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与中医养生之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节气与中医养生之四
小雪
小雪时节,天地阳气禀立冬沉降之性,继续向下收敛。

此时地面以上越来越冷,地面以下却越来越热。

人感其气,渐觉阳根有力。

此时养生,需注意减少过度消耗,储藏阳气,以为来年生命活动之根。

此时正值冬季,阳气收藏,若突然遭遇大雾,此时阳气早已应该收敛至地面以下,以为来年春天温升之本。

奈何天气异常,阳气不收而反浮于地面之上,遇地面以上的冷气发为大雾。

此为冬不藏精,对人的健康最为不利,恐怕来春易发传染病。

因此,我们当静心少欲,勿过做运动,以助人体阳气内敛。

需知此时阳气在敛在藏,阳气愈浮则肾精愈伤,最为紧要。

从小雪到大寒为六之气,此时天地六气变化,由阳明燥金变为太阳寒水,燥金之气偏于降敛,性凉,而寒水之气性寒主收藏。

阳气进一步潜藏,藏至地面以下的水中,万物闭藏。

此时天地之间阳气都收藏于地下,地面以上阳气最少,天气亦冷甚。

但地面以下却为一年之中阳气最多之时,地下阳旺,故称为太阳。

此时燥金变为寒水,养生需注意:勿扰乎阳,勿动乎情,使志意收藏,顺乎天地变化。

大雪
大雪节气,将近冬至,正寒冷冬月,天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天地之间一片纯阴气象,人身阳气亦敛藏到肾水之中。

善养生者,将养其阴,所谓养阴,即养阳气之敛藏。

故保暖加衣,勿使阳气被阴寒伤损。

不可妄动阳气,剧烈运动、大汗淋漓、过食辛辣、发怒上火等,都会让阳气上浮;更需养阴固本,若房事过度而妄泄阴精,或久思过虑而心脾阴耗,都会耗伐根本。

大雪时节,天气寒冷,此时养生在于助阳之藏,养阴之盛。

但若身处温热环境,则人体阳气不敛反升,最不利于健康。

北方冬天暖气开放,屋内温暖如春,甚至温热如夏,穿短袖亦不觉冷,如此反逆四时之寒温。

建议屋内适当关小暖气阀门,既节省能源,又助养生。

大雪节气,按十二消息卦来看,正逢坤卦,其卦六爻皆阴,纯阴无阳。

天地之间阴气甚极,阳气已经全部敛藏于地下,地面之上充斥着的纯是寒气。

人亦应之。

此时人体阳气深藏于内,外现面寒皮冷,本是正常。

需多穿衣服,以养内藏之阳气。

有庸人不知持养,反而冬泳,暴露身体于阴寒之中,是妄扰阳气。

若逢大雪节气,而天降大雪,最为天地之正气。

此时近于冬至,阳藏之极。

阳气内敛,虚火不浮,头脑最是清醒,不易烦躁。

因此,最适合于读书,且记诵亦不易忘。

古人雪夜读书,其乐融融。

今吾辈亦可效法古人,且收敛心性,潜心于书,或默记经典,或诵读诗书,或博观浏览,或字句斟酌。

惜时读书,亦吾辈进学之必需也。

冬至
冬至,冬者,水也,阴也,寒也。

至者,极也,尽也。

阴之极而阳必生,寒之尽而热自始。

故古人有“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此时阴极而阳欲生未生,一年之中,以此时最是微妙。

阴阳处于转换之中,天地间空幻虚灵,微旷浩渺,可禅坐静心,用自己身体去体会天地阴阳变化。

冬至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日子,《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冬至阳气初动,是为一年之生机,因此古人知道要放假休息,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人人都重视静养休息。

亲朋好友互赠美食,既愉悦舒
心,又有助阳气升发。

冬至前后瞎折腾要不的。

冬至为阴盛之极,天最短而夜最长。

此时天地之间阳气敛藏,地面以上全是寒气。

人生天地之间,感而应之,阳气亦深藏于肾水之中,而体表阳气大减。

因此,若有感冒风寒,则肾中所藏之阳不得不外浮祛邪,如此即是扰动了阳气之藏。

故需增衣保暖,减少触冒风寒的机会。

古人早有明言:冬伤于寒,则精不敛藏,至春易生温病。

按天干与脏腑对应规律,甲属胆,甲为天干之首;按地支规律则子为地支之首,属胆,为脏腑之始。

因此胆主天地之间万物生发之始。

适逢冬至时节,一年之中,十一月属子,冬至在子月,此时一阳始生,故胆有管理人体阳气输送、主持升发的功能。

且胆为中正之府,所以古人说“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冬至一阳生。

按十二消息卦,从大雪时节的坤卦变为复卦,纯阴之中孕育出了一点真阳。

冬至阳气初动,从此开始一年的阳气生长化收藏的循环,恰如新生命的开始。

从这个角度来说,冬至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日子。

我们当心怀喜悦以迎接新生命的诞生。

这种喜悦产生于内心深处,不管所遇何事,自己只管开心微笑。

冬至之后,天气寒冷,大人小儿若不注意保暖则易受寒而感冒发烧。

我强烈建议不用西药,特别是抗生素,千万不可滥用。

就选择中医,用中药或者针灸,往往都可速效。

若实在不方便找医生,不得已时,也可从《选择中医》中选择一个症状基本符合的方子试服一付,或有良效。

但我绝不建议不懂中医的人滥服中药。

冬至之后,阳藏之极而一阳欲生,当多食根性食物。

根得土气最多,最又益于养生。

按《内经》理论,人属倮虫,性属土,因此人是土气所化,亦必与土为伴而生长壮老已。

食物中如萝卜、红薯、土豆、山药、木薯之类,皆得土气而成。

且根性多升,得地气之极而自然有
升发之气。

人食之能温养土气,兼助升发。

小寒
冬至之后,阳气越来越沉降。

地面以上越来越冷,冷之渐为小寒,冷之极则为大寒。

小寒时节开始进入三九天。

中国的农历用九九来计算时令。

三九天是指从冬至算起的第三个九天,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9-27天。

小寒时节,阳气沉藏,当少扰其阳。

因此,不应该过于锻炼出汗。

冬天锻炼身体,并不是最佳的时候。

寒主收引,人体阳气因天寒而内伏。

此时当静以养阳之藏,而不是滥动以耗阳散阳。

至于有人说“冬练三九”,我认为那只对培养意志有好处,对于健康好处反不如坏处多。

再者,有风的天气更不可从事户外锻炼。

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最伤人正气。

顶着寒风跑步,不如回家睡觉。

冬季天地之间阳气敛藏,天气越来越冷,光照时间缩短,万木萧条,人居天地之间,机体阳气内藏,心神阳气不足,易出现君火不明诸症。

常见不少人入冬后会像动物冬眠一样出现没精打采、容易疲倦,甚至沉默寡言、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心慌等不适,这是抑郁症征兆,西方称其为季节性情绪紊乱症。

抑郁多见于以下人群:一则,老年人或者肺气虚的人易于抑郁;二则,高纬度地区因为冬季阳光减少,阳气不升而易于抑郁。

北欧国家如瑞典、芬兰、挪威冬天的日照时间很短,阳气敛而不升,冬季抑郁症发病率最高。

越是近赤道,抑郁越是少见;三则,社会活动少的人易于抑郁;四则,性格内向、敏感、感情脆弱的人,以及长期室内工作、极少户外运动的人都易阳气不升。

因此多出门参加活动、晒晒太阳、旅游、每天多户外锻炼、多开心、多社交等都是不错的调节方式。

或服桂枝汤,或灸百会,都可升阳。

我在奥地利见每到深秋开始,抑郁病人即开始增加。

越是寒冷阴雪天气,越易见抑郁发作。

一到春天,即霍然缓解矣。

盖相火藏于下,而君火浮于上,此为正常。

若君相二火皆在下,则病矣。

春天阳气升发,髓海阳气充足,则神志清爽,君火得明,自然不病抑郁。

冬季清阳过敛而不升,君火不明,则病抑郁。

谚语“九九有雪,伏伏有雨。

”隆冬时节天地之间阳气敛藏而归于地下,因此地上冷而地下暖。

若下雪,则更助阳气敛降。

冬季阳气愈降则来年春时愈能升发,至夏时愈能长旺。

阳浮至极而降,降则为雨。

从此谚语中可以悟出养生之理。

冬时收得紧,夏时放得开,机体在一年之间阳气圆运动越大越圆,则人越健康。

经常有人问,我适合于运动吗?我的观点是,夏天我们不妨适当多做些运动,要达到汗出的程度,这样可以透散阳气,使体内阳气升浮。

秋冬时节阳气敛藏,运动可减少,特别是冬天,进入小寒之后,最好不要剧烈运动。

国内不少单位搞冬季长跑比赛,其实是妄动阳气,有背于自然界的阳藏,十分并不利于养生。

大寒
大雪节气,将近冬至,正寒冷冬月,天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天地之间一片纯阴气象,人身阳气亦敛藏到肾水之中。

此时养生在于助阳之藏,养阴之盛。

不可妄动阳气,剧烈运动、大汗淋漓、过食辛辣、发怒上火等,都会让阳气上浮;更需养阴固本,若房事过度而妄泄阴精,或久思过虑而心脾阴耗,都会耗伐根本。

大寒节气养生,需注意几点。

一则素食,以清淡饮食为好,既助中焦运化,又防厚腻碍胃,以养中气。

二则天寒地冻,温食为宜,戒凉食、生冷、瓜果、油腻。

三则休息少劳,将养节气,最需戒耗,节气里读读书,散散步最好,不可妄事消耗性工作或运动。

四则宽心怡
情,戒除怨恨恼怒烦五情干扰。

五则早睡早休息。

大寒不但是天气继续变冷的标志,在运气学上更有意义。

从大寒时节开始,去年的太阳寒水之气转变为今年的厥阴风木之气,从大寒到春分为初之气。

此时气候以风为主,阳气从地面下上升,阴气随着“阳生阴长”开始化育万物。

此时阳升阴生,地面以风气流行,故名为厥阴。

风木主动,阳气升发,为一年生命循环之始。

此时需阴阳平衡,五行协调。

若有太过不及,则易出现反常。

以2012年为例,壬辰年岁木太过,木气太旺而升发加强,2011年属于水运不足之年,如此则今年木气偏旺而春天提前来到。

木气偏于开泄,需从今日开始注意涵水以养木。

且2012年木运偏旺,逢于风木之时,木过旺而易于化火上浮,导致诸多上火之症;亦易于克伐中土,导致脾虚诸症。

凡此种种,皆当涵水以平木,平时保健可以喝点乌梅固本汤,此方酸甘养阴,配以三豆,有养木涵木平木之功。

再以2013年为例分析,1月20日大寒,天地之间风木开始主时,壬辰年寒湿偏甚,至今则转为风木,癸巳年火运不及,生长之气不旺,更兼上年寒湿中郁,阴凝惨淡,万物生而不长,易出现化生不足之象。

在人则易病阳郁不升,需扶阳抑阴,升发阳气。

逢火运不化之年,养生治病以艾灸最好,中药多用味咸性温之品,饮食亦易偏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