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一学案与检测: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单元检测 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检测(二)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
春秋战国时代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井田制的瓦解
B。
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答案C
解析井田制的瓦解,动摇了西周奴隶制的经济基础,瓦解了西周奴隶制王朝的统治。
2.战国初年,我国原有的宗法统治秩序已经瓦解,主要是因为它直接受到了()
A。
诸侯争霸的冲击B。
生产力发展的冲击
C。
百家争鸣的冲击D。
变法改革的冲击
答案A
解析诸侯争霸直接破坏了原有的礼乐秩序,使以宗法制为主要纽
带的分封制趋于瓦解.
3。
春秋后期,鲁国实行的初税亩和齐国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其导致的后果是( )
①增加了国家的收入②承认了土地私有③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④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当时改革的目的是增加国家的收入,但客观效果是承认了土地私有,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同时也促进了新的生产方式--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其中④比较难理解,易漏选。
4.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与春秋时期各国改革的最本质不同在于() A。
出现的根本原因B。
代表的阶级利益
C.产生的社会影响
D.改革的具体措施
答案B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本质”.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而春秋时期各国改革代表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5。
下列对“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B。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对人民宽刑薄赋
D.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改革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的“不法其故”“不循其理”可以看出,这一思想家反对因循守旧,主张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改革.
6.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主要适应了( )
①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②自耕农阶层的要求③奴隶主阶级的要求④商人阶层的要求
A。
①②B。
③④
C。
①③D。
①④
答案A
解析“废井田,开阡陌”使新兴地主和自耕农对土地的所有权在法律上得到了认可,得到了他们的拥护和支持。
7.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
A。
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
C.焚烧诗书D。
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