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复习教案
《三峡》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熟练背诵,准确默写.
2、积累词汇,准确翻译.
3、熟悉内容,感悟情感.
4、了解写法,体会妙处.
一、导入:温故知新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一节文言文的复习课,有些同学认为上复习课就是把以前所学习过的知识再重新讲一遍,当然有那么其中一点意思,但更重要的复习课的重点大家要明确,就是要大家做到像孔子所言“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温故而知新”!(也就是温习旧的知识能够有新的体会,至于什么体会?无非就是体会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以及对知识点更深层次的领悟)。

二、学习质疑,方法积累。

翻开文言文大多同学说,“难”,难在什么地方?难在语言差别,但早已经跟大家透露过读文言文大家应该注重两点是什么?第一是勤背诵。

但并不是一味地什么都背,背什么?背知识点!并且围绕考点。

第二是重理解。

题目千变万化,但离不了主题,离不了中心。

只要读懂了,理解了,怎么出题都不怕。

今天的复习课,复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考试中解决所出的题目,那么我们就应该围绕考点来进行复习。

那么怎么围绕?万变不离课本,掌握科学的复习
方法有助于我们成绩的提高。

读文言文的重点以及注意事项,我给大家总结出来了:(大家可以记录一下)
板书:
1、文学常识要记牢(准确熟练,不混淆,不错字)
例如:苏轼(北宋)而不是南宋。

五柳先生是(东晋陶渊明)而不是柳宗元细柳营的作者:司马迁(西汉)错记为司马光(北宋)意见与王安石不合的。

2、字形、字音要注意(读准、读对,注意形近字、多音字和通假字)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g 上为衣,下为裳”,裳是裙子。

3、准确默写不粗心(背诵篇目)(准确熟练,不写错字、白字、不掉字、多字、草字)经常六选四诗句默写常犯这毛病。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4、实词翻译要准确(书中注释为主,准确,全面,特殊用法)例:例如《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中善者adi —V 奸邪的事情
5、句子翻译要明确(关键字、名句,准确、流畅、完整,体现重点词含义)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错误:我诚实知道没有徐公美。

应该更正为:我的确知道不如徐公美。

4和5点又有联系。

只要掌握好了4而第5点也就没那么容易犯了。

6、作者感情要体会(文章思想,作者感情、段意、层意、句意、结构特点、自己的感受)这就是讲的所谓的理解了。

以上介绍了复习文言文应该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但文言文的复习也讲求一个系统性,经常有同学在早上读书时目标不明确,今天读七年级的《三峡》明天读九年级的《出师表》。

而且早读时间有限,今天读“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明天一翻开书还是“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无目的性。

应该讲求一轮又一轮的系统性复习。

注重积累。

三、课文复习。

今天翻开七年级上册的《三峡》我们简单来复习这一课。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这是一篇描述三峡风景的文言文大家一起来朗读
一下,应该注意字,音。

2、一起来回忆一下实词和字的特殊用法:
自:从曦月:阳光,月亮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良:实在属:连续引:延长绝:消失
奔:飞奔的马湍:急流的水
注意实词翻译同时还应该注意区别:
属:属引凄异(连续)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3、这篇文章的结构是如何安排的?(先总写后分写还是先分写后总写?) 总写了什么?又分写了哪些?
先总写三峡地貌,再分写三峡四季的景色,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4、文中有一些重点句子需要大家翻译的:
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着飞奔的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呀
⑶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每当春冬的时候,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影着各种景物的样子。

5、前面已经知道,这篇文章是按照总分的写法,分写了三峡的四季景色。

那么四季景色着重于哪些景物的描写?(水和山)
6、哪些句子是写了三峡的水?
写夏水的句子:并且写出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7、让我们总结一下,三峡的水是什么样的?非常的秀美哪些句子是写了三峡的山?
写山连绵不断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高峻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8、三峡的山给予我们一个怎么样的感受?
非常的壮丽
9、本文是按照四季景色来写的,是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的?
先写夏,再写春冬,最后写秋,而不按照春夏秋冬来写,是因为根据水的盛到枯的变化过程。

作者在最后一段抓住猿声哀转的特点,以及引用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从而反衬三峡从而渲染了三峡秋景的凄凉气氛。

10、本文中作者的感情也是一个考点,那么作者是纯粹为了景美而写景吗?
绝对不是。

其实作者在描绘三峡奇景的同时也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在赞美三峡盛景的同时也流露出伤感之情。

四、下面我们来做一些对比阅读: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
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
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良.多趣味。

实在(2)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3)水皆缥碧..青白色(4)窥谷忘反.
通返,返回
2、填空理解:《三峡》原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
用“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2分)
3、甲乙两段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

(4分)实则分别体会作者的感情甲文“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一句通过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忧伤。

乙文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同时也反悔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留恋和向往之情。

4、对甲乙两段文字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B )
A. 甲文先写了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和凄婉美。

B. 乙文不仅写出了江流婉转、随流飘荡的情形,也表现作者陶醉于美丽大自然的闲适心境。

C. 两文都写山水,所描绘的景色奇特秀美,山之奇、水之异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D. 形色相依、动静相杂、虚实相应、骈散相间是两文在写景上的共同特点。

五、小结:
点评学生习作,道出本节课重点,学习短小优美的文章,讲究手、脑、口、眼并用,让我们再次用自己美妙的嗓音诠释一下美。

城南中学:丁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