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国际金融第五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大学商学院
13
二、汇率制度的选择
• (一)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因素
• 1、经济体的结构性特征 • 2、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 • 3、宏观经济冲击的来源及性质 • 4、国家的信誉
南京大学商学院
14
• (二)关于汇率制度选择的争论
• 赞成浮动汇率制度的主要理由有: • 1、浮动汇率可以保证经济稳定增长 • 2、浮动汇率能够自发调节国际收支均衡 • 3、浮动汇率制可以免受货币冲击 • 4、浮动汇率制度能隔绝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
南京大学商学院
16
第三节 汇率水平管理
汇率水平管理是指汇率水平的确定与调整,也是 一国实施汇率政策的具体措施之一。通常货币当局对 本国的汇率安排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单一汇率 制,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只有一个;二 是混合汇率安排,是指将不同水平的汇率混合使用的 安排,目的为了对不同的交易主体实行差别待遇;三 是差别汇率安排 。
南京大学商学院
18
第四节 政府对汇率变化的干预

对汇率变化进行干预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体,以汇率
变化为对象,通过政府言论或权威人士发言、实施外汇管
制或者公开市场操作,达到影响外汇市场运行的目的,最
终促进宏观经济内外均衡,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是政
府实施汇率政策的具体措施之一。
南京大学商学院
19
• 一、政府对汇率变化干预目的
• (一)实现汇率政策的总体目标 • (二)防止汇率短期内过分波动 • (三)作为与财政货币政策搭配的工具 • (四)实现其他的政治经济目的
南京大学商学院
20
二、政府对汇率变化干预的方式

根据不同的角度,政府对汇率变化的干预可分为不
同的类型。例如,按干预的手段不同,可分为直接干预
和间接干预;按是否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可分为冲
pegging) 。另外,按参与干预的国家不同,可分为单边
干预和联合干预。
南京大学商学院
21
一般认为,政府对汇率变化的干预方式主要有以 下几种:
• (1)通过政府言论或权威人士发言,间接影响汇率变 化(干预信号效应)
• (2)公开市场操作
• 冲销式干预、非冲销式干预
• 外汇平准基金
• (3)外汇管制
是一国汇率政策的核心。
南京大学商学院
11
• 一、汇率制度的概念与分类

汇率制度(exchange rate regime)是指规定各
国货币交换比率的各种规则与安排,汇率制度制约着
汇率水平的变动。汇率制度是重要的汇率政策工具,
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制定汇率政策的主要任务之一。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9年对汇率制度的重新
销性干预(sterilized intervention)和非冲销性干预
(unsterilized intervention);按干预的策略不同,可分为
熨平每日波动型(smoothing out daily fluctuation)、逆向
型(learning against the wind)和非官方钉住型(unofficial
种方式。政府对汇率变化的干预方式主要是通过政府或权威人士的言论间接
影响汇率变化、公开市场操作和外汇管制这三种。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政府所面临的内外部经济均衡发展目标显得
尤为迫切,因此需要政府合理地将汇率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相搭配,而米德
冲突、三元冲突、丁伯根法则、斯旺图、蒙代尔的“政策指派原则”,以及
• 分为全面外汇管制、部分外汇管制、基本不实行外汇 管理
• 方法:外汇数量管制、外汇汇率管制
南京大学商学院
22
第五节 汇率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配合
• 一、内外部均衡的冲突
• (一)二元冲突

所谓“二元冲突”,通常被认为是固定汇率制和资
本自由流动在内外部同时实现均衡过程中存在的不可协
调性或者冲突。即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必须实行严格的
资本管制,否则资本的自由流动将会冲垮固定的汇率制
度。米德关于“二元冲突”的观点:用支出变更政策和
支出转换政策的组合达到内外部均衡。
南京大学商学院
23
• (二)三元冲突

“三元冲突”提出了浮动汇率制度替代布雷顿森
林体系以后,国际投机资本不断发展壮大,国际经济
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多,货币当局要求有更大的政策
自主权来实现内外部平衡。而在国际资金流动、固定
汇率和货币政策自主性之间存在着“三元冲突”,成
为各国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进行政策协调搭配需要 考虑的重点。
南京大学商学院
24
• 1、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的“不可能三角” • 2、克鲁格曼(Krugman,1998)的三难选择 • 见附录
济政策目标而对汇率变动施加影响的制度性安排与具体
措施。汇率政策主要涉及汇率制度选择、汇率水平管理、
政府对外汇市场干预,以及汇率政策与其它经济政策配
合等内容。
南京大学商学院
2
• (一)制定汇率政策的重要意义
• 1、克服外汇市场的内在缺陷 2、维护社会经济的安全与稳定 3、社会经济稳定的需要 4、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5、捍卫和提升国家的经济利益
币政策以实现内外稳定》报告中,蒙代尔提出了在固定汇
率制度下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实现内外部
均衡的政策搭配学说。他强调:政策工具应该指派给其最
具直接影响力的政策目标,如把财政政策指派给内部均衡
目标,把货币政策指派给外部均衡目标,这就是蒙代尔的
“政策指派法则”。
南京大学商学院
28
三、不同汇率制度下的政策配合:蒙代尔-弗莱 明模型
要素的相对价格等。

汇率制度选择居于一国汇率政策的核心地位,而影响征、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宏观经济冲
击的来源及性质,以及国家的信誉等。

长期以来,理论界对汇率制度选择,尤其是浮动汇率制度和固定汇率制
度的比较优势争论不休。

一国对汇率水平的管理,更多地体现于混合汇率安排和差别汇率安排两
分类,并按照汇率由完全固定到完全浮动的顺序,我
们将汇率制度安排分为八种:
南京大学商学院
12
• (1)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安排 • (2)货币局制度 • (3)其它传统的固定钉住制度 • (4)钉住平行汇率带 • (5)爬行钉住 • (6)爬行带内浮动 • (7)不预先公布干预方式的管理浮动 • (8)自由浮动
会发生偏差。
• (1)社会经济形态 • (2)经济体制
• (3)经济运行状况 • (4)对外开放度
南京大学商学院
10
第二节 汇率制度的选择

汇率制度选择是一国政府制定汇率政策的重要内
容,它为政府实施影响汇率变化的具体措施提供了制度
性的框架,意味着在不同的汇率安排下政府实现内外均
衡的经济目标需遵循不同的规则,因此汇率制度的选择
经济政策目标 (实现目标)
图4-1汇率政策传导机制流程
南京大学商学院
9
(三)传导机制的制约因素

汇率政策传导能否准确有效,还受到一系列诸如
社会经济形态、经济体制、经济运行状况、对外开放
程度以及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的制约。我们在研究汇
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时,必须考虑以上制约因素对汇
率政策传导所发生的影响,否则,得出的结论可能就
的国际传递 • 5、浮动汇率制更有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 • 6、浮动汇率制可以消除汇率决定的不对称性,
便于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
南京大学商学院
15
• 支持固定汇率制度的主要理由有: • 1、固定汇率支持者否认了浮动汇率制能保证经济稳定
增长的观点 • 2、固定汇率支持者认为浮动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
节作用有限 • 3、反对浮动汇率者认为,固定汇率下固然存在投机资
第四章 汇率政策

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一国政府的经济政策总体目标是为了同
时实现宏观经济的内外部均衡。汇率政策是最重要的经济政策之一,
它对实现宏观经济外部均衡、促进宏观经济内外部均衡发挥着不可
替代的作用。
1
• 第一节 汇率政策及其传导机制
• 一、汇率政策的基本内涵

汇率政策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宏观经
南京大学商学院
25
二、内外部均衡的政策协调
• (一)丁伯根(Jan Tinbergen)法则

丁伯根法则,即要想实现一个给定目标,就必须
有一个有效工具;要想实现多个目标,就必须有数量
相同的有效工具。如果目标多于工具,则至少有一个
目标不能实现;如果工具多于目标,则有不止一种方
法实现目标集。一国通常所需要的相互独立的政策工
南京大学商学院
3
(二)汇率政策的特征
• 1、国家性 • 2、强制性 • 3、宏观性
南京大学商学院
4
(三)汇率政策的目标

汇率政策的总体目标是调节国际收支状况,促进宏
观经济内外部均衡,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南京大学商学院
5
• 汇率政策的具体目标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 1、货币政策的自主权 • 2、维护本币的价值稳定 • 3、调节国际收支状况 • 4、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相关理论为政府的这种政策搭配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南京大学商学院
30
• (一)基本模型
• 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 • 1、商品市场均衡线(IS曲线) • 2、货币市场均衡线(LM曲线)
IS-LM模型
• (二)固定汇率制度下的政策配合 • 财政政策相对有效,货币政策相对无效 • (三)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政策配合 • 财政政策相对无效,货币政策相对有效
南京大学商学院
29
本章小结
• 支出变更政策是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国民经济总支出水 平的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支出转换政策是指不改变社会总需求或总支出水平,而 改变国内外商品和劳务在总需求或总支出中比例的政策, 包括汇率调整政策和直接管制政策等。
• 见附录
南京大学商学院
27
(三)蒙代尔的“政策指派法则”

1962年,在向国际货币基金提交的《适当运用财政货
具的数目,必须与所要达到的独立目标的数目一样多。
因此,为了同时实现内外部均衡,就必须有两种政策
并进行配合运用。
南京大学商学院
26
(二)斯旺(Trever Swan)的政策配合图解
• 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斯旺为对丁伯根法则做进一步分析, 将政策工具分为支出变更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两大类, 并试图通过两个政策工具的相互配合,以同时实现内外 部均衡的目标。
南京大学商学院
6
二、汇率政策的传导机制
(一)传导机制的功能及特征
• 汇率政策的传导机制具有两方面的基本功能 : • (1)信息传递功能 • (2)经济调节功能
南京大学商学院
7
• 汇率政策传导机制有三个特征:
• (1)客观性 • (2)普遍性 • (3)可操作性
南京大学商学院
8
(二)传导机制的模型

汇率政策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汇率变
动施加影响的制度性安排与具体措施。

汇率政策主要涉及汇率制度选择、汇率水平管理、政府对外汇市场干预,
以及汇率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配合等内容。

汇率政策发挥作用离不开有效的传导机制,汇率的传导机制具有信息传
递功能和经济调节功能,其主要传导媒介包括贸易条件、内外销比价和生产
南京大学商学院
17
• 一、混合汇率安排

将官方汇率与自由汇率按不同比例混合使用的制
度,以对不同的交易实行差别对待。
• 二、差别汇率安排

根据外汇的不同来源和使用情况,规定两种或两
种以上的高低不同的官方汇率,这就是差别汇率安排。
• 1、进口与出口的差别汇率安排
• 2、进口多元差别汇率
• 3、出口多元差别汇率安排
汇率政策的传导机制,意指汇率政策的变化影响到汇率变动,汇 率变动影响到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服务、资产以及资本相对价格的 变动,进而通过传导媒介使其他相关经济要素发生变化,最终促使宏 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图4-1表示这一流程如下:
汇率政策
汇率变化
相对价格变动 (信息传递功能)
传导媒介
其他经济要素 (经济调节功能)
本攻击的可能,但是很多实行浮动汇率的国家,并未发 现如浮动汇率支持者所说的汇率是基本稳定的,相反汇 率的波幅常常很大 • 4、固定汇率支持者不认为浮动汇率能完全隔绝通货膨 胀和经济周期的国际传递 • 5、固定汇率支持者从另一角度分析指出,浮动汇率制 不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 • 6、固定汇率制维护者认为,浮动汇率制度下,由于对 汇率缺乏有效的约束,各国首要考虑国内经济目标的实 现,容易利用汇率的自由波动推行竞争性贬值的政策, 造成国际经济秩序混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