肉质。
在炎热的季节,则应当优先选择气温较低的早晨以及夜间放牧,可降低气温变给肉牛造成的影响。
4.5 加强养殖场防控工作要提高肉牛养殖的综合效益,需要充分重视疾病防控工作。
此时最好对养殖场进行封闭式管理,减少有害病菌流入养殖场内部的渠道。
从外地所购入的牛犊,则应当对其进行一定的隔离以及观察工作,强化疫苗的注射效果,在隔离全程内没有异常反应后再转入到牛群集中饲养。
养殖人员应该重视对肉牛的疫苗接种以及驱虫工作。
最好每年驱虫2 次,可来减少养殖场内部寄生虫的存在数量。
若养殖场发生疫病,养殖人员首先需要找到病原,并对患牛进行隔离处理,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传染源。
另外,养殖人员应做好疫病预防工作,做好牛舍的消毒,并保持良好的通风,降低引发疫病的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