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3)
一、选择题
1.恩格斯指出: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
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这里强调了拿破仑()
A.受到了德国人民的欢迎B.损害了德国的利益
C.传播了法国革命的精神D.有利于德国的统一
2.“亚历山大的东征,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了。

”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
A.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C.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湮灭
D.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3.“当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英
国历史学家约翰•利这段话中的“她”位于()
A.亚平宁半岛
B.印度半岛
C.阿拉伯半岛
D.希腊半岛
4.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过:“越小的国家越容易实现民主。

”下列能够证实孟德
斯鸠观点的是
A.罗马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雅典D.斯巴达
5.从“征服意大利半岛”“称霸地中海地区”“凯撒夺取政权”这些关键词中可以提炼出
的学习主题是
A.希腊的繁荣B.罗马共和国统治C.罗马帝国的扩张D.雅典民主政治
6.古罗马法律缜密,法律体系完备。

该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
内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这部法
律是
A.《法理概要》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D.《新法典》
7.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
希腊文明回声的最强音,是世界许多民族每天都在运用的语言文字。

”这句话的含义是
()
A.古希腊是一切文明的发源地B.古希腊是海洋文明的发源地
C.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D.欧洲文明是海洋文明发源地
8.阿富汗境内的巴米扬大佛包含希腊化的造像元素,这应该与下列哪位人物的历史活动有
间接关联
A.伯里克利B.亚历山大C.胡夫D.查理大帝
9.下面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图中③处应填写的是
A.罗马共和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10.古代世界文明多元发展。

下列文明与产生地域及文明古国搭配正确的是
A.甲骨文——两河流域——古巴比伦B.楔形文字——爱琴海——希腊
C.授时历——尼罗河流域——古埃及D.儒略历——地中海——古罗马
11.下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②处应填写的是
A.罗马共和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拜占廷帝国
12.图象史料在证史研究中有重要作用。

如下图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一组图象资料,据此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A.古代希腊文明B.古代日本文化
C.古代罗马法制D.古代阿拉伯文明
13.“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句西方谚语可以转译为“入乡随俗”。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该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
A.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B.罗马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C.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生活、学习
D.罗马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14.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7年1月签署暂停中东几国移民入境的行政命令(“禁穆
令”),被联邦法院法官裁定为违反宪法,立即暂停执行。

这一过程体现的政治原则是()
A.中央集权B.地方分权
C.分权制衡D.联邦制
15.《新全球史》中写道:“哥伦布向西半球的航行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主要是因为哥伦布的远航()
A.到达了真正的印度 B.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C.完成了环球航行 D.建立了东、西半球的联系
16.“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

”材料中的“帝国”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大汉王朝
17.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

伯里克利在演说中曾自豪地宣称:“雅典是希腊的学校。

”与他自豪的原因无关的是( )
A.经济繁荣B.帝国庞大C.民主政治D.文化昌盛
18.公元前46年,罗马统治者凯撒进行历法改革,制定了一套新的历法,被称作
A.大明历B.儒略历C.大衍历D.太初历
19.有学者认为:“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

”由此推断,该学者认为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客观上()
A.毁灭了东西方文化B.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C.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D.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20.“希腊建筑是一切艺术的研究起点”。

下列选项中属于古希腊建筑的是
A.
B.
C.
D.
21.《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30天的
法定宽限期”。

这一条款()
A.保留了习惯法的条文 B.对平民利益有一定的保护
C.否认了高利贷的存在 D.维护了借贷双方的平等权利
22.亚历山大的东征,从西方到东方,从希腊到印度,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

直到今天,他的名字还被很多人传颂,这是因为东征和帝国的建立
A.使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B.削弱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
C.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23.“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这段材料可以用来
A.阐述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B.解释亚历山大东征的原因
C.说明亚历山大东征的目的D.论证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24.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

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评是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下列史实中能论语其观点的史实是:
A.《荷马史诗》是古代世界留下的宝贵的文学遗产。

B.帕特农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统,柱身有粗有细,是古代神庙建筑的杰出代表。

C.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

D.《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5.2019遂宁国际马拉松于2019年10月20日星期日上午8:00在遂宁市体育中心开赛。

作为奥运会项目的马拉松赛起源于希波战争中的
A.古埃及
B.古中国
C.古希腊
D.古印度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拿破仑的相关知识。

题文史料主要对拿破仑作了充分的肯定,主要是因为拿破仑在位期间,颁布《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多次打败反法同盟,在被征服地区摧毁封建势力,传播法国大革命思想,因此是革命的代表。

C符合题意,AB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亚历山大的东征,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了。

”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历经十年(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3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

这次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结合。

D 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文材料,可知讲述的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的雅典是西方民主政的源头。

希腊半岛符合题意,ABC和题文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D。

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古希腊半岛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雅典经过梭伦改革,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极盛,C正确;AB是大帝国,排除;D与题干无关,排除。

故选C。

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征服意大利半岛”“称霸地中海地区”“凯撒夺取政权”这些关键词,可知与罗马共和国的兴衰有关,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整个地中海的霸主,公元前49年,曾经担任过罗马执政官和地方总督的凯撒,率领军队进攻罗马城,控制了元老院,故B正确;AD与古希腊有关,故AD错误;凯撒死后,屋大维掌握政权,建立罗马帝国,故C错误。

故选B。

6.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的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与罗马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部,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所以B项符合题意;而ACD三项均是6世纪查士丁尼时期颁布的《罗马民法大全》的组成部分,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希腊文明回声的最强音,是世界许多民族每天都在运用的语言文字。

”可知希腊是西方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的渊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在各个领域,包括哲学、文学、数学、美术、雕塑、建筑、戏剧以及科学等方面都非常突出的成就,西方现代文明都与古希腊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甚至是一脉相承,奠定现代西方文明基础。

因此英国诗人雪莱这句话,说明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故选C。

8.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巴米扬大佛包含希腊化的造像元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军进攻波斯,开始了亚历山大东征。

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掠夺性远征,对亚洲文明造成一些毁坏性的破坏,但是客观上也促进了东西方之间文化贸易的联系,经这一途径,希腊和与东方文化获得了直接交流和融合的机会。

ACD项与题意不符,B项符合题意,故选B。

9.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从此他独揽国家大权,标志着罗马从共和国转变为罗马帝国;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

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民生凋敝。

375年,日耳曼人大举入侵罗马帝国。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故③处应填写的是罗马帝国,故B符合题意;A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10.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古罗马兴起于地中海地区,罗马共和国末期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D正确;甲骨文是古代中国商朝时期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不属于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的文明成果,排除A;楔形文字是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的古代文字,与兴起于爱琴海地区的古希腊文明无关,排除B;.授时历是古代中国历法之一,与兴起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无关,排除C。

故选D。

1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被日耳曼所灭;1453年,东罗马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的民主制度被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

所以古代希腊文明与图片主题相符,故答案选A。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西方文明之源。

13.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共和国时期取得布匿战争的胜利;公元前27年屋大维任罗马皇帝后,发动多次对外侵略扩张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国家,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反映了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故A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罗马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生活、学习、罗马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故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14.C
解析: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体制。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这就使得权力相互制衡,避免了专制和集权,故“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7年1月签署暂停中东几国移民入境的行政命令(“禁穆令”),被联邦法院法官裁定为违反宪法,立即暂停执行”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故C符合题意;中央集权、地方分权、联邦制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15.D
解析:D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哥伦布到达的美洲,他只是误以为自己到达的是东方的印度;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的首先是达·伽马,而不是哥伦布;完成了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船队,ABC项均不符合史实,哥伦布向西半球航行,发现美洲,从而建立了东、西半球的联系,故选D。

16.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给出的“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帝国”是罗马帝国。

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故正确答案为B。

ACD与题干“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不符,故选B。

1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雅典是古希腊诸城邦中最繁盛的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顶峰,但雅典是一个城邦,不是一个帝国。

ACD叙述正确,故选B。

18.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B符合题意。

ACD项历法与“凯撒”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9.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东征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甚至印度文明,这样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就被打通了,因此,伴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希腊的文化逐渐传播到了东方,而东方文化也逐渐渗入到了到希腊文化之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2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的建筑富丽堂皇,其艺术特色最主要体现在古希腊神庙。

帕特农神庙位于希腊共和国首都雅典卫城,在古城堡中心、石灰岩的山岗上,耸峙着一座巍峨的矩形建筑物,这就是世界艺术宝库中著名的帕特农神庙,又名巴特农神庙。

古希腊神庙融入了雕塑、壁画等艺术元素,并对欧洲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是帕特农神庙故,D符合题意,ABC项均不是古希腊的建筑,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2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可知,由于借款的主要以平民为主,这一条款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一定的保护。

A CD项与题意不符,B项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内容的含义,“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保护,其他选项不能反映出材料中的含义。

2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的名字还被很多人传颂,这是因为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历经十年(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3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

这次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

东西方文化的结合,促进了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都产生于这个时代。

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题干“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可见分析了亚历山大东征的消极影响,而“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分析了亚历山大东征的积极影响。

因此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论证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故D正确;ABC在题干中没有得到体现,排除。

故选D。

2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材料中“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可知,第三次征服是指法律的征服。

如罗马法中《十二铜表法》成为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故D符合题意。

ABC都与希腊有关,不符合题意,故选D。

2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5世纪,希波战争爆发,公元前490年,波斯军队在雅典东北的马拉松海湾登陆,雅典军队奋勇应战,在马拉松平原打败波斯军队,史称马拉松之战。

为了把胜利的喜讯告诉雅典人,善于长跑的斐迪庇第斯从马拉松跑到雅典中央广场牺牲。

为了纪念这场战役的胜利和表彰尽职尽责的英雄斐迪庇第斯,1896年,雅典人在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设立了一个长跑竞赛项目,长度就是从马拉松到雅典的距离,名字叫马拉松,故C符合题意;古埃及、古中国、古印度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