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考化学总复习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基础)巩固练习(含解析)(2021年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基础)巩固练习(含解析)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基础)巩固练习(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基础)巩固练习(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基础)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 B。
硝酸钾 C。
植物油 D.高锰酸钾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
稀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C.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D.在提到某种物质的溶解度时,一定要指明温度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
B。
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
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是乳化作用的结果
D。
增大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大氧气的溶解度
4.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
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 )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固体 C.硝酸铵固体 D.食盐
5。
下列关于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悬浊液、乳浊液是混合物,溶液是纯净物
B.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具有共同的特征:均一性和稳定性
C.植物油溶入汽油中形成不稳定的乳浊液
D.植物油、水、洗洁精混合振荡后的液体是乳浊液
6。
下列有关溶液及其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海水的凝固点比水低
B.溶液和浊液特征的不同主要与物质分散在液体中的颗粒大小有关
C.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D.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是指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再溶解物质的溶液
B.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是该温度下该物质浓度最大的溶液 C.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溶液质量变
大
D.在一定温度下,饱和的NaCl溶液中不能再溶解KNO3晶体
8。
如图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X物质的溶解度大于Y物质的溶解度
C.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X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
t℃时,X物质的溶解度等于Y物质的溶解度
9。
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使用降温法可使M从饱和溶液中析出
C.在50 ℃与60℃之间,M在水中的溶解度大致相等
D.在10℃时,将30 g物质M放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质量为130 g
10。
对10%的硫酸钾溶液含义的理解错误的是( )
A.100 g水中溶解了10 g硫酸钾
B.100 g硫酸钾溶液中溶解有10 g硫酸钾
C.将10 g硫酸钾溶解于90 g水中所得的溶液
D.将硫酸钾与水按1∶9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
二、填空题
11。
用下列化学用语填空:
乳化过滤煮沸缓慢氧化结晶吸附
(1)降低水硬度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去粗盐中泥沙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活性炭除去毒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和溶解过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34g KCl溶解在100 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则该温度下,KCl的溶解度为_________g。
(2)相同条件下,碘难溶于水,高锰酸钾易溶于水,说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溶质的性质有关;碘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汽油,说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_________有关。
此外,你认为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外界的_________条件有关。
(3)在试管中加入NaOH固体,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用手触摸试管外壁,你会感觉到试管外壁_____
____;用X固体代替NaOH重复上述操作,若试管外壁变冷,则加入的X固体可能是_________。
13。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
氯化钠__________g,水__________g。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____。
A。
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实验室中,将98%的浓硫酸稀释成200 g 20%的稀硫酸。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仪器有胶头滴管、量筒、细口瓶、玻璃棒和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的主要步骤有计算、____________、溶解配制、装瓶并贴标签.
(3)为了实验安全,溶解时应将____________沿容器壁慢慢地倒入中________,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用量筒量水时仰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20%。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5。
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2030405060溶解度/g NaCl36.036.336。
637。
037。
3
KNO331.645。
863。
985。
5110
(1)60℃时,NaCl的溶解度为________g。
(2)在30℃时,向100 g水中加入50 g KNO3,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________g。
(3)欲从海水中获得NaCl晶体,应采取________的方法。
(4)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KNO3和Na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三、计算题
16。
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 g,20℃时,将136 g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10 g水,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7.某无土栽培种植甜瓜的专业户,需用3.70%的硫酸镁溶液1000 kg。
配制此溶液需用硫酸镁晶体(MgSO4·7H2O)和水各多少千克?
【答案与解析】
1。
【答案】C
【解析】植物油不能溶解于水,故与水不能形成溶液。
2。
【答案】A
【解析】溶液的饱和与否取决于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能否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而溶液的浓与稀是指在一定量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多少,因而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可能
是饱和溶液。
3。
【答案】A
【解析】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因而一种溶剂可以同时溶解多种溶质;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条件下某溶质的饱和溶液;汽油洗涤油渍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渍,而非乳化的结果;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与物质的接触面积无关。
4。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物质溶解时热现象的认识,题给物质中,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食盐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故选D。
5。
【答案】D
【解析】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都是混合物,它们的本质区别是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久置不分层,而悬浊液和乳浊液都不均一、不稳定,久置后会分层。
植物油溶入汽油中形成的是稳定、均一的溶液,并非乳浊液。
植物油、水、洗洁精三者混合能形成乳浊液。
6。
【答案】C
【解析】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由溶液的概念可知,溶液是混合物,且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而均一、稳定的液体可以是纯净物,也可以是混合物,例如水也可以用均一、稳定来形容,但水是纯净物,不是溶液.
7.【答案】B
【解析】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液中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就是该温度下该物质浓度最大的溶液。
给饱和溶液升温或增加溶剂,可能使其变成不饱和溶液而继续溶解溶质。
在已经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加入的晶体不能继续溶解,溶液质量不改变.在一定温度下,NaCl饱和溶液对于NaC1而言已成为饱和溶液,但对其他物质而言可能为不饱和溶液,可以继续溶解其他物质。
8。
【答案】B
【解析】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温度高于t℃时,X物质的溶解度大于Y物质的溶解度,温度小于t℃时,则相反,故B错。
9。
【答案】C
【解析】从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可知,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若使M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应该采用升温的方法.从曲线还可知道,10℃时M的溶解度为10 g,将30 g物质M放人
100 g水中,充分搅拌后只能溶解10 g,所得溶液质量为110 g。
10.【答案】A
【解析】根据质量分数的定义: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其含义是每100 g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故A项错误,B项是正确的;又因为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之和,故C项也是正确的;将硫酸钾与水按1∶9的质
量比配成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应为
1
100%10%
19
⨯=
+
,故D项也是正确的.
11.【答案】(1)煮沸 (2)过滤 (3)吸附 (4)乳化
【解析】降低水硬度可用煮沸的方法;除去粗盐中泥沙可用过滤的方法;因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故可用来除去毒气;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12。
【答案】(1)34 (2)溶剂的性质温度
(3)变热(或发烫等) NH4NO3(或硝酸铵)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溶解现象;溶液的应用;常用作溶剂的物质;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及简单计算等。
(1)固体的溶解度表示的是:一定温度下,100 g溶剂中溶解溶质的最大值。
因此,由题中信息可以确定,在20 ℃时,KCl的溶解度是34 g;(2)由“碘难溶于水,而易溶于酒精”这一信息知,所选溶质相同,溶剂不同,溶解能力不同,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溶剂性质有关,另外还与温度有关。
13.【答案】(1)5 95 (2)B (3)加速溶解
【解析】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100 g×5%=5 g;水的质量为100 g—5 g=95 g;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说明左盘所加氯化钠固体偏多,因此应适量减少氯化钠固体;用玻璃棒搅拌,可加快食盐的溶解速率.
14.【答案】(1)烧杯 (2)量取 (3)浓硫酸水 (4)小于
【解析】本题是用液体跟液体配制溶液,因此,除题中仪器外,还应有烧杯。
其操作步骤
应为计算、量取等。
本题是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因此,实为浓硫酸的稀释,应注意“注酸入水”。
量取水时,若仰视刻度,会使量取的水偏多,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15。
【答案】(1)37。
3 (2)145.8 (3)蒸发结晶(或蒸发溶剂) (4)36.0 g <x <36.3 g
【解析】根据表中数据知60℃时,NaC1的溶解度为37。
3 g 。
30℃时,KNO 3的溶解度为45.8 g ,故100 g 水中只能溶解45.8 g KNO 3,充分搅拌后得到145.8 g 溶液.由于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应采用蒸发溶剂法得到晶体.由表中数据知在20℃~30℃时,NaCl 和KNO 3有相同的溶解度,故x 的取值范围是36.0 g <x <36。
3 g.
16。
【答案】26。
5%
【解析】蒸发水分后仍然是20℃时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6g 100%26.5%136g
⨯=。
17.【答案】1000 kg 溶液中含MgSO 4的质量为:1000 kg ×3。
70%=37 kg
硫酸镁晶体中MgSO 4的质量分数为:
442MgSO 120100%100%48.78%MgSO 7H O 120126
⨯=⨯=⋅+ 所需硫酸镁晶体的质量为:37 kg ÷48。
78%=75。
85 kg
所需水的质量为:1000 kg -75。
85kg=924。
15 kg
答:需用硫酸镁晶体的质量为75。
85 kg,水为924。
15 kg.
【解析】硫酸镁溶液中的溶质为MgSO 4。
首先根据溶液的质量求出溶质MgSO 4的质量,再根据MgSO 4的质量求出硫酸镁晶体的质量。
晶体溶解时,结晶水成为溶剂的一部分,所以配制溶液时所需水的质量为溶剂的总质量减去结晶水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