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学者盐谷温的《支那文学概论讲 话》的之外。总之,鲁迅创作《朝花 夕拾》期间,身边琐事非常繁杂,国 家局势又令他烦恼。正如他在1972 年的小引中说“我常想在纷扰中找出 一点闲静来来,然而委实不容易。”
鲁迅文学
第二部分
初探作品内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目录
《小引》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02 主要内容和思想
作者回忆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先是与本城名医“周旋”两整 年,但父亲的病越发严重。于是,这位名医推荐另一位名医陈莲河。这位医 生开药奇特,但不见效,只得告诉父亲他的病缘于前世冤孽,无药可医。父 亲病得更重,终究是要死了。弥留之际,衍太太要“我”拼命地叫父亲,致 使已经平静的父亲又紧张起来,仿佛有些苦痛,这使“我”愧疚至今。父亲 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
《朝花夕拾》 名著导读 --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鲁迅文学
第一部分
作者简介
01 文学常识
1、《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做的 ( )集,曾以《 》为名。 2、“朝花”意为: “夕拾”意为: 3、鲁迅(1881-1936),原名 ( ),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著名 的( )家、( )家、( )家,被 誉为( )。
02 主要内容和思想
02 主要内容和思想
开篇抨击妨碍白话文者对孩子的 毒害之深,作者由自己所收到的第一 本图画书《二十四孝图》引出中国孝 道的话题,重点抒发了对“郭巨埋儿 ”、“老莱娱亲”的强烈反感,揭露 了封建孝道的荒唐、虚伪、愚昧和残 酷。 揭示了中国儿童地可怜。
02 主要内容和思想
作者小时候最盼望去看迎神赛会 ,并将其与《陶庵梦忆》里赛会的盛 大作对比。最后回忆儿时到关东看迎 神赛会,在“我”满怀期待准备出发 时,父亲却突然要求“我”先背书, “我”失望、郁闷之极,最后终于背 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然而欢快 的心情却已经被冲淡了。强烈谴责封 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锁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后记》
02 主要内容和思想
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 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 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 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 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 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如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正人君子”、军阀统治者 的帮凶,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
本文表现出了鲁迅在青年时代冲破封建束缚的决心和对新知识的追求与 渴望,同时批判了当年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02 主要内容和思想
本文回忆作者作为清国留学生到 日本仙台学医,与解剖学老师藤野先 生的相识、相处、离别的过程。这位 老师衣着随意但治学严谨,检查、修 改“我”的讲义,指出“我”绘的解 剖图中的错误,向“我”询问中国女 人裹脚的情形。“幻灯片事件”后鲁 迅决定弃医从文,与藤野先生惜别。
02 主要内容和思想
白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 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 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 ,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 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 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 ,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 的心些许的安慰.
02 主要内容和思想
本文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 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 爱,对知识的追求,喜欢自由快乐生 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 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01 文学常识
1、《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 做的( 散文 )集,曾以《 旧事 重提 》为名。 2、“朝花”意为:早晨的花 “夕拾”意为:傍晚捡起 3、鲁迅(1881-1936),原名 (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 代著名的( 文学 )家、( 思想 ) 家、( 革命 )家,被誉为(“民 族魂” )。
文章以“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为明线,以情感变化为暗线,赞扬了 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抒发了对他的 感激与真挚怀念;同时追述了自己弃 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 国主义思想感情。
02 主要内容和思想
02 主要内容和思想
日本留学期间,作者在同乡会上 与范爱农发生龃龉并相识;回国后偶 遇并解除误会,成为革命朋友;在绍 兴“光复”的第二天,作者与范爱农 去看光复的绍兴;范爱农借作者的名 字办报监督军阀统治。他憎恶封建统 治,回国后一直受到轻视、排斥和伤 害,最后溺水而亡。作者在南京听闻 范爱农的死讯,无比悲凉。
作者对这些“神医”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行为 表现出极大憎恨,也表达了自己对父亲的不舍与愧疚之情。
02 主要内容和思想
本文首先回忆了青少年时隔壁家的一位衍太太:表面对别人家孩子好,其 实是背地里使坏,纵容别人家的孩子做种种危险的事。其次,回忆了自己家 道衰落后,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描述了当 时的雷电学堂和矿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 “乌烟瘴气”。还记述了鲁迅最初接触到进化论时的兴奋心情和如饥如渴地 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02 写作背景
《朝花夕拾》创作于1962年, 45岁的鲁迅也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 家,而当时却是鲁迅人生中的多事 之秋,内外交困,外困是指国家形 势在发生变化,前途堪忧。当时鲁 迅逃离多事的北京,在厦门大学又 孤独烦恼前往广州与徐广平在一起。 鲁迅当时又和现代评论派的陈希莹 陷入笔战。起因是陈源在文章中称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抄袭了
02 主要内容和思想
02 主要内容和思想
本文记述了鲁迅儿时与保姆阿长相处的情景,先后叙写了阿长称呼的由 来、外形的特点,并追忆“我”与她相处的场景。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 病和睡觉爱摆“大”字,拘泥于很多封建规矩,给“我”讲述“长毛”的故 事以及谋害“我”的隐鼠等,因此“我”不太喜欢她;然而她对“我”的爱好 颇为留意,她为“我”买回“我”渴慕已久的《山海经》由此“我”对她心 生敬意,“我”也开始收集绘图的书。文章用深情地语言,表达了“我”对长妈 妈地尊敬、感激和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