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_古代印度【课件】(28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印度不是一个国家概念,而是一个地理概念印度的 名称起源于印度河,中国古代称它为“身毒”或“天竺” ,唐玄奘著《大唐西域记》中始译为“印度”。
·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今巴基斯坦境内,入阿拉 伯海,水量丰沛。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印度河孕育了古代印度文明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学习目标
1.知道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了解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 产生和发展。
2.知道古印度文明种姓制度的内容,分析种姓制度的特点。 3.掌握佛教的创立,知道佛教的主要教义,了解佛教的向外传播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和河流
·古印度是一个历史上的地理概念,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 陆,又称“印度半岛”,包括了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 孟加拉、尼泊尔、不丹等国家。印度半岛“一面围山,三 面环海”的地形构成了古印度的天然屏障。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3.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
相关史事 传说,卬度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是黄金. 因而印度有“黄金之国”的美称。印废也是“大 象之国”,象兵是古代印度的重要兵种。传说, 古代印度国王出游时,常动用上千头大象。 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灿燃辉煌的文化。世界 上广此应用的“阿拉伯数字”,实际上起源于印 度.后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 依据相关史事归纳古印度的文明成就。
——《原人歌》 为了维护种姓制度,统治 集团编了一个神话:诸神在分 割原始巨人普鲁沙时,其手、 嘴、腿、脚分别化成了一种种 姓,你能分别把它们对号入座 吗?
◎第一单元人教古版代九亚年级非上文册明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第3课 古代印度
2.种姓制度的内容
根据课本第12页内容,画出种姓制度的示意图。
祭司
统
婆罗门
前23世纪
中亚的雅 利安人入 侵,建立 一些小国
前
前
23C
1500
文明 出现
前1500年 种姓制度建立
佛教创立 前6世纪
佛教向外传播
鼎盛时期: 孔雀王朝 基本统一半岛
多次受到 外族侵扰
前6C
前
324
再次 分裂
半岛逐渐统一 前324年
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 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第一单元人教古版代九亚年级非上文册明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2.古代印度文明的发展
(1)大约公元前23世纪—18世纪, 印度河流域出现了哈拉帕早期文 明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 曾一度繁荣,后因不明原因衰亡, 长期不为人所知。
*结合课本观察地图,回答问题:
(1)古印度文明发源于什么地方?
(2)你知道的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有哪些
?
知识拓展:20世纪20年代, 考古学家在今巴基斯坦信 德省境内发现了摩亨 佐·达罗城市遗址。城市 精心规划非常先进,被分 为两个部分,包括一座位 于高处的“城堡”和地势 较低的城区。它有完整的 下水道系统。
掌管祭祀;
治
刹帝利
国王、武士官吏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阶 级
吠舍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被 统
首陀罗
被征服居民
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 工业,要前为三个等级服务。
治 阶
贱民(不可接触者) 被歧视和凌辱,从事不洁职
级
业,如抬尸,屠夫、掏粪工等
◎第一单元人教古版代九亚年级非上文册明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2.古代印度文明的发展
(2)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 的一直游牧民族侵入印度。他们自 称雅利安人,陆续定居印度河流域 和恒河流域,建立许多小国家。
第3课 古代印度
材料研读 雅利安人发迹于中亚之时,已知农耕畜牧, 已知纺织陶冶。他们一入印度,便把土著人民征 服下来,定居于旁遮普与恒河之间,在达罗毗茶 人的文明基础上,发展城市工商各业,造成光辉 灿烂的文化。
——周谷城《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雅利安人侵入 印度后带来什么的影响?
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方式; 印度北部出现许多小国; 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2.古代印度文明的发展
(3)鼎盛时期: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除半岛最南 端外,印度基本实现了统一。 ·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 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 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 多的大城市之一。 (4)衰落:后来印度多次受到外 族侵扰。
●世界古代史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唐太宗时,有一位著名 的僧人从长安出发,独 自一人历经了千难万险 前往天竺…… 他是谁? 他为何要去天竺? 天竺在今天的什么地方?
●世界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程标准】 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①黄金之国、②大象之国、③数字之国
印度贵族出行图
◎第一单元人教古版代九亚年级非上文册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3课 古代印度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种姓制度的形成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 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嘴
婆罗门
手
刹帝利
腿
吠舍
脚
首陀罗
“种姓”一词在印度的 梵文中称“瓦尔那”, 意为肤色。
原人之口,生婆罗门; 彼之双臂,长刹帝利; 彼之双腿,产生吠舍; 彼之双足,出首陀罗。
——摘选自林承节《印度古代史纲》
孔雀王朝灭亡以后,西北印度不断有外族入侵。先是中亚的巴克特里亚、希腊人, 接着又有安息人、塞种人、大月氏人的入侵。星移斗转,逝者如斯,古印度的文明已成 为过去,但“失落的文明”魅力犹存。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2.古代印度文明的发展
第3课 古代印度
材料研读 孔雀王朝实行有组织的垦荒,建立了许多移民 村……水利灌溉……有渠道、水池、水井,村社有 管理水利的人员……孔雀王朝时期耕地面积扩大, 产量有了提高。经济作物如棉花、麻等种植面积也 较前增多。 恒河中游精制的黑色磨光陶器工艺精美,行销 全印。造船、石雕、采矿、治炼等业得到较大发展 。……东南与锡兰、缅倒,西北与波斯湾、西亚有 贸易往来。……钱币不仅用于商业,也用来支付官 员的薪俸……私人开钱庄的多了起来,商业借款年 利,一般为15%。汇票使用已不是新鲜事。
第3课 古代印度
·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今巴基斯坦境内,入阿拉 伯海,水量丰沛。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印度河孕育了古代印度文明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学习目标
1.知道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了解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 产生和发展。
2.知道古印度文明种姓制度的内容,分析种姓制度的特点。 3.掌握佛教的创立,知道佛教的主要教义,了解佛教的向外传播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和河流
·古印度是一个历史上的地理概念,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 陆,又称“印度半岛”,包括了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 孟加拉、尼泊尔、不丹等国家。印度半岛“一面围山,三 面环海”的地形构成了古印度的天然屏障。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3.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
相关史事 传说,卬度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是黄金. 因而印度有“黄金之国”的美称。印废也是“大 象之国”,象兵是古代印度的重要兵种。传说, 古代印度国王出游时,常动用上千头大象。 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灿燃辉煌的文化。世界 上广此应用的“阿拉伯数字”,实际上起源于印 度.后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 依据相关史事归纳古印度的文明成就。
——《原人歌》 为了维护种姓制度,统治 集团编了一个神话:诸神在分 割原始巨人普鲁沙时,其手、 嘴、腿、脚分别化成了一种种 姓,你能分别把它们对号入座 吗?
◎第一单元人教古版代九亚年级非上文册明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第3课 古代印度
2.种姓制度的内容
根据课本第12页内容,画出种姓制度的示意图。
祭司
统
婆罗门
前23世纪
中亚的雅 利安人入 侵,建立 一些小国
前
前
23C
1500
文明 出现
前1500年 种姓制度建立
佛教创立 前6世纪
佛教向外传播
鼎盛时期: 孔雀王朝 基本统一半岛
多次受到 外族侵扰
前6C
前
324
再次 分裂
半岛逐渐统一 前324年
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 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第一单元人教古版代九亚年级非上文册明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2.古代印度文明的发展
(1)大约公元前23世纪—18世纪, 印度河流域出现了哈拉帕早期文 明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 曾一度繁荣,后因不明原因衰亡, 长期不为人所知。
*结合课本观察地图,回答问题:
(1)古印度文明发源于什么地方?
(2)你知道的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有哪些
?
知识拓展:20世纪20年代, 考古学家在今巴基斯坦信 德省境内发现了摩亨 佐·达罗城市遗址。城市 精心规划非常先进,被分 为两个部分,包括一座位 于高处的“城堡”和地势 较低的城区。它有完整的 下水道系统。
掌管祭祀;
治
刹帝利
国王、武士官吏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阶 级
吠舍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被 统
首陀罗
被征服居民
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 工业,要前为三个等级服务。
治 阶
贱民(不可接触者) 被歧视和凌辱,从事不洁职
级
业,如抬尸,屠夫、掏粪工等
◎第一单元人教古版代九亚年级非上文册明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2.古代印度文明的发展
(2)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 的一直游牧民族侵入印度。他们自 称雅利安人,陆续定居印度河流域 和恒河流域,建立许多小国家。
第3课 古代印度
材料研读 雅利安人发迹于中亚之时,已知农耕畜牧, 已知纺织陶冶。他们一入印度,便把土著人民征 服下来,定居于旁遮普与恒河之间,在达罗毗茶 人的文明基础上,发展城市工商各业,造成光辉 灿烂的文化。
——周谷城《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雅利安人侵入 印度后带来什么的影响?
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方式; 印度北部出现许多小国; 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2.古代印度文明的发展
(3)鼎盛时期: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除半岛最南 端外,印度基本实现了统一。 ·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 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 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 多的大城市之一。 (4)衰落:后来印度多次受到外 族侵扰。
●世界古代史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唐太宗时,有一位著名 的僧人从长安出发,独 自一人历经了千难万险 前往天竺…… 他是谁? 他为何要去天竺? 天竺在今天的什么地方?
●世界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程标准】 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①黄金之国、②大象之国、③数字之国
印度贵族出行图
◎第一单元人教古版代九亚年级非上文册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3课 古代印度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种姓制度的形成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 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嘴
婆罗门
手
刹帝利
腿
吠舍
脚
首陀罗
“种姓”一词在印度的 梵文中称“瓦尔那”, 意为肤色。
原人之口,生婆罗门; 彼之双臂,长刹帝利; 彼之双腿,产生吠舍; 彼之双足,出首陀罗。
——摘选自林承节《印度古代史纲》
孔雀王朝灭亡以后,西北印度不断有外族入侵。先是中亚的巴克特里亚、希腊人, 接着又有安息人、塞种人、大月氏人的入侵。星移斗转,逝者如斯,古印度的文明已成 为过去,但“失落的文明”魅力犹存。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2.古代印度文明的发展
第3课 古代印度
材料研读 孔雀王朝实行有组织的垦荒,建立了许多移民 村……水利灌溉……有渠道、水池、水井,村社有 管理水利的人员……孔雀王朝时期耕地面积扩大, 产量有了提高。经济作物如棉花、麻等种植面积也 较前增多。 恒河中游精制的黑色磨光陶器工艺精美,行销 全印。造船、石雕、采矿、治炼等业得到较大发展 。……东南与锡兰、缅倒,西北与波斯湾、西亚有 贸易往来。……钱币不仅用于商业,也用来支付官 员的薪俸……私人开钱庄的多了起来,商业借款年 利,一般为15%。汇票使用已不是新鲜事。
第3课 古代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