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拳理阐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学点人体力学的基本知识,走出 “用意不用力”的误区 二、根据太极拳的战略思想,把握太极拳劲力的基本特征 三、以阴阳相济的传统哲理,掌握太极拳用劲的规律 四、通过拆拳讲劲,弄清每个拳式、每个动作的劲力结构及运劲轨迹 五、以意领形,以意导劲,使内劲与外形完美统一 六、练习推手、功力训练、单式训练,是懂劲练劲的必由之路
一、太极整体观 二、阴阳相济论 三、螺旋形式
一、传统哲学中的太极阴阳学说是太极拳拳理之根 二、道教的内丹修炼术是太极拳内功的主要依据 三、中国传统医学的经络学说是太极拳缠法的依据 四、太极拳的战略战术与 《孙子兵法》一脉相承 五、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赋予太极拳以独有的神韵
一、它是一个整体 二、它是一个圆形的整体 三、阴阳对称 四、阴阳互包 (互孕) 五、阴阳消长 六、阴阳变化的螺旋形式 七、从反面入手的折迭动态 八、离心与向心状态的统一体 九、阴阳氤氲
一、健康的新理念与传统太极拳 二、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 三、太极拳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四、此拳独特的锻炼方式,养生功能的时代价值 五、修炼太极拳的几点体会
一、从把握中国传统哲理入手,弄清太极拳的理论依据 二、依靠现代科学知识,验证太极拳的时代价值 三、从难从严过细地刻苦实践,让传统套路的每个动作都合理合法
06
关于太极拳 的发声问题
05
关于拳架与 静功、桩功 的关系
作者介绍
这是《陈式太极拳拳理阐微》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试论传统陈式太极拳 健身的科学性
走向二十一世纪的健 康之路
传统低架陈式太极拳 健身的奥秘
论养性功夫
提高拳术质量 增进整体健康
“痛苦往往是 幸福的源泉”
一、现代化快节奏生活方式,呼唤太极拳 二、你要选择一种适应现代生活方式需要的太极拳 三、重视人体下部锻炼的传统陈式太极拳,必将受到全世界的欢迎
一、从生命现象谈起 二、太极拳对人体各个系统的调节功能 三、正确认识所谓炼气 四、要提高太极拳修炼的质量
一、“太极”一词源于道家著作 二、“太极图”本于道士之手 三、太极拳理与道家思想
试论太极拳的修炼工 程
太极拳基础功夫论
陈式太极拳的周身规 矩
阴阳相济论
01
丹田内转论
02
周天开合论
03
松活弹抖论
04
论放松
05
论用意
06
试论懂劲
01
圆——太极 拳的态和势
02
练拳诸病五 十例
04
五道关口, 三层境界
一、学无止境 二、圆——太极拳的态和势
一、太极拳与联想 二、练好太极拳的 “五道关” 三、太极拳的三层境界
一、细抠拳谱守规矩 二、精通拳理找规律 三、钻研拳法懂劲道
一、体悟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修练道德功夫 二、保持其鲜明的武术本质,修炼防身功夫 三、遵循其独特的锻炼方式,修练养生功夫
1
技击,是太极 拳的灵魂
2
拆拳讲劲,是 太极拳的神髓
3 陈式太极拳的
技击训练及其 技巧
4
推手及功力训 练法
5
“谁能合,谁 能赢”
01
圆形推手及 其技击法
02
百把气功桩
03
单式训练方 法
04
因敌变化示 神奇
06
以其哲理悟 其劲道
05
拳法之妙, 在于运劲
一、技击基本功的训练 二、搏击的技巧
一、太极劲的特征 二、运劲的枢纽 三、劲别、劲源、劲路、劲点 四、运劲之要,在于阴阳互为其根 五、关于 “三个圈和三个球” 六、散打意识
目录分析
太极拳的文化内涵 及其时代价值
陈长兴正宗拳架传 真
学习陈鑫的治学精 神加强太极拳的理
论研究
01
陈式太极拳 的健身性、 技击性和艺 术性
02
打开太极拳 大门的一把 钥匙
03
太极拳的思 维方式
04
中国传统文 化与太极拳
06
太极·太极 图·太极拳
05
太极图—— 太极拳的秘 诀
一、求真溯源,名副其实一代宗师 二、文武兼备,规范拳谱传承真谛 三、拆拳讲劲,揭示本质授以精髓 四、家传低架,济世法宝时代珍品
精彩摘录
“神仙留下健身方,开裆下胯最为良。”
不论你在专业领域的成就有多大,最终决定你地位和尊严的还是你的文化素养。
古人云:“凡事之所贵,必贵其难。”
“拳架是太极拳全部功夫的基础。”走拳架时要有规矩,上身中正、虚灵顶劲、沉肩坠肘、松胯塌腰、裆走 下弧等,其外形动作与内含的劲道是相一致的。
合则太极,分则阴阳,动则螺旋。我认为这就是太极拳最根本的三条原理。
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
为此,陈照奎老师教拳时,要求每进行一个动作,必须注意16个方面的协调变化:1.眼神的变化 (目视所 向);2.手型、手法的变化;3.手臂的顺缠、逆缠的变化;4.步型、步法的变化;5.腿的顺缠、逆缠的变化;6. 胸背的开合变化 (开合关系);7.左臀、右臀的翻沉变化;8.丹田 (腰、小腹)旋转方向的变化;9.重心左右 倒换的变化 (虚实关系);10.手足运动起点、终点、运行路线的变化;11.力点、力度和劲别的变化;12.方位、 角度的变化;13.螺旋升沉的变化 (上下关系);14.速度快慢的变化 (快慢关系);15.呼吸的变化 (内外呼 吸与动作的关系);16.耳听方位的变化。
一、上下关系 二、内外关系 三、左右关系 四、前后关系 五、先后关系 六、虚实关系 七、开合关系 八、刚柔关系 九、顺逆关系
一、丹田内转法是陈式太极拳的精华 二、丹田内转功法的基本特征
一、人体同宇宙共呼吸 二、内呼吸与外呼吸的和谐关系 三、周天开合是呼吸与动作相配合的方式
一、太极拳劲力的特征 二、松活弹抖的表象和本质 三、发放松活弹抖劲的机势 四、松活弹抖劲的锻炼途径
一、基础功夫 二、劲道的修炼 三、深悟拳理
关于太极拳的重心 关于太极拳的缠丝劲
关于胸腰折叠
关于 “下塌外碾” 的含义
关于裆走下弧 关于拳走低架的优势
关于 “四两拨千斤” 关于 “八门劲别”
01
“一身备五 弓”之说不 可取
02
关于所谓新 架、老架之 分
03
关于顿步与 蹉步发劲之 别
04
关于练拳的 遍数与功夫
读书笔记
马虹老师德艺双馨,本书针对陈氏太极拳进行了深度抉微,对初学者与进阶学者都具有参考价值。
马虹老师的四本书都极有价值,关于太极拳的论述真实而宝贵,内涵丰富,技法完善,观点新奇,值得阅读 学习。
从2004年开始,学习马虹老师所传的陈式太极拳,算起来近18年了,这18年来,幸运的是未遇到什么重大的 变故与挫折,仍然可以每天悠然自得的练太极拳,不知是否应归功于这路太极拳,还是有幸生于一个比较好的年 代。
06
试论太极功 夫
03
修炼太极拳, 要诀二十条
05
功夫,源于 细节的积累
一、规矩 二、明理 三、知法 四、懂劲 六、神韵
一、拳架是太极拳全部功夫的基础 二、标准拳架的六项指标 三、拳架锻炼的途径
一、脚 二、膝 三、腿 四、裆、胯、臀、尾骨 五、腰及小腹 (丹田) 六、胸、脊、背 七、肩 八、臂 九、肘
陈式太极拳拳理阐微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要点太极太极拳养生篇太极拳方式
人体
太极拳
陈式
附录 传统
试论
陈式
功夫
本质
陈式 劲
中国
整体
内容摘要
《陈式太极拳拳理阐微(增订本)》分原理篇、基础篇、技击篇、养生篇、解惑篇、附录篇,结合陈式太极拳 练习实践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各方面的要点问题。《陈式太极拳拳理阐微(增订本)》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