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融媒体时代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定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FRONT-LINE一线
150论融媒体时代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定位
李 颖
(作者单位:成都市广播电视台)
摘 要:近年来,媒体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

融媒体时代到来,传统媒体的发展也受到挑战。

2017—2018年是我国媒体融合的关键时期,我国的媒体融合已经由形式融合、内容融合升级为体制融合,这一升级也直接影响我国新闻节目的发展。

伴随节目播出渠道增加,新闻类节目主持人需要拓宽自身业务范围,提升自身专业素质,进而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

当下,新闻类节目主持人在媒介传播过程中会出现角色空位、越位等现象,如何找准自身身份定位,适应时代发展是当下面临的挑战。

本文就新闻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进行剖析,希望能引发更多人思考。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新闻节目;主持人;身份定位
伴随时代的发展和变革,新闻类节目也在向多元化迈进,这也间接表明了新闻类节目主持人的重要作用。

主持人不仅仅是发声机器,还是新闻观点的阐述者、舆论的引导者,更是访谈类节目深层观点的挖掘者。

融媒体时代,新闻节目主持人需要具备怎样的业务能力,应该把自己放置在怎样的位置上,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

1 新闻节目主持人角色定位历史流变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和变迁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密不可分,伴随社会的进步,人们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逐渐强烈,参与意识显著增强,为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电视节目的框架结构、新闻事件报道的内容、深度、形式也逐渐发生转换。

电视类新闻节目主持人不仅需要较强的应变能力,还应该具备一定的亲和力,面对观众应保持正确的心态。

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主持人扮演的角色都有差异,这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我国电视新闻类节目诞生始于1958年,北京电视台《电视新闻》节目的播出为电视类新闻节目的发展拉开序幕,这也是《新闻联播》节目的前身。

1978年,《新闻联播》正式开播,其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等方面,以客观的纪实手段向观众呈现中国每一天发生的变化。

1982年,中央规定重要新闻首先在《新
闻联播》播出,这也奠定了其在业界
的地位。

《新闻联播》的播音员主要
负责演播室的导语播报,并向观众呈
现时事政论,不参与新闻事件的采访
以及后续的写稿工作。

伴随新闻类电视节目的增加以及
社会的发展,电视新闻节目的信息量
也在逐步增加,这对新闻类主持人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们需要对新闻类
稿件适度进行个性化处理,运用新闻
类语言将信息传达给受众。

这一阶段,
中国诞生了以《东方时空》《焦点访谈》
《新闻1+1》为代表的新闻类电视节目,
也出现了以白岩松、康辉为代表的新
闻类节目主持人。

他们从采访现场走
向演播室,对一些新闻事件亲力亲为,
亲自参与采访和新闻评述,使得新闻
更具有深度。

这一阶段新闻节目主持
人所扮演的角色便逐渐宽泛,朝着多
元化方向发展[1]。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不少新闻
类节目主持人感受到自身缺乏一定的
业务能力。

现如今的新闻类节目主持
人必须践行“四力”,即脚力、眼力、
脑力、笔力。

他们需要通过亲自走访
现场、挖掘新闻线索和新闻热点,捕
捉新闻点,探寻有深度的新闻内容,
运用准确、生动的文字将获取的素材
转化为新闻稿,引发受众对节目更深
层次的感悟。

融媒体时代,各新闻节
目竞争激烈,但真相依旧是受众和新
闻从业者追求的,新闻事实的深度挖
掘和报道依旧是新闻从业者的职能所
在。

融媒体时代,新闻类节目主持人
需要快速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更好
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树立节目的权威
性,引导舆论走向,向受众呈现第一
手信息。

2 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2.1 新闻权威发布者
新闻类节目主持人是节目和受众
之间的纽带,是一档节目中富有权威
性的主导角色。

他们不仅需要对新闻
事件进行播报,他们的一言一行还会
直接影响受众对于社会的认知,甚至
影响舆论的走向,他们的专业水准也
和民众对于新闻事件的评判观点、角
度密切相关。

以白岩松为例,他在新
闻类节目中具有较强的话语权,本身
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准,一直以来以主
编的形式出现在节目中。

此次疫情期
间,白岩松借助《新闻1+1》栏目通过
数据、图表的形式分析疫情,并实时
连线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采访的
形式向观众呈现疫情当前最为真实的
一线状态,此档节目也加深了普通民
众关于此次疫情的认知,并呈现政府
最真实的工作状态。

《新闻1+1》和白
岩松也成为民众心中具有影响力的新闻栏目和发声渠道[2]。

现如今,新闻类节目主持人需要参与录制的全过程,掌握全面的新闻资料,做出最为准确的报道,同时需要培养自身的主持风格,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呈现给观众,以便拉近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取得更好的播报效果,同时还能够增强新闻的公信力。

2.2 新闻事实的把握者
融媒体时代的来临,为网民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但伴随信源的增加,信息发布渠道的扩充,事实的真相也逐渐变得次要。

伴随获知真相的成本增加,人们普遍采取“避重就轻”的原则应对事实,诉诸情感和个人理念比客观事实更加有效。

新闻节目主持人是舆论的把控者,需要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真实的报道,需要真实揭露新闻事件背后蕴藏的更为深刻的事实真相和事件意义。

主持人对于新闻事件的理解以及情感的把控,将会影响受众关于新闻事件的看法。

新媒体时代,信息更迭的速度不断加快,新闻从业者倘若不能在短时间内挖掘事实真相,积极引导舆论,受众的关注点便会转移到其他事件上。

新闻类节目工作者作为意见领袖对于网民具有一定影响力,肩负社会责任,应坚持理性对话,挖掘新闻的深度,这是当前新闻类节目主持人的职业操守,也是新闻从业者需要秉承的核心观念。

把控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类节目主持人必备的专业素质,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否则将会严重影响媒体的公信力[3]。

2.3 受众的服务者
新闻节目报道内容通常为社会热点以及重大新闻事件,此类事件与民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新闻类节目主持人需要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满足受众的需求。

受众通过新闻获取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新闻事件,更是其背后道德层面的认知、部分国家政策的深度解读以及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因此,
新闻类节目主持人需要满足受众的精
神需求,提升节目质量,提升自身的
人格魅力。

具备服务意识的新闻类主
持人往往能在新闻事件中掌握话语权,
在报道中做出深刻的阐述和评论,引
发受众共鸣。

3 新闻类节目主持人角色定位的新思考
3.1 具备记者的能力
融媒体时代,记者转型成为大势
所趋。

演播室的主持人倘若没有亲自
前往新闻现场进行考察,并对相关人
员展开采访,他们播报的语言是没有
力量和感染力的。

作为主持人,不仅
需要言之有物,还需要言之有理,这
与长年累月的实践经验是密不可分的
[4]。

为此,若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电视节
目主持人,需要具备记者的素质,不
再单一坐在演播厅,而是要更多地触
及新闻事件现场,通过采、写、编、
评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准,只有这样才
能够从不同视角出发,更好地驾驭新
闻的传播效果。

如每年的全国两会期
间,成都电视台的主播们都会在两会
现场为成都的观众带来最及时的全国
两会报道。

笔者多年作为全国两会的
注册记者在人民大会堂、代表委员驻
地、在记者会现场采访,2019年,笔
者采访的新闻融媒体作品《大小屏融
合互动展代表履职风采》获得了第28
届(2019年度)四川人大新闻奖一等奖。

3.2 具备平等视角
新闻类节目主持人需要具备人文
关怀,理解弱势群体内心的喜怒哀乐,
体会受访者内心的情感,保护受访者
脆弱的心灵,让受众从中找寻心灵慰
藉。

从大众传播的视角出发,主持人
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
色,其传播过程掺杂着人际传播的特
性。

在这种情形下,新闻节目主持人
往往需要具备情感体验和人文关怀,
只有这样,才能够从独特的视角出发,
探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3 具备个性表达方式
新闻节目主持人不仅需要语言表
述清晰,播报内容准确,还需要具备
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在语言传播方面
具备情感化,能够引导舆论走向。


闻节目主持人作为节目的策划者、传
达者,应该具备自己独特的观点以及
随机应变的能力,能够对新闻线索进
行编排,结合自身个性化的主持方式
将事件传递给受众[5]。

近期,央视女主播李梓萌、海霞
低头念稿登上微博热搜,热搜的背后
体现的是她们的专业水准,面对突发
情况,冷静的思维,断句得当,逻辑
重音清楚,准确传达出新闻稿所要表
达的观点。

4 结语
伴随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受众对
于新闻类节目的要求逐步提升,新闻
类节目主持人应该及时提升自身的专
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明确自身的角色
定位,更加专业地将新闻事件向受众
输出。

个性化的表达方式、面对观众
时保持正确的心态、以平等的视角探
求真相都是新闻类节目主持人需要具
备的能力。

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才
能够切实解决新闻节目主持人角色错
位、越位的角色移位问题。

参考文献:
[1]贾毅,熊艳.解析节目主持
人意见性信息话语表达[J].新闻爱好
者,2016(11):72-76.
[2]徐钰.论新时期新闻节目主持
人的角色塑造[J].记者摇篮,2018(6):57-
58.
[3]杨琳.浅析记者型节目主持人
角色构建[J].才智,2019(16):246.
[4]陈玥.全媒体背景下节目主持
人角色定位及其转型分析[J].新闻传
播,2019(18):96-97.
[5]张琳莹.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
闻评论节目主持人互动能力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1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