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为大学生提供就业阅读指导的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图书馆为大学生提供就业阅读指导的探讨
作者:容海萍,黄红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41期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中央和各地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面对充满竞争和挑战的就业时代,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最重要的集散地,应充分利用这种独特的资源优势,为大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就业阅读指导,开展多种就业信息服务。

关键词:图书馆;教育;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175-03
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近几年来我国每年有40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进入人才市场,开始自己的就业生涯。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增多,经济转型及产业结构调整,使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据统计,2013年的高校毕业生比2012年增加19万人,达到了699万人的规模,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中央和各地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多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

面对充满竞争和挑战的就业时代,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最重要的集散地,应充分利用这种独特的资源优势,为大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就业阅读指导,开展多种就业信息服务。

一、提供就业阅读指导的现实意义
1.自高校扩招以来,有限的就业机会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需求,再加上大多刚刚“出炉”的大学生眼高手低,缺乏工作经验,就业的机会就更少了。

严峻的就业形势、期望和现实存在着的巨大差距,使大学生们倍感失落。

这种心理波动和失衡,不仅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提高就业率。

因此图书馆通过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可使大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就业信息和提高应聘技巧,运用心理防御机制提高就业挫折承受能力,正确评价自我,合理调整就业期望,改善就业心理环境。

2.高校图书馆因其丰富馆藏及其内容的系统性和多元性、形式的多样性和文献信息的可检索性等诸多不可取代的特点,成为学生阅读的文献资源中心。

馆内丰富的信息资源能多角度、多方位地对学生施以影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激发审美兴趣,陶冶情操,具有情感教化、道德教化、知识教化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

大学生是高智商的群体,在阅读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图书暗示、转移、映射、升华作用,从而调整就业的心态。

有调查显示:毕业生把67.5%的课余时间用于阅读图书,有85.4%采用阅读图书缓解就业产生的各种压
力。

大学生通过阅读丰富优秀的图书、报刊和电子资源,可以调节自身不良的情绪和心态,对就业心理、就业能力和就业生涯规划都有一定的自助作用。

二、高校图书馆提供就业阅读指导的优势
1.资源优势。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长期以来为了服务教学、科研,高校图书馆都非常重视自身的馆藏建设,每年都有一定的经费投入,积累了丰富的馆藏资源,收藏了大量与就业、择业指导有关的报刊、图书、图片和音像等资料,有效地建立了信息资源的采集和搜集制度。

特别是这几年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高校图书馆网络服务功能加强,相继建立了馆藏资源数据库和各种中外文数据库,读者可以通过电脑网络远程利用图书馆的数据。

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和图书馆开展就业阅读指导工作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证。

2.环境优势。

高校图书馆拥有整洁幽雅的环境、丰富的藏书、良好的服务、浓厚的学习和学术氛围,能够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到馆浏览、学习和研究,能够静化学生的心灵,促进身心和谐宁静,有效缓解在就业压力中产生的消沉紧张情绪,帮助学生形成好学上进的精神状态。

图书管理员爱岗敬业、虚心向上的工作态度,甘于平淡、求实进取、默默奉献的精神以及让学生“如沐春风”的服务态度使学生感受到了图书馆独特的魅力和友好的气氛,增强了学生对图书馆环境感知的信任度和依赖感。

此外,图书馆的馆际互借服务、网络信息传递服务等资源共享服务的环境优势,为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就业阅读指导服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3.技术优势。

随着网络化、自动化、数字化的建设,高校图书馆不断更新服务设备,安装先进的集成管理软件,由手工借阅到电脑扫描,由人工目录到网上智能检索,读者完全可以通过联网微机进入图书馆,实现网上预约、借阅、续借、咨询等功能。

现在大多数的图书馆都具备了较强的联网检索能力,大学生可直接到网上查找国内外就业信息。

这些技术优势都为图书馆开展优质的就业阅读指导服务提供了网络信息保证。

4.人才优势。

随着高新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图书馆的人才结构也有了质的变化,由传统的注重文科型向综合型转变。

当代图书管理员既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又有熟练的计算机技能,既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及语文水平,又有创业与敬业精神。

他们不仅关注本馆的馆藏和学科服务,而且对当今世界和国内图书馆界的知识信息服务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们不仅能对海量的知识信息进行识别、整理、排序、推送,起到了知识导航员的作用,他们还有熟练的文献信息收集、整理、加工等科学管理方法和技术,能就某一专题迅速地寻找、组织相关资料,具有丰富的信息服务经验。

他们善于为就业阅读筛选出适销对路的信息,开拓就业信息新领域,为就业阅读指导提供优质服务。

三、就业阅读指导的方法途径
1.根据就业阅读需求,调整图书馆藏书结构。

了解就业指导部门及学生对文献信息的阅读需求,通过广泛调查和分析来确定就业指导文献的馆藏,制定图书采购方案,合理制定采集收藏目标,以满足学生、就业指导部门以及有关人员的需求。

2.开辟就业资料阅览室。

在图书馆报刊阅览室开辟“就业资料阅览专区”,如将用人单位资料及数十种就业指导书籍上架,供全校学生阅览。

把最新的就业资料放在最前排的新专架,便于毕业生查阅。

“就业资料阅览专区”收集的资料要比学校就业网上的信息更全面、更详尽,如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这几年收集的图书、资料包括:近年来到该校招聘的1000余家用人单位简介及部分优秀用人单位的企业期刊,并按照省、市对单位资料进行了归类。

此外,专区还收集了近两年的20余期《大学生就业指导》及《择业就业:大学生求职指南》《成就辉煌人生》等一些就业指导期刊、杂志,为学生们提供择业准备、自荐书制作、面试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大学毕业生通过阅读这些文献资料,对提高自己的就业素质和能力有一定自助作用。

3.提供就业阅读书目。

图书馆任务之一,就是利用丰富的文献资源向读者传递科学文化知识,感受文学作品所蕴含的巨大力量。

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熔炼、情操的熏陶、文化的积淀、学问的拓展起着润物细化的作用,所以图书馆可以针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及个体差异特质,为他们甄选恰当的图书书目。

如优秀的中国文学书目有:《论语》、《孟子》、《庄子》、《孙子兵法》、《吕氏春秋》、《史记》、《文心雕龙》、《颜氏家训》、《资治通鉴》、《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古文观止》、《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曾国藩家书》、《女神》、《家》、《雷雨》、《边城》、《尘埃落定》、《子夜》、《鲁迅全集》、《骆驼祥子》、《围城》、《艾青诗选》、《金庸全集》等文史类书籍,优秀的励志图书如《谁动了我的奶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春之歌》、《把信送给加西亚》、《如何才能停止焦虑开始新生活》、《唤醒心中的巨人》、《阿甘正传》、《士兵突击》、《把梦留住》、《心灵鸡汤》、《平凡的世界》、《肖申克的救赎》等等,这些推荐的书目为大学生重塑人生观、择业观,塑造良好的人格,发挥了正确的导向作用。

4.设立网络服务窗口。

在信息传播速度日渐加快的今天,图书馆可根据大学生阅读网络化习惯,在图书馆网站上设立就业阅读指导服务窗口。

在服务窗口上及时提供各种就业政策、就业指导、就业市场需求及经常在网上举办就业招聘活动等信息供学生查询阅览,并把国家和全国各主要城市的毕业生就业网网址都列出来,如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http:
//、人事部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http://、中国人才:http://等等,使大学毕业生及时了解有效的就业信息,抓住机遇尽早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

在服务窗口中还可针对学生的阅读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既可回答学生咨询的问题,又可推荐就业阅读指导的有关文献。

大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问题,也可以和其他读者、馆员进行交流与探讨,及时调节和消除不良就业心理状态,为大学生不出校门、家门就能获取就业文献信息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总之,毕业生就业率已成为评价一所高校总体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是高等院校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流、信息流、知识流的集聚地,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针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各个步骤,为大学生就业提供阅读指导服务,这不仅是高校图书馆“一切为了读者”的服务宗旨,更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延伸及创新。

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积极开展就业阅读指导服务,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中心的作用,实现图书馆的社会功能,为图书馆的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韦宁.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就业需求服务[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12,(1):6-9.
[2]林佳瑜.高校图书馆参与学生职业指导的服务模式探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0,(1):94-96.
[3]杨济萍.“阅读疗法”——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向[J].许昌学院学报,2006,(5):53-55.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高校图书馆服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模式的研究”(2011JGB3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