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
刘晨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从心理、知识、运动、饮食、用药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高血压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Morisy服药依从性评分低于对照组,不良生活行为控制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有助于改善患者遵医行为,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8(022)016
【总页数】4页(P20-22,29)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老年高血压;遵医行为;生活质量;护患关系
【作者】刘晨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第四人民医院护理部,江苏如皋,2265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流行病学统计数据[1]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9.1%, 高血压已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公共疾病。
以往人们多认为老年高血压为年龄增长的必然生理现象,无需治疗且不可逆转,然而长期临床研究[2]证实,高血压是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积极的治疗与干预能够显著降低脑卒中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高血压患者需终生服药,而老年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治疗依从性差,因此血压控制效果不佳。
本研究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中配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患者知识认知度、治疗依从性等均显著改善,效果确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3]中高血压的相关诊断标准,纳入者资料完善,能够配合全程研究,知晓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
观察组中,男40例,女35例,年龄65~82岁,平均(71.29±3.29)岁,学历水平为小学33例、初中21例、高中及中专15例、大专及以上6例。
对照组中,男39例、女36例,年龄65~81岁,平均(71.18±3.21)岁,学历水平为小学34例、初中21例、高中及中专14例、大专及以上6例。
2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学历水平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均接受高血压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控制等。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还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① 心理护理。
高血压病程长,药物治疗见效慢,反复发作,且随着病情进展可引起心脑血管意外等,因此患者压力大,
情绪波动较大,易身心疲惫,血压可出现恒定性增高,不利于治疗,因此在治疗与护理中,医护人员要做好引导与心理疏导,指导患者变换心境,调节情绪,安慰患者振奋精神,多想生活中愉快的事情,激发其生的欲望、与疾病斗争的斗志,争取患者的积极配合。
针对患者不同性格特点,指导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与性格,学习自我调节,尽量以平和心态看待事物,从而预防血压剧烈变动。
医护人员还应获取患者家属的配合,嘱家属多关心和关爱患者,对患者的心理落差等予以积极干预,减轻患者焦虑、恐惧情绪,实现心理平衡。
② 健康教育。
医院可定期组织高血压
患者及家属参加讲座,共同观看疾病相关知识录像,并分发对应宣传教育资料。
医院护理团队每月到家庭、居委会等探视患者1次,测量患者血压,并询问其用药、生活、饮食等习惯,面对面指导,引导患者戒掉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
指导患者合理搭配饮食结构,以低盐、低热量、低脂饮食为主; 综合评估患者的年龄、血压水平、体质量指数、运动耐受程度等后制定运动量,告知患者运动时最好有家属陪伴,并量力而为。
③ 用药指导。
护理人员应使患者认识到定期服药的重要性,将私自停药、换药的危害告知患者; 将所用药物具体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当出现严重副作用时,需及时上报医生,并在医嘱下换药或停药。
④ 生活指导。
告知患者寒冷天气时注意保暖,尽量减少外出; 注意休息,早睡早起,起床时动作宜慢,可在床旁静坐30 s以上后站立。
日常可通过打太极拳、五禽戏、气功等放
松身体,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抵抗力。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可根据自身情趣、喜好培养个人爱好,如种花、书法、养鸟等。
1.3 观察指标
① 采用本院自拟的高血压知识掌握评分量表评价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主要包
括发病诱因、常见症状、危害、药物相关情况、日常生活注意事项5项,每项20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认知程度越好。
② Morisy服药依从性[4]: 问卷共包括以下4个问题。
是否出现过忘记服药的经历; 是否出现不注意服药的情况; 当
自觉症状有所改善时,是否有私自停药; 当服药后自觉症状无改善或者恶化时,是否私自停药。
肯定回答为2分,否定回答为1分,分数越高,表明治疗依从性越差。
③ 采用本院自拟的患者不良生活行为控制量表评价患者日常生活习惯情况,包括饮食、运动、情绪、用药4个方面,每个方面5道题目,每道题1~5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不良生活行为控制能力越好。
④ 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5]: 以50分为界限, 50~<60分为轻度焦虑, 60~69分为中度焦虑, >69分为重度焦虑。
⑤ 生活质量(QOL)评分[6]: 满分60分,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
⑥ 分发本院自拟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调查问卷,包括服务质态度、专业技能、知识水平以及随访情况4项,每项25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t检验分析对比; 计数资料以检验分析对比,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
干预前, 2组患者高血压知识掌握评分、Morisy服药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观察组高血压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Morisy服药依从性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Morisy评分比较分组别高血压知识掌握评分治疗前治疗后Morisy服药依从性评分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
(n=75)57.59±4.0075.38±3.926.40±1.254.44±0.51观察组
(n=75)56.68±3.2990.19±4.44*6.28±1.112.19±0.30*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不良生活行为控制评分
干预前, 2组患不良生活行为控制评分、SAS评分与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不良生活行为控制评分、QOL评分高于对照组, 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不良生活行为控制评分比较分组别n不良生活行为控制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照组75干预前64.33±5.7068.57±3.5049.32±5.27干预后84.40±3.1154.83±3.9951.10±3.11观察组75干预前
64.40±5.6568.49±3.3349.89±4.04干预后
92.22±2.65*44.01±5.38*54.47±3.19*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护理满意评分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评分为(95.67±3.28)分,高于对照组评分(90.22±3.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同时也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7]。
2009—2010年调查[8]显示,中国18岁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9.6%, 而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接受治疗的患者中血压达标率分别为29.6%、42.6%、9.3%以及27.4%, “四率”效果并不理想,远低于发达国家,因此高血压的预防、控制任务仍然比较艰巨[9]。
高血压作为中国主要的公共卫生负担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因此医疗机构采取必要手段提高居民“四率”和提升高血压疾病控制水平尤为重要。
临床研究[10]证实,高血压的发生与患者日常不良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为一种“生活方式病”,因此在高血压群体防治工作中,首先要提高知识知晓率,促使患者自觉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同时针对高血压可能引起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宣传,使患者在生活中能够自我规避[11]。
本研究中,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心
理护理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减轻心理压力,使患者从内心接受高血压治疗干预措施,以积极态度配合治疗,并通过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以及生活指导等使患者掌握高血压科学的自我管理办法,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从而有效预防血压升高,达到控制血压的效果。
然而,老年高血压患者生理功能衰退的同时大脑学习能力也在下降,因此健康教育的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12-15], 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开展护理干预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依照学历水平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随访教育等。
在宣传教育中,医护人员要注意语速,声调稍高而亲切,控制宣教内容,适当休息,保证老年人体力可跟上。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高血压防治的同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患者高血压知识掌握评分、Morisy服药依从性评分以及不良生活行为评分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表
明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正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提高用药依从性,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促进日常生活中血压的控制。
同时,观察组的SAS评分及QOL评分均优
于对照组(P<0.05), 分析原因,与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等有关,这两项护理环节可使患者猜疑、紧张等情绪减少,同时感受到来自社会、家庭的关爱,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此外,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证明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护患关系的改善,能够帮助医护人员获取患者信任,对高血压的控制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防治工作中配合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纠正老年人不良认知与生活习惯,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途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林先燕, 杨胜文, 何绍前, 等. 黔南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23): 6812-6813.
[2] Lonn E, Bosch J, Pogue J, et al. Novel Approaches in Primary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The HOPE-3 Trial Rationale, Design, and Participants'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J]. 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15, 32(3): 311-311.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 3(5): 42-93.
[4] 吴婷. 上海市街道老年空巢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现况评分调查[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7, 15(3): 50-51.
[5] Zsofia A Novak, Wainman A, Gartenmann L, et al. Cdk1 Phosphorylates Drosophila Sas-4 to Recruit Polo to Daughter Centrioles and Convert Them to Centrosomes[J]. Developmental Cell, 2016, 37(6): 545-557.
[6] Patrick-Miller L J, Chen Y H, Carducci M A, et al. Quality of life (QOL) analysis from
E3805, chemohormonal androgen ablation randomized trial (CHAARTED) in prostate cancer (PrCa)[J]. Polyhedron, 2016, 74(3): 134-143.
[7] Alwan S, Bandoli G, Chambers C D. Maternal use of selective serotonin-reuptake inhibitors and risk of 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J]. 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16, 100(1): 34-41.
[8] 王文. 多重机制互补, 联合优效降压——关注新型单片复方制剂[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4,
22(9): 820-823.
[9] 李会敏, 苏长龙, 秘子涵, 等. 大庆市龙凤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患病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7, 33(3): 396-400.
[10] 王云, 孙莹, 张秀敏, 等. 吉林市兴华社区老年人生活方式病的现状[J]. 中国老年学, 2015,
35(20): 5920-5922.
[11] 牛子长, 毛浩萍. 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病因病机及证型分布规律的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杂志, 2016, 43(4): 878-879.
[12] 王瑾, 商清, 刘蕊, 等. 脑血管反应性降低与高血压认知功能减退的相关性研究[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6, 29(12): 1260-1264.
[13] 王爱贞.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19): 101-102.
[14] 肖秀峰.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15, 53(15): 144-146.
[15] 俞金英. 社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 2014, 4(22): 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