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茂名市警察招考公安专业科目模拟考试(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广东省茂名市警察招考公安专业科目模拟考试(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0题)
1.行为人王某生产了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后,又销售这种商品的,对王某行为的认定与处罚哪项是正确的?
A.假冒注册商标罪。

B.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C.假冒注册商标罪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并罚。

D.假冒注册商标罪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择一重罪处罚。

2.
2008年6月11日晚8时许,王某、李某与龙某等人在回住处途中,与郑某因琐事发生争执。

郑某回到其打工的公司后,将冲突告诉同在该公司打工的老乡张某,张某即通过龙某打电话联系李某.双方约定通过打架的方式解决纠纷。

当晚11时许,张某纠集了老乡共30余人,龙某、李某也纠集了何某等10余人,双方均持铁棒等凶器至斗殴地点。

龙某一方见对方人多,遂逃离现场,张某一方即追赶。

张某、郑某及彭某、向某等人追赶上龙某,张某等人对龙某进行殴打,龙某被迫跳人路边池塘。

张某、郑某及彭某等即在池塘边捡起石块向池塘内冒出头的龙某投掷.使龙的头部不能浮出水面,致龙某因溺水死亡。

本案中,张某、郑某及彭某应定()。

A.聚众斗殴罪
B.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C.故意杀人罪
D.不构成罪
3.非法拘禁致人死亡的,( )。

A.构成故意伤害罪
B.构成故意杀人罪
C.构成非法拘禁罪
D.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4.王某醉酒后在河边游荡,两名民警发现后担心其不慎落水,欲将其送回家中,结果王某不听劝阻,并对民警进行辱骂,两名民警对其采取约束性措施可以使用什么警械?()
A.手铐
B.警棍
C.约束带
D.防暴枪
5.
第66题《鉴定书》由()。

签名并注明技术职称。

6.()主要包括对出入境口岸过境人员的检查、出入境交通工具的检查、监护及对违章违法事件与案件的查处。

A.边防检查工作
B.外国人管理和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工作
C.边防治安工作
D.公共秩序管理工作
7.衡量公安工作的最高标准是()。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执行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
C.人民群众的理解、关心、支持和帮助
D.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
8.()是指党在政治方向、政治路线、政治原则和方针、政策上的领导。

A.政治领导
B.思想领导
C.组织领导
D.决策领导
9.关于搜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搜查必须由侦查人员进行
B.执行搜查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
C.搜查前不必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
D.搜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侦查人员进行
10.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公安工作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

公安机关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要高度重视和加强群众工作。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公安群众工作的目标是调动人民群众的治安积极性,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B.公安群众工作具有内容复杂、对象广泛、知识宽广、运作艰苦等特点
C.公安群众工作的任务是提高群众主人翁意识,要求群众对所有的公安工作进行监督,对公安工作和公安民警的缺点、错误提出批评和建议
D.公安群众工作以联系群众、宣传教育群众、组织发动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团结群众为内容
二、多选题(10题)
11.蒋某等人伤害成某、聚众赌博、非法拘禁韩某,涉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案件侦办过程中,下列民警应当收集的证据有:
A.成某对被打致伤过程的陈述
B.蒋某抽头的微信红包转账记录
C.韩某被多人带入宾馆的监控记录
D.韩某被拘禁期间蒋某在国外的旅游签证
12.
第94题根据紧急处理暴力犯罪或重大治安灾害事故、追捕逃犯、抢险救灾的需要,公安机关依法可以征用()。

13.下列关于受理接警说法错误的是( )。

A.对接报的规模较大、行为方式激烈的群体性事件,应当迅速将情况通报业务主管部门,防止事态扩大
B.对接报的自然灾害事故,应当根据灾害的种类、程度派警处置,首先报告业务上的上级机关,同时报告分管负责人
C.处警民警到达现场后,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对警情妥善处置。

处警结束后,应当及时将处警情况向110报警服务台反馈,并做好处警记录。

处警结果需要制作法律文书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D.110处警工作实行“两级处警”和“就近处警”、“分类处警”相结合的处警原则;特大城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处警机制
14.
第92题下列选项中,体现人民警察秉公执法的有()。

15.按照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的要求,当前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重点是“四统一”、“五规范”。

下列选项中属于“四统一”内容的有()。

A.统一考录制度
B.统一训练标准
C.统一纪律要求
D.统一外观标识
E.统一组织纪律
16.按照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和“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加强公安机关领导班子建设,把各级公安机关领导班子建设成为()的领导班子。

A.政治坚定
B.开拓创新
C.业务精通
D.团结协作
E.廉政勤政
17. 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的是( )。

A.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B.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C.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D.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18.关于各警种间的分工与协作,卞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人民警察是个整体,公安机关各警种间的分工与协作是各警种正确履行职责不可缺少的条件
B.公安机关为了使人民警察更好地履行职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设置了专门的业务警察建制,从而形成了警种
C.各警种之间的分工是根据各警种的任务、职责、权限的不同而划分的,是为了便利日常工作
D.各警种之间的分工是相对的,在发生重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时,往往是各警种联合作战,在需要履行职责时,不允许人民警察借口不属其职责范围而拒绝执行
19.
第105 题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决定权是()。

A.检察员
B.公诉人
C.检察长
D.检察委员会
20.企业保卫工作主要指对()等企业单位所进行的保卫工作。

A.财贸
B.工厂、矿山
C.邮电
D.广播、电视
三、判断题(10题)
21. 公安机关职责具有有限性,是指公安机关的职责是有范围的,超越范围就是越权。

()
22.甲、乙共同盗窃,由乙在现场望风。

甲窃取丙的现金2000元,丙发现后立即追赶甲和乙。

甲逃脱,乙被丙抓住后对丙使用暴力,致丙重伤。

甲和乙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A.是
B.否
23.如果被害人或证人拒绝人身检查,而侦查人员又认为有必要检查时,可以强制检查。

A.是
B.否
24. 人民警察根据职位高低,在政治上也享有不同的地位。

()
A.是
B.否
25.公安技术科学的研究,主要是围绕有关公安工作的技术手段、装备现代化进行的研究工作。

()
A.是
B.否
26.
负责维护交通设施、交通秩序,进行交通管理、处理交通事故的警察称为交通警察。

( )
A.是
B.否
27.
第33题实施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
A.是
B.否
28.指导、承办少年收容教养案件的审批工作是公安法制工作的内容之一。

A.是
B.否
29.周某在路上行走时,未在人行道内行走,违反了交通规则,但因其双目失明,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以不予处罚。

()
A.是
B.否
30.
第19题维护国家安全和打击犯罪是公安机关在新时期的总任务。

()
A.是
B.否
四、情景分析题(3题)
31.孙某到现场后发现钱某浑身是血,重伤昏迷,尚有呼吸,并闻到赵
某身上带有酒气。

依据法律规定,孙某认为赵某涉嫌的罪名是:(单选)
A.交通肇事罪
B.重大责任事故罪
C.危险驾驶罪
D.过失致人重伤罪
32.交警对杨某的交通违法行为当场作出处罚决定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告知杨某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
B.当场填写了处罚决定书并交付给杨某
C.将处罚情况第二天报其所属的交警大队备案
D.对违法车辆进行查扣
33.对于赵某的处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应当免除处罚
B.可以免除处罚
C.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五、情景选择题(3题)
34.经盘问,刘某涉嫌贩卖假币,公安机关对其刑事拘留,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应在多长时间内将拘留的原因通知刘某的家属?()
A.8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35.某日下午,你陪家人在电影城看电影时,影院内突然发生火灾。

请结合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
根据以上示意图判断,最容易发生的是()。

A.扒窃
B.食品中毒
C.踩踏事故
D.传染性疾病
36.老板葛某承包了马山村1000亩土地,投资农产品生产。

一年后,由于经营不善,造成严重亏损,老板在拖欠当地农民土地租金和农药、种子、化肥款项,以及工资等累计300多万元,偷逃税款50万元后逃跑。

村民发现后,寻找无果便聚集到镇政府要求解决。

接到镇政府通报后,公安派出所正确的做法是()。

A.强制驱离聚集在镇政府门口的农民
B.与村民代表沟通协商了解情况
C.对当场实施的犯罪行为批评教育
D.此事不属公安机关职责,不予过问
六、单选题(0题)
37.宪法结构指宪法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

关于我国宪法结构,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宪法序言规定了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
B.现行宪法正文的排列顺序是: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以及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C.宪法附则没有法律效力
D.宪法没有附则
参考答案
1.A
2.B聚众斗殴罪,是指为了报复他人、争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当目的,纠集众人成帮结伙地互相进行殴斗,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292条第2款规定。

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刑法》第234条、第232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说明在聚众斗殴活动中,一旦造成他人重伤、死亡的。

根据具体情况按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本题中,双方只是为解决纠纷而进行斗殴,并没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意图。

因此,本题答案选B。

3.C《刑法》第238条规定,因非法拘禁致人重伤、死亡的,仍应定非法
拘禁罪,分别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但是,如果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或者死亡的,则应分别定故意伤害(重伤)罪或者故意杀人罪,依照《刑法》第234条第二款或者第232条的规定处罚。

4.C对醉酒的人,采取约束性措施约束至酒醒,可以使用警绳、约束带等警械,但是不得使用手铐。

故本题的答案选C项。

5.C《鉴定书》由鉴定人签名并注明技术职称
6.A边防工作主要包括边防治安工作和边防检查工作。

边防治安工作主要是维护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保护国界安全的不可侵犯性;边防检查工作主要包括对出入境口岸过境人员的检查、出入境交通工具的检查、监护及对违章违法事件与案件的查处。

外国人管理和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工作主要是对外国人在中国的入境、出境、居留、旅行实施管理,保护外国人的合法权益,发现和处理外国人的违法犯罪活动,处理国籍问题,对出入境的中国公民、华侨、港澳台地区同胞、边境居民进行管理,依法查处出入境人员中的违法犯罪人员。

因此,本题应选A项。

7.D
公安机关是人民的公安机关,它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它执行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

公安机关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是衡量公安工作的最高标准。

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公安工作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做好公安工作的根本保证。

8.A
政治领导是指党在政治方向、政治路线、政治原则和方针、政策上的
领导。

思想领导,是实现政治领导的思想保证。

组织领导,是实现党
对公安机关领导的组织保证。

其实现途径是健全公安机关各级党组
织,严密组织制度,加强领导管理。

地方党委对公安工作事关重大的
问题有权作出决策。

具体内容包括:进行宏观公安决策;对重大问题作出必要指示;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故本题答案选A。

9.C根据《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规定,搜查需要遵循下列程序:(1)搜查必须由侦查机关负责人批准,并由侦查人员依法进行,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对公民人身和住宅进行搜查。

(2)搜查必须由2名以上侦查人员持有县级以上侦查机关的主要负责人签发的搜查证进行。

侦查人员在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

搜查结束后,搜查人员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向检察长报告,及时补办有关手续。

(3)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按照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的要求,交出可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物证、书证、视听材料。

否则,侦查机关可以依法强制进行搜查和提取。

搜查时,应有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在场。

搜查出来与案件有关的物品,应当让见证人过目。

(4)搜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侦查人员进行。

(5)搜查应有明确的目标或划定搜查范围。

(6)搜查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侦查人员、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单位负责人,或者其他见证人签名或盖章。

本题中C项“搜查前不必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的说法错误,只有在特殊情形下才可以不用搜查证,但搜查时也要出示证件。

因此,本题应选C项。

10.C公安群众工作的任务是提高群众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监督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工作,而不是要监督所有的公安工作,对于涉密性质的公安工作不对外公开。

因此,本题应选C项。

11.AB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

A、B、C三项均为需要收集的可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D项韩某被拘禁期间蒋某在国外的旅游签证与本案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无关,不当选。

故本题选ABC。

12.BCD根据紧急处理暴力犯罪或重大治安灾害事故、追捕逃犯、抢险救灾的需要,公安机关依法可以征用急需的人员、物资和场所
13.BD公安部《110接处警工作规则》第19条规定,对接报的自然灾害事故,应当根据灾害的种类、程度派警处置,同时报告分管负责人。

第22条规定,110处警工作实行“一级处警”和“就近处警”、“分类处警”相结合的处警原则;特大城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处警机制。

因此,本题应选BD。

14.ABCD
15.ABCD
16.ABDE
17.ABCD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1)正在预备犯罪、实
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18.ABCD
人民警察是个整体,其战斗力取决于各警种协同作战、整体作战的能力。

公安机关各警种间的分工与协作是各警种正确履行职责不可缺少
的条件,公安机关为了使人民警察更好地履行职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设置了专门的业务警察建制,从而形成了警种。

各警种之间的分
工是根据各警种的任务、职责、权限的不同而划分的,是为了便利日
常工作。

这种分工是相对的,在发生重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时,往往
是各警种联合作战,在需要履行职责时,不允许人民警察借口不属其
职责范围而拒绝执行。

19.CD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或妨碍侦查和审判的进行,依法采取的剥夺其人身自由予以羁押的一种强制方法。

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由检察长决定。

重大案件应当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

20.ABC解析:企业保卫工作主要指对工厂、矿山、财贸、邮电、水产等企业单位所进行的保卫工作。

21.A
22.N
23.N
24.N人民警察不论职位高低,政治上一律平等。

故本题说法错误。

25.Y
26.Y
解析:交通警察是警察的一个警种。

其职责是维护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查纠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负责机动车的登记管理等,简称“交警”。

故本题说法正确。

27.Y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l9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一)情节特别轻微的;(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三)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四)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五)有立功表现的。

故本题说法正确
28.Y
29.Y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贞条氣定,盲人或者又聋女碰的乂蓮反治安管理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

30.N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公安机关在新时期的总任务
31.A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危险驾驶罪是指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

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定额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过失致人重伤罪是过失造成他人身体重伤的行为。

故本题选A。

32.D对违法车辆进行查扣属于行政强制措施,而不属于行政处罚。

所以
D 选项错误。

33.C本题主要考查公安基础知识。

根据《刑法》第17条第3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此,ABD项不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为C。

34.C《刑事诉讼法》第83条第2款规定,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24小时。

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正确答案选C。

35.C
根据所给示意图可以看出,影院发生火灾时,绝大部分人都挤到左侧
的逃生出口,因此容易发生的是踩踏事故。

故答案为C。

36.B从题干可以看出,村民聚集到镇政府要求解决问题属于群体性事件。

《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规定》第2条规定,公安机关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坚持理性、规范、适时、有效的处置,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以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处置得好为工作目标,提高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水平。

因此,在村民聚集到镇政府要求解决问题时,要做的应该是了解村民的诉求,将事实调查清楚,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可以通过与村民代表沟通协商了解情况,A项的强制驱离和D项的不予过问都不合适,C项的犯罪行为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37.C宪法附则是指宪法对于特定事项需要特殊规定而作出的附加条款,
由于宪法附则是宪法的一部分,因而其法律效力与一般条文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