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332地方性分异和主要陆地自然带规范训练 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2课时地方性分异和主要陆地自然带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考查知识点及角度
难度及题号
基础中档稍难
地方性分异11、12、13 3、10
主要陆地自然带1、2、16 4、5、6、13、
14、15
17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7、8 9、10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据此回答1~2题。

1.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答案 A
2.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A.水分B.光照
C.土壤D.热量
答案 D
3.华北的石灰岩山坡多生长柏树,花岗岩风化的山坡多生长油松,这一现象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现象( )。

A.垂直分异规律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解析在华北的气候条件下,石灰岩风化的山坡土壤呈碱性,那里多生长柏树;花岗岩风化的山坡土壤呈酸性,那里多生长松树(油松),受局部岩石、土壤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不同种类的植被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

答案 D
下图为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

读图,回答4~6题。

4.与①处自然带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

A.暖流B.山脉迎风坡
C.大气环流D.寒流
答案 D
5.④地自然带的名称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疏林草原带D.温带草原带
答案 B
6.自然带①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地方性分异
解析①处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该地处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同时又受到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带,属地方性分异;④地为地中海气候,形成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答案 D
下面是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单位:mm)图。

读图,回答7~8题。

7.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B.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
C.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D.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8.从甲至乙植被类型的变化依次是( )。

A.高寒草原、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高寒荒漠、高寒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温带荒漠、温带草原、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解析第7题,观察图中经纬线的走向,即可看出年等降水量线的变化趋势,从甲到乙是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的变化。

第8题,植被类型由温带荒漠到温带草原再到温带落叶阔叶林,最后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答案7.D 8.C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完成9~10题。

9.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解析土壤湿度增大会使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土壤热容量增大会使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会使土壤湿度增加。

答案 B
10.该示意图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解析该图表明了系统中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将会导致其他要素发生变化,即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答案 B
读图,回答11~13题。

11.图中B处阴影部分的自然带是( )。

A.高山植物区
B.热带荒漠带
C.热带草原带
D.热带雨林带
12.图中A处阴影部分的自然带为( )。

A.热带草原带B.热带雨林带
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13.图中A处自然带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地方性分异
解析第11题,B处虽然纬度较低,但受沿岸寒流的影响形成热带荒漠带。

第12~13题,A处受地形与洋流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带,属地方性分异。

答案11.B 12.B 13.D
读“世界大陆自然植被水平地域分布示意图(部分)”,回答14~15题。

14.a地所处自然带为(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
15.在b处出现草原景观的可能原因是受( )。

A.纬度位置的影响B.沿岸寒流的影响
C.海陆位置的影响D.人类活动的影响
解析第14题,a地处于亚热带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对应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第15题,b地处内陆,来自海洋的水汽少,降水少。

答案14.C 15.C
二、综合题(共40分)
16.读“世界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1)填写自然带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
H.________;I.____ ____;J________。

(2)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________,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________(气
候),位于大陆西岸的是________(气候)。

(3)从A→B→C→D的自然带更替现象,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_______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
规律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4)从F→G→H的自然带更替现象,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_______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
律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这种变化在________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答案(1)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E.(温带混交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F.(温带混交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G.温带草原带H.温带荒漠带I.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J.亚寒带针叶林带
(2)E、F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3)纬度地带热量(4)干湿度地带水分
中纬度
17.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0分)
(1)图1中数码表示的自然带名称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图1中自然带从⑤~①表示的是自然带的________规律和________规律。

(3)自然带②在南半球的同纬度有无分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是沿46°S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A的自然带与图1中的________(填序号)自
然带相符;图中B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然带⑤在________洲分布最广,自然带④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大陆东部________地区。

解析该自然带分布图综合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与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判读难度较大。

根据图中的雪线以及纬度的分布等因素可以判断出自然带的名称。

①~⑤分别为寒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或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雨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在南半球是不存在的。

自然带④在我国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带雨林带在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分布最广泛。

根据46°S以及图示的海拔高度可以判断该地区位于南美洲,A处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处因受地形的影响降水较少,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

答案(1)寒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或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纬度地带分异垂直分异
(3)无南半球该纬度大部分是海洋
(4)③温带荒漠带位于西风带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
(5)南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