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海市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共7题;共22分)
1. (3分)看拼音写词语。
huàn xiǎng dòng cháxiōng měng qīng yí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分)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 . 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
B . 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
C . 他加快速度,不紧不慢地陈述。
D .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3. (3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强悍渗透伶听陶醉
B . 尴尬气芬悠闲松驰
C . 火炬绅士木薯按摩
D . 感染粗犷脊粱充沛
4. (2分)《望天门山》的作者是________。
诗中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________代文学家________,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________”,是________之一。
本诗描绘的是西湖________。
5. (2分)名著阅读
《水浒传》的主要人物有及时雨________,行者________,花和尚________,黑旋风________。
6. (5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我们爱你——龙井茶的清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爱你——傣家竹楼前________,________,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大草原的羊群、________。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最想用“________”来形容我们伟大的祖国。
(2)
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________。
”“弥留之际”指的是:________。
从肖邦的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________。
(3)
《示儿》中表现作者明知人死后万事皆空,但因为不能亲眼看到国土收复,而深感遗憾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为此他叮嘱儿子:“________,________。
”
7. (4分)口语交际
(1)
这三幅图反映了水资源的什么问题?
(2)
请你针对这个问题说一说自己的建议或者解决的办法。
(至少两条)
二、阅读赏析与背诵(共48分) (共5题;共48分)
8. (4分)课外诗词阅读。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①南飞雁。
,。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②在手,何时缚住苍龙③?
【注释】①望断:望尽。
②长缨:本指长绳,这里指革命武装。
③苍龙:指国民党反动派。
(1)请描绘“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展现的场景。
(2)在横线上将原词补充完整,再结合全词,体会这两句词中流露的情怀。
(3)结合你对本词的理解,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 . 词人从眺望远景起笔,秋景开阔,长空高朗,抹抹闲云轻漾,阵阵南飞北雁,触发了词人胸中的豪情。
B . 词的下阕,词人将目光收到近处,高山之巅,红旗猎猎,红军将士在秋天的山峰间盘旋向前。
C . 词的最末两句以问句结尾,表明词人对红军战士何时夺得最后胜利充满疑问。
D . 此词写景、抒情工整分明,流转自然。
上、下阕均是一、二句写景,三、四句言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9. (10.0分)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用横线画出选文的中心句。
(2)细读选文,请将句子和对应的象征含义连一连。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少年中国突然崛起。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中国的巨大声威。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中国的伟大前程。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少年中国奋发有为。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祖国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中国的进步不可限量。
(3)对选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中国并非“老大帝国”,而是有着灿烂前景的“少年中国”
B . 创造强大未来之国,责任在少年身上,少年强大则国强大
C . 意思是:美丽啊,我的少年中国,将与天地共存不老!雄壮啊,我的中国少年,将与祖国万寿无疆
D . 老年人都已老了,建设国家只能靠身强力壮的年轻人
10. (14.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后生可畏
“哦!爸爸认输了,爸爸认输了!”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
”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我。
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
妈妈也要让他三分。
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也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哪里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
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成哑巴?”弟弟受了顿训,虽然很委屈,张一张嘴便不知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
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作风。
”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力的理由:“您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
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
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膝王阁,想请人作序。
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都一一谦虚地谢绝了。
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年少气盛,一口答应。
结果呢,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
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
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呀!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
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1)根据短文内容选出下面划线的字的解释。
①会意:________ A.理解,懂得B.表示有可能实现C.多数人集合
②后生可畏:________ A.害怕,恐惧B.佩服,敬佩
(2)根据下列句子找出文中的成语,写在横线上
①青年人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可佩的。
________
②嘴里还带有奶味,形容人年幼无知。
________
(3)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大人说话,小孩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当哑巴?
(4)找出短文中与下面句子照应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11.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
虽然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孩,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
在地里干活,偶尔捉只小兔或鸟儿,回来也是送给哥哥。
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的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一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
可是,我考上了县一中。
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
母亲望着不大年轻的父亲逐渐弓起的背______幽幽地说______要不______别让妮子上学了______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地一跳______哪能______再难也得让她上学______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
跟在父亲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在心里默默发誓: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
到学校门口,我一个人进去,父亲去卖那筐桃子。
等我安排好住宿后,去城里找他,父亲已经走了。
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还得走20里路啊!
3年高中,我很少回家。
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
当然都是些歪七扭八卖不出去的小桃。
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都得起个大早,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
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碴儿。
中午,我们父女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来的咸菜,吃得有滋有味。
夏日,父亲捎带着卖桃,20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晒成了绛紫色。
赶到学校已近中午,我把早已凉好的白开水递过去,父亲一气儿就喝了一大缸子。
父亲向来是当天来当天走。
3年里,他走了他几十年走不完的路程。
我对父亲的情和爱,也在这3年里变得缠绵与圣洁。
3年后,我由县城考到省城。
也和3年前一样,父亲挑着扁担送我去上学,所不同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而是阴雨连绵。
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我倒有些不习惯,怪父亲过于奢侈。
“你都成大学生了,吃个好桃子,配!”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
我双手捧着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
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晚了。
我要送父亲到学校招待所去住,他说什么也要自己去。
他说他怕我回来找不到自己的宿舍。
我知道,那样父亲会一夜都不安心的,所以也只好随他去了。
下过雨后,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
一天的颠簸,我实在是太累了,躺在床上不一会儿进入了梦乡。
突然,辅导员老师把我叫醒。
她说,你父亲为了省15元的住宿费,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台上。
此刻,即使是铁石心肠也会感动。
我扑过去抚摸着他那青筋凸起的双臂,哭着求他:“为了我,父亲,请您爱惜自己。
”同宿舍的姐妹齐刷刷地站在我的身后,哽咽着说:“就住在我们宿舍,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
”
“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辅导员老师还很年轻,和其他人一样眼里已噙满了泪水。
“那又有什么,他是父亲。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是啊!他是父亲。
他是勤劳又质朴的农民!
(1)
给文中第4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母亲望着不大年轻的父亲逐渐弓起的背________幽幽地说________要不________别让妮子上学了________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地一跳________哪能________再难也得让她上学________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
(2)
第1自然段中“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一句中的“好像”能否删掉?为什么?
(3)
“我”对父亲看法的改变源于“我”的两次感动。
请结合文义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让“我”感动的具体内容。
(4)
作者多次写到父亲的肖像:“弓起的背”,“刀刻的脸”,“磨出老茧的双肩”,“青筋凸起的双臂”,意在表现什么?
(5)
下列对文中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 . “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一句中的“第一次”说明父亲直到“我”考上县一中才开始关心“我”。
B . “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
”说明“我”已被父爱深深地打动,决心以实际行动来报答父亲。
C . “当然都是些歪七扭八卖不出去的小桃。
”暗示家里生活的拮据,能卖的都拿出去卖钱了。
D . “我倒有些不习惯,怪父亲过于奢侈。
”是说“我”已习惯过艰苦的生活,对父亲的好意并不领情。
(6)
对上题中你所认为的理解错误的两项重新进行分析。
(7)
同宿舍姐妹异口同声的回答说明了什么?
(8)
请在文中找出任意两个能够表明“我”对父爱的理解或感动的句子。
12. (5分)名著导读。
(1)《三顾茅庐》是根据罗贯中写的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的内容改编而成。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他三大名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国演义》里的一干人等现在来到了歇后语王国做客,他们是谁?请你来填一填。
①________得________——如鱼得水
②________进曹营——一言不发
③________之心——路人皆知
④________穿针——大眼瞪小眼
⑤________借荆州——想借不想还
⑥________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⑦________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⑧________打________——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3)诸葛亮是一位深受人们喜爱的人物,《三国演义》中关于他的故事还有很多。
除了《三顾茅庐》外,你还知道哪些?请选择几个写下来。
三、写作(50分) (共1题;共50分)
13. (50分)妙笔生花。
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一位好朋友。
请把你读过的一本好书推荐个大家。
要把理由写具体,并注意分段来写。
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共7题;共22分)
1-1、
2-1、
3-1、
4-1、
5-1、
6-1、
6-2、
6-3、
7-1、
7-2、
二、阅读赏析与背诵(共48分) (共5题;共48分)
8-1、
8-2、
8-3、
9-1、
9-2、
9-3、
10-1、
10-2、
10-3、
10-4、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2-1、
12-2、
12-3、
三、写作(50分) (共1题;共50分)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