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古代官职
9.“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
A.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B.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
C.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
D.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字眼——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体现的是家国同构观念。
4.有学者统计,春秋时期鲁、晋、楚、宋、郑五国有史可稽的共85位主政者中,世族占92%,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共计81位宰相中,本人属于本国公子或本国宗室、王公室姻亲者26位,与其他国家王公有亲者8人,共计只占总数的42%.此现象说明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文化认同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分封制,周的文化内涵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C项正确。诸侯国相对独立,具有土地管理权、行政权和军权,并不能实现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A项错误。分封制下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诸侯国内王侯地位最高,并没有强化君主专制,B项错误。古代中国贵族世袭制的确立并非始于周代分封制,夏商时期已经开始了,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2.史家认为:“把分封与宗法结合起来,是周代政治制度上的一大进步。”周天子通过宗法制度
A.建立了井然有序的等级隶属关系
B.形成了严密的中央集权体系
C.消除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各种矛盾
D.提高了各级贵族的文化素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中央集权体系是秦朝建立的,故B错误,宗法制度无法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不会提高贵族素质,故C、D项错误,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故A正确。
6.有史学家认为,秦汉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其中“中国版图之确立”是指秦汉时期
A.在平定六国基础上对周边地区施行政治控制
B.开始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D.儒家思想被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A.王公数量大幅减少
B.诸侯权力受到威胁
C.宗法制度日趋衰落
D.官僚政治完全确立
【答案】C
【解析】
由题干描述可知由春秋到战国时期,世族主政者所占的比例由92%降到4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宗法制度逐渐衰落,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是对材料现象的总结,没有体现说明的问题;B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诸侯权力的变化;D项错误,官僚政治是秦朝时期形成的。
5.秦朝在平定六国的基础上,对周边地区施行政治控制,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帝国规模扩大的主要方向是
A.新疆地区和蒙古高原
B.岭南地区和云贵高原
C.蒙古高原和岭南地区
D.云贵高原和新疆地区
【答案】C
【解析】
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没有包含新疆地区和蒙古高原,故AB项错误;秦朝在岭南地区并南越,置桂林、南海、象3郡,还开了通往西南的五尺道,大致自今四川宜宾至云南曲靖一线,将政治势力伸入了云贵高原,故C项正确;秦朝疆域不包含新疆地区,故D项错误。故选C。
【答案】A
【解析】
【详解】秦国灭掉东方六国,建立秦朝,推行郡县制,加强对周边地区施行政治控制,意味着“中国版图之确立”,故选A;开始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从政治角度而言的,排除B;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是从民族关系而言的,排除C;儒家思想被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是从思想文化而言的,排除D。
7.秦朝时为避“赢政”的讳,将“正月”改为“端月”,西汉时因项伯有功而汉高祖刘邦赐其姓刘,这主要反映出
A.重视人才
B.皇权独尊
C.尊崇自然
D.宗法观念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避讳,避讳其实就是皇帝制度在礼仪上的体现,反映了皇权独尊,故B项正确;ACD项都不符合题意。
8.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个秦朝官员最有可能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西周分封制下,贵族世卿世禄,世世代代做官,享有俸禄,体现血缘关系在政治上的支配作用,这是贵族政治;而秦朝实行郡县制,地方郡守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和皇帝专制,这被称之为封建官僚政治。综上可知,A项正确;西周不是集体统治而是地方贵族和周王共治,B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政治体制的变化而非分裂到统一的变化,C项错误;西周世卿世禄不能理解为地方分权,D项错误。故选A。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1)丞相,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皇帝管理全国军事事务,但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3)御史大夫,执掌全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百官的,也是副丞相。(4)地方实行郡县制,郡的长官叫守。
雅安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高2018级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共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3.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
A.家国同构观念
B.孝敬父母
C.中央集权意识
D.安土重迁理念
【答案】A
【解析】
‘父母官’既体现了家的概念又体现了国的概念,即体现家国同构观念,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孝敬父母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中央集权,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家国同构观念而非安土重迁理念,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