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屋》幼儿园教案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果屋》幼儿园教案通用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我们周围的房子》,详
细内容为“水果屋”的制作。

通过运用不同水果的形状、颜色和纹理,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一幅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不同水果的形状、颜色和纹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美术创作技巧。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和纹理,并将
其运用到美术创作中。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
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水果模型、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利用水果模型,引导幼儿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和纹理,让他
们知道水果可以用来创作美术作品。

2. 例题讲解(10分钟)
讲解如何利用彩纸、剪刀、胶水等工具,将水果的形状、颜色
和纹理运用到美术作品中,创作出一幅水果屋。

3. 随堂练习(10分钟)
指导幼儿动手操作,创作自己的水果屋。

4. 互动环节(5分钟)
邀请部分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学习。

六、板书设计
1. 《水果屋》
2. 内容:水果形状、颜色、纹理;创作方法;作品展示。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利用身边的水果,尝试创作一
幅水果画。

2. 答案:无标准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水果,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营养成分等,培养他们的生活常识。

同时,鼓励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
进行美术创作,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和纹理,并
将其运用到美术创作中。

详细补充和说明:
1. 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教师应准备丰富多样的水果模型,确保
每个幼儿都能清晰地观察到水果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教师可以用生
动的语言描述水果的特点,如“这个苹果是红色的,形状像一个大大的圆球,表面有很多小点点”。

2. 在例题讲解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展示如何将水果的形状、颜色和纹理运用到美术作品中。

例如,用黄色的彩纸剪出一个类似香蕉的形状,再用画笔在表面画出香蕉的纹理。

3. 在互动环节,教师应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创作过程,帮助他们互相学习和借鉴。

同时,教师要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他们在运用水果形状、颜色和纹理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二、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详细补充和说明:
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幼儿充足的动手操作时间,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技能。

在必要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如如何正确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

2. 在随堂练习环节,教师应鼓励幼儿仔细观察水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水果屋。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引导幼儿关注水果的细节特点,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3. 在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环节,教师应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同时,教师要对幼儿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
详细补充和说明:
1. 教具和学具的准备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教师应确保
每个幼儿都有足够的材料进行创作,避免因材料不足而影响教学效果。

2. 在准备教具和学具时,教师应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安全性。

例如,选择无毒、易清洗的颜料,以及适合幼儿手型的画笔和剪刀。

3. 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适时调整教具和学具的种
类和数量。

例如,在创作水果屋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部分幼儿对某种
水果特别感兴趣,可以适当增加该水果模型的数量。

4. 在课后反思环节,教师应关注教具和学具的使用情况,了解是
否存在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语言要生动形象,语调要亲切和蔼,以吸
引幼儿的注意力。

2. 在描述水果特点时,可适当夸张语气和表情,增加趣味性。

二、时间分配
1. 合理安排各环节时间,确保幼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动手操作。

2. 在互动环节,控制好每个幼儿分享作品的时间,避免拖延。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和开放性,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

2. 针对不同幼儿的观察和回答,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实物水果模型,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关注水果的形状、颜色和纹理,为后
续创作打下基础。

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
1. 教案中教学内容丰富,涵盖了水果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等方面,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尝试增加其他水果的种类,丰富幼儿的认知。

二、教学方法
1. 教学方法生动有趣,注重实践操作,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
力和创新能力。

2. 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课堂氛围
1. 课堂氛围活跃,幼儿积极参与,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2. 在互动环节,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
想法。

四、教学评价
1. 教学评价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和肯定他们的创作成果。

2.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适当增加对幼儿作品细节的评价,提高他
们的审美能力。

五、改进措施
1.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注重教具和学具的准备工作,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