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10.3远离有毒物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10.3远离有毒物质教学设计
【提出问题】根据你现有的知识说一下,你知道哪些物质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危害?
思考、交

从学生已有
的认知水平
出发提出问
题,充分调动
学生的积极
性,使学生全
员参与。

【提出问题】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过构成人体的物质有很多,例如水、蛋白质、无机盐等等。

那你能不能大胆猜测:我们摄入某种有毒物质使人体受到伤害,是因为它破坏了我们体内的哪种成分呢?思考交流,
并提供猜测
依据。

通过不断的
提问,使学生
知识的获取
过程成为主
动分析解决
问题的过程。

【引导】我们要想验证刚才同学的猜想,就必须进行实验探究。

老师介绍鸡蛋清,与人体活性蛋白相似。

还有哪些物质能使蛋白质遭到破坏?能不能设计一个方案证明你的猜想?交流鸡蛋清
在加热的条
件下发生的
变化
猜想交流,
完成实验方
案设计。

通过猜想与
假设、设计实
验方案,养成
良好的科学
探究习惯,学
会分析解决
问题的方法。

【引导探究】请利用提供的仪器和药品来检验你的猜想是否正确。

(巡回指导,注意实验进行情况和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利用提供的
药品及仪器
进行实验,
观察实验现
象并记录,
并与自己的
猜想进行对
比判断。

让学生亲自
操作、实践、
体验、主动参
与知识的获
取过程。

提高
学生的实验
技能。

【提出问题】我们请几个小组的同学起来交流实验现象。

并思考,通过这些现象,我们可以什么结论呢?自由交流现

讨论、交流
所得到的结

留出空间让
学生对自己
的探究活动
进行反思,
进行总结,
让学生学会
思考。

【引导】我们研究
物质的目的就是为思考、将所学到的知识加以巩
了应用。

在了解了这些之后,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交流固,并点题:
预防无机盐
中毒。

【大屏幕】水俣病报道
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得上这种奇怪的病吗?
学生交

给见多识广
的学生一个
展示自我的
机会,使其
他同学分享
并充实自
我。

【大屏幕】学以致用
在生活中遇到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学生自由选
题,抢答问

将知识活学
活用,使学
生明白“化
学服务于生
活”的道理
【引导】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当我想吃苹果的时候(展示实物),忽然发现苹果烂了,这种现象在化学上我们叫做变质。

说到变质食品,你能想到什么?这些变质食品能吃吗?为什么?
交流
阅读课本,
得出变质食
品对我们人
体的危害。

通过这些简
单的问题,
充分调动全
体学生的积
极性,使每
个人都参与
到学习过程
中来。

指导阅读方
法,提高学
生的阅读能

【提出问题】变质食品的危害这么大,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交

联系生活进
行教育,使
他们自己懂
得变质食品
的危害。

【提出问题】
1.这个苹果扔了怪可惜,把烂的地方削去,剩下的能不能吃?原因?
2.家里的大米、面粉发霉了,把它们放锅里煮熟再吃。

这种做法对不对呢?学生思考、
讨论、交流
使学生学会
用自己所学
到的化学知
识指导生
活,提高学
习的主动
性。

【引导】刚才讲到的有害物质,我们
在生活中都可以做到避免接触。

但是也有的物质,我们明明知道不好,但是许多人还都在碰―――吸烟。

【大屏幕】吸烟者与拒绝吸烟者对立图片
你同意哪一方观点?借助昨晚查阅的资料,陈述理由。

学生交流自
己所查阅的
资料
使学生明
白,课本并
不是获取知
识的唯一手
段。

还能提
高学生的语
言组织能力
及交流的能
力。

【引导】如果还有个别男同学心里感到不服气,还在偷偷支持吸烟者的观点的话,那我请你来看课本97页的图表。

从这个图表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观察图表,
得出信息
培养学生分
析图表,解
决问题的能
力。

【大屏幕】继续提供图片:吸烟者的肺
观察图

继续提供强
有力的证
据,使学生
产生震撼,
明白吸烟的
害处
【提问】在看完这些之后,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集体回

使每个学生
通过这些活
动都能深刻
理解吸烟的
害处,从而
做到远离烟
草。

【引导】我们不仅要做到自己不吸烟,如果看到你老爸吸烟,应该怎么做?我相信,你有了这节课知识的帮助,一定能够成功地帮你老爸把烟瘾戒掉。

但是也有的物质,一旦上瘾,学生交流将所学的知
识加以应
用,学会用
知识保护自
己及家人。

并导入下一
个课题
就很难再戒掉――毒品。

【提问】说到毒品,你脑子中能出现哪些画面?交流为课外知识
丰富的同学
提供机会,
其他同学分
享。

【录像】吸毒者的录像
看完这则短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观看录像、
思考
提供真实的
录像资料,
给学生强烈
的震撼,明
白吸毒的害

【引导】不要以为这些东西离我们很
遥远,据统计,在全国这些吸毒人员中,有75%是像我们一样25岁以下的青少年,他们为什么会染上毒品呢?
【录像】对青少年吸毒的采访。

从这其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呢?观看录像
交流自己所
得到的启示
通过观看对
少年吸毒者
的采访,学
生产生了更
大的震撼,
使学生在日
常生活中对
自己的安全
及交友原则
有了一个衡
量准则。

【讲解】我国人民与毒品的斗争从很久以前就开始了,远在清朝,民族英雄林则徐就开展了虎门销烟运动;直到今天,缉毒警察仍再为保卫我们的健康不遗余力。

作为当代中学生的我们,能做到什么呢?观看图片介

交流
培养学生的
爱国主义情
感和民族自
豪感。

【小结】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以“关爱健康珍惜生命”为题,写一篇100~200字的小短文,向你的朋友及家人发出健康倡小组合作,
开始写作并
交流
回顾与反
思,有利于
学生知识体
系的构建。

议。

【课外实践】请你做一次义务宣传员,向你的朋友和家人宣传你的健康倡议
向别人宣

使学生实现
真正意义上
的学习。

“远离有毒物质”
一、教学内容分析
吸烟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我国的吸烟人数特别是青少年吸烟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吸毒也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化学物质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

所有这些都危害着人体的健康,所以,从化学角度介绍这些物质,宣传这些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本单元前两节介绍了对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和某些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是从正面讲人与环境的和谐依存关系,本节内容则是从另一方面讲外部环境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能使学生全面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树立合理利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哪些物质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伤害?究竟是因为它破坏了我们体内的哪种成分使我们的生命受到危害呢?所有的这些问题都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现
象中逐步引出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过程中还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如馒头发霉的处理、家人吸烟、吸毒等,让学生感知这些有毒物质对我们人体的危害,从而自觉地远离它们。

二、教学资源与设备
教学媒体选择
学生实验仪器及药品:试管、胶头滴管、鸡蛋清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酒精溶液、浓硝酸;
教师准备:腐烂苹果;录像;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上网或查阅资料,总结吸烟的害处
三、教学设计方案
设计内

具体设计设计意图
教学目标
设计1.知识与技能:知道
一氧化碳、甲醛、黄
曲霉素、重金属盐、
毒品等物质有损人
体健康;了解蛋白质
的一些重要性质。

要想在课堂中落
实素质教育的三
个核心方面:面
向全体、全面发
展、主动发展,
三维课程目标的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了解探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途径;逐步养成善于观察对比、敢于质疑、参与实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

落实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初步形成关爱健
康、珍爱生命、远离
有毒物质的意识;认
识到掌握化学知识
能够帮助人们抵御
有害物质的侵害,初
步认识化学科学在
帮助人类战胜疾病
方面的重大贡献。

通过三维目标的
设计,本节课不
但要使“蛋白质
的性质”这一知
识目标得以实
现,更要重视学
生在探究活动中
的参与性,使学
生在学习方法和
技能方面得到提
升,同时也使学
生的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得到培
养。

教学内容
的选择和
教学情景
的设计内容选择:
1.知道一氧化碳、甲
醛、黄曲霉素、重金
属盐、毒品等物质有
损人体健康
2.蛋白质的性质。

情景设计:
1.多媒体视频:瘦肉
精报道,引入课题:
我们应该远离有毒
物质。

2.给出药品和仪器,
学生分组探究哪些
物质能够使蛋白质
的性质发生改变。

3.展示烂苹果,引出
变质食品。

4.播放吸毒、青少年
戒毒视频,通过观察
吸毒人的惨状,使学
生深刻体会我们应
该远离毒品。

教学内容除了知
识性问题“蛋白
质的性质”,更
重视学生获取知
识时的参与过
程,把“蛋白质
的性质”设计成
了一个完整的实
验探究过程,使
学生认识到科学
探究是解决问题
的一种重要方
法。

教学情景的
设计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让学
生感到化学知识
的真实性、实用
性。

教师通过适
当的情景让学生
主动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并解决
问题,让学生参
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学习任务
和学习活动
的设计1.学生通过观看瘦
肉精视频,想到这些
有毒物质可能是破
坏了我们体内的蛋
白质导致了我们人
体中毒。

2.学生在开放性实
验中自主探究哪些
物质能使蛋白质性
质发生改变,加强预
防无机盐中毒的认
识。

3.通过教师展示的
烂苹果感受变质食
品的处理方法;通过
三维目标中过程
与方法更为重
要,它是获取知
识和技能,进行
情感体验的途径
和手段。

学生在
观察思考、实验
操作、交流讨论
等学习过程中掌
握研究物质性质
的科学方法,养
成科学的态度,
培养初步的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让学生在获
学生交流自己课下查阅的关于吸烟的危害和观看吸毒视频强化学生远离有毒物质的意识。

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的能力。


习活动的组织和教学评价的设计学习活动以自主学
习和合作学习相结
合。

“预防无机盐中
毒”以实践、合作、
交流、讨论为主;“不
吃变质食品、拒绝烟
草、远离毒品”以学
生观察、思考、阅读
等自主学习为主
评价分为过程性评
价和结论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
生求知的过程、探究
的过程和努力的过
程。

结论性评价关注学
生知识和能力的提
在学生感到有意
义、有兴趣的活
动中组织教学活
动,培养学习兴
趣,有利于发展
学生终生学习的
习惯。

充分发挥评价
的激励功能,针
对不同学生的个
性发展给予指
导,关注学生对
知识的获取,更
关注知识获取过
程中的能力提
高,从而不断激
发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

高,关注学生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的展
现。

四、教学实录
师:前一段时间我们在电视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报道,(视频:猪肉中毒报道)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生:可能是猪肉中含有有毒物质
设计意图:本节课我截取了东方时空中一段关于猪肉中毒的报道作为导入,采用学生生活中
熟悉的事件创设真实的情景,活跃课堂气氛,并且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课堂中
来。

面向全体学生,创设真实、生动、直观
且富于启迪性的学习情景,有利于发挥情感
等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生
动活泼、主动发展。

师:世界上的物质丰富多彩,有的可以为我们提供充足的营养,作为食物;但也有一些物质会危害我们的健康,甚至生命,因此我们要拒绝和远离这些有毒物质。

根据你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先来说一下你知道哪些物质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
伤害?
生:一氧化碳、吸烟、吸毒、酗酒、甲醛、镉、汞(师介绍重金属盐)
设计意图: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机械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主体性和主动性几乎被全然扼杀。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选择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能动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所以本节课第一个问题的设置以面向全体学生为根本出发点,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全员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师: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过构成人体的物质有很多,例如水、蛋白质、无机盐等。

那你能不能大胆猜测:我们摄入某种有毒物质使人体受到伤害,是因为它破坏了我们体内的哪种成分呢?你的依据是什么?
生:蛋白质,因为蛋白质是构成我们人体的基础物质。

师:如果我们想证明刚才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进行实验
师:介绍鸡蛋清,与人体活性蛋白相似。

鸡蛋清在加热的条件下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蛋白质凝固。

师:如果我们血液中的活性蛋白在加热的条件下,会对我们人体产生什么危害?
生:血液凝固,造成人死亡!
设计意图:在这一过程中始终以问题组织教学,课堂问题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
主体活动解决的。

这样的设计能使学生知识
的获取过程成为主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会展开积极的思维,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师:后果这么严重,那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生:(思考、大胆发言)
生1:还有哪些物质能使蛋白质的性质发生改变呢?
生2:它是如何使蛋白质的活性消失的?
师:今天老师让你们自己动手来解决刚才你们提出的问题。

(实验药品及仪器:鸡蛋清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酒精溶液、浓硝酸、试管、胶
头滴管)
生:(小组合作,建立猜想并设计实验方案,交流后进行实验操作。


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学们实验时一定要注意正确操作,注意记录实验现象。

(约五分钟后)
师: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交流一下你们的实验情况。

其它同学要认真听,与你们的结果做
对比,看是否有不同的地方。

生:(充分交流,大胆发言)
生1:把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酒精溶液、浓硝酸分别滴入鸡蛋清溶液中,都有白色沉
淀产生。

生2:现象基本相同,只是我们组做浓硝酸和鸡蛋清的实验看到的是黄色沉淀。

师:(对个别有不同情况的小组予以分析、解释,对他们参与实验的积极精神予以肯定),根
据这些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生:蛋白质在受热或遇到浓硝酸、重金属盐、甲醛等物质时,生理活性就会消失。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这些物质能对人体造成如此大的伤害,所以我们一定要预防无机盐
中毒。

在了解了这些之后,在生活中我们应
该注意什么问题呢?(播放水俣病报道和高温消毒、重金属盐中毒的信息)
生:自由选题,抢答问题
设计意图: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化学教师以化学课程为载体,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而本次化学课程改革的最亮点,就是把科学探究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并在化学课程标准中得到突出的定位。

所以在本节课中我把“哪些物质能使蛋白质的性质发生改变”
设计成了一个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先通过情景的铺垫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还有哪些物质能使蛋白质失去活性?”,再通过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营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让学生真正做到主动发展。

师:在生活中我们有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当我想吃苹果的时候发现苹果烂了,这种现象在化学上叫做变质。

说到变质食品,你能想到什么?
生:发霉的馒头、坏的瓜子、夏天菜时间长了就酸了……
师:这些变质食品能吃吗?为什么呢?
生:不能。

(阅读课本,得出变质食品对我们人体的危害,进行交流)
师:变质食品的危害这么大,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呢?
生:不吃变质食品!
师:那这两个苹果把烂的地方削去,剩下的能不能吃呢?为什么?
家里的大米、面粉发霉长毛了,我们的家长
都比较节省,说把它放锅里煮煮吧,煮熟再
吃就没事了,这种做法对不对呢?
生:(思考、讨论、交流)
师:刚才讲到的有害物质,我们在生活中都可以做到避免接触。

但是也有的物质,我们明明
知道不好,但是许多人还都在碰――吸烟。

(图片展示:吸烟者与拒绝吸烟者对立图片)你同意哪一方观点?借助你昨晚上网查阅的
资料,陈述你的理由。

生:(充分交流自己所查阅的资料)
师:如果还有个别男同学心里感到不服气,还在偷偷支持吸烟者的观点的话,那我请你来看课本97页的图表。

从这个图表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生:(观察图表,得出信息)
师:(继续提供图片:吸烟者的肺)
生:(观察图片,加深不吸烟的认识)
师:在看完这些之后,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不吸烟!
设计意图:在这两部分的教学中,我采用了阅读探究、上网探究等不同的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科学探究中不仅仅包括实验探究。

阅读探究能够使学生充分挖掘课本各部分内容的价值,例如分析“血液中CO的含量”图表能够培养学生从图表中分析问题、提炼信息的能力;现在网络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所以在课前我有意识布置学生先通过网络查阅吸烟的危害,将网络资源及信息技术变成学生自觉学习、自我发现、自主探索的有力工具。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来解决问题,通过自主学习不好解决的问题就通
过合作学习来解决。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
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课本
的各方面价值得到了充分的挖掘。

这样的教
学充满了人文教育,也使学生更加清楚,化
学学习要学生活中的化学,学身边的化学,
学有用的化学。

师:我们不仅要做到自己不吸烟,如果看到你老爸吸烟,应该怎么做我相信,你有了这节课
知识的帮助,一定能够成功地帮你家人把烟
瘾戒掉。

但是也有的物质,一旦上瘾,就很
难再戒掉―毒品。

说到毒品,你脑子中能出
现哪些画面?
生:瘦弱的身体、拿针头在自己胳膊上注射毒品,吃了摇头丸以后人变得很疯狂。

师: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短片(吸毒者的录像)看完这个短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生:吸毒太可怕了!
师:不要以为它离我们很遥远,据统计,在全国这些吸毒人员中,有75%是像我们一样25岁以下的青少年,他们为什么会染上毒品呢?(播放对青少年吸毒的采访录像)
从这其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呢?
生:交朋友要谨慎,不能随便吃朋友或陌生人给的东西。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最后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以“关爱健康珍惜生命”为题,写一篇100~200字的小短文,向你的朋友及家人发出健康倡议。

生:小组合作,开始写作并交流
设计意图:我们知道,情感态度价值观属意识形态领域,它的教育不能脱离具体的内容和特定的环境及特定的情景孤立的进行,而应该是自然渗透,自然生成。

决不能象讲知识点一样用讲解的办法“教给学生”。

如果那样的话,肯定是苍白而空洞无力的。

在这一部分没有什么知识性的内容,所以在课堂设计上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播放了两段非常有震撼力的视频;联系中学生自身的特点,设计一些正面或负面的实例,让学生感同身受,以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关爱健康、珍爱生命、远离有毒物质的意识,认识到掌握化学知识能够帮助人们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教学效果与课后反思评价
我们现在的化学教学就是要确立“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这一核心的教育大理念,并以此为总统领,把素质教育三个基本要义落实在化学课程改革教学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

而素质教育理念中的“全面发展”,体现在具体的学科课程中,那就是要从多个不同的维度上,制定多元目标,实现全面发展。

所以本节课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中进行设计。

以期通过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的梯次完成,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要设计以科学探究为主要形式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各方面的价值,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积极参与过程体验,倡导学生自主、协作、勇于探究的学习精神和情感体验。

如:在讲解哪些物质能使蛋白质的性质发生改变时,我不再以讲授的方式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设置一定的情景,让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然后顺水推舟,向学生提供了一些仪器和药品,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自主
探究与合作探究,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解决了蛋白质的性质问题。

这让学生感到知识是他自己学到的,而不是老师强加给他的,他们手脑并用、乐在其中,这种亲身经历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并且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有着极大的社会价值,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更要重视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形成。

所以我充分挖掘能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给学生播放了大量生动震撼的视频,让学生清醒的认识到:烟草、毒品等物质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在这样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全体学生都没有过重的思想包袱,他们有时窃窃私语,有时群情激昂,积极主动地在老师设计的活动中探究学习。

当然由于自身经验有限,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面向全体,尊重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有所发展,在其可能发展的空间内充分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