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历史第11课 圣雄甘地岳麓版练习题第七十四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历史第11课圣雄甘地岳麓版练习
题第七十四篇
第1题【单选题】
拿破仑一生,亲自指挥过六十多次战役,奥斯特里茨战役是其中的一次。
以下对此战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此战拿破仑将他的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②此战一举摧垮第三次反法同盟③此战又称“三皇会战”④此战后拿破仑称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对1920年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最确切的理解( )。
A、以非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国殖民者
B、以不合作的态度抵制英国殖民势力
C、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争取印度自治
D、以和平的手段抗议英国殖民者的压迫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贡献是( )。
A、揭开印度民族独立的序幕
B、给英国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
C、发动广大群众参加民族独立运动
D、基本上完成印度的独立大业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与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相比,第二次运动走向低潮的原因是
A、群众斗争突破了非暴力的界限
B、英国殖民者改变了统治策略
C、运动达到了预期目的
D、无产阶级政党开始掌握运动领导权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右图是甘地在丹地海边俯身抓起一把食盐,这是他事业中最精彩的一个镜头。
这个镜头出现的背景是
A、印度出现严重的盐荒
B、英国殖民当局取缔国大党
C、英国殖民当局制定和颁布食盐专营法
D、英国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1835年,印度总督本丁克决定:“英国政府的伟大目标应该是在印度本地人中间提倡欧洲的文艺和科学,所拨出的一切教育经费最后完全用在英语教育上。
”这表明英国当局力图( )
A、将英语教育融入印度本土教育
B、以行政手段促进印度基督教化
C、在印度大力推行西方文化
D、推进英国文化与印度文化结合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甘地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倡导“回到纺车去”,其实质意义是( )
A、反对西方的物质文明
B、大力发展家庭纺织业
C、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
D、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孙中山和甘地同为“亚洲觉醒”的先驱,他们经济思想的共性是( )
A、争取民主自由
B、提倡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C、主张本民族经济独立
D、以传统手工业对抗现代工业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在某部史学书籍目录中,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应属于下列哪一章节( )
A、农耕者与中亚游牧民族
B、工业文明的演进与反弹
C、欧洲人在印度洋的探险
D、对超级大国霸权的挑战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该图是20世纪30年代印度国大党使用的党旗。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国大党是以纺织工人为主体的政党②国大党提出实现经济自主促进印度独立③甘地“回到纺车去”的口号为国大党接受④在甘地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后制定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有同学说“民族解放运动者都主张非暴力不合作,甘地主张非暴力不合作,所以,甘地是一个民族解放运动者”,根据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对此你认为
A、大前提错误、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B、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D、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
”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①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②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国父”③领导印度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④创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1922年,甘地认为自己犯了“一个喜马拉雅山般的错误”,宣布停止“文明不服从”运动。
他所说的“错误”是指他( )
A、没有把斗争同群众的运动相结合
B、没有及时制止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
C、没能把运动控制在非暴力的范围内
D、没有及时指出争取印度独立的目标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在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问题上,古今中外的政治家作出了各自的努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统的中国历史学家一向在褒贬品评人物,在临到秦始皇头上则觉得题材之大,牵涉之多,不容易随便处置。
他的残酷无道达到离奇的境界,如何可以不受谴责?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工作,用这样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这样精到的手腕完成,又何能不加仰慕?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他(甘地)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永远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取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不愿向英国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
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要高明的多。
”“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落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材料三:1980年1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干部会议上说,八十年代我们要做的主要是三件大事:一,在国际事务中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二,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三,加紧四个现代化建设。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为什么黄仁宇认为对秦始皇的评价“不容易随意处置”,请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印度“非暴力比暴力要高明的多”?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针对“三件大事”邓小平分别提出了哪些政策或方案。
请用一句话概括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地位?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我们下代的子孙恐怕很难相信,世界上真有过这样一个人。
”
——爱因斯坦
材料一体现了甘地向英国殖民者抗争的方式是什么?体现了他奉行的什么原则?""
根据材料一说明甘地是在调节哪两个教派的矛盾冲突?其宗教主张如何?""
谈谈你对爱因斯坦这句话的理解。
""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