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价值取向的古今流变与当代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识教育价值取向的古今流变与当代启示
“通识教育”,借由将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文化,艺术,语言学等多个学科的
理论、知识和方法融合,来认识世界的一种教育方案。
它以培养学生对复杂现象的理解能
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从全局出发综合思考问题,并实践所学,让学生创新思考能力,而形成大学教育发展的新轨道之一。
通识教育价值取向主要指的是教育所拥有的重要价值,其流变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
即当时的哲学家索福克勒斯认为应通过建立一种“全面精简的教育体系”来培养后代,他
认为旨在培养学生思辨审视能力,促成个人内心完善,增强伦理修养和思想素养,以包容
万物同相尊重,以致审视及把握真理性等目标,也因此成为“通识教育”这一系统性且有
序的教育理念发展中最重要的部分。
传入中国后,也得到了极大的传播和影响。
近代中国通识教育受到日本史学思想的普及和影响,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现代的法
制纲领,吸引更多的国家进入轨道,从而把国家正在发生的变化融合到国民教育之中。
随后,“通识教育”更加强调了学生分析问题,与时俱进,建立新的思维模式,增强复杂社
会问题的处理能力等多种价值,以期使学生具备素养与能力去维护社会的发展。
当代的通识教育则更关注学生的复杂思维和跨学科综合认知能力,并引入更多视角去
审视复杂的社会现象,与日俱增的网络技术,虚拟信息的普及,以及众多学术新技术的涌现,则都让当代更加注重对学生个性成长,结合科技、创新能力,不断熏陶学生自由思潮
和全局视野,从而更好地推动国家社会的发展前进。
综上,通识教育源远流长,从古希腊时期追溯至今,以及不断受到现代科技发展带来
的启示,其主要价值取向一直是培养学生全面理解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认知能力,去维护国
家社会的发展前进。
而作为当代社会的一个紧要任务,通识教育正在接受新的发展,期待
能够为更多拥有大局观及深刻思维的新一代领导人的培养打下更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