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5.1 从条件出发分析并解决问题(1)|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5.1 从条件出发分析并解决问题
(1)|苏教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从条件出发分析并解决问题”。
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1.怎样从条件中分析问题;
2.怎样从已知条件出发解决问题;
3.怎样较好地表述思想和结论。
本节课主要涉及两个教材知识点:
1.从条件中分析问题;
2.知道如何从已知条件出发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如何从条件中分析问题;
2.知道如何从已知条件出发解决问题;
3.掌握较好地表述思想和结论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的条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2.培养学生归纳和推理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表达和表述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热爱学习数学的情感;
2.培养学生认真钻研和探究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了解如何从条件中分析问题;
2.知道如何从已知条件出发解决问题;
3.训练学生的条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2.教学难点
1.让学生领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2.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
3.培养学生的表达和表述能力。
四、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实践互动的教学方法。
在讲授中,教师向学生介绍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在学生实践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开放思维,从条件出发,结合已知条件解决问题。
五、教学流程
1.导入
教师在白板上写下以下问题:在数轴上,点A的坐标是-3,点B的坐标是5,点C的坐标是-1,那么C点和B点距离是多少?
2.学生实践
教师提醒学生从已知条件出发分析问题,在本题中,已知三个点在数轴上,点的坐标和距离是数轴上相邻两个坐标差的绝对值。
学生开始思考,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分析问题。
3.学生报告
教师要求学生报告他们的思考过程和解决方案。
学生逐个分享,并归纳总结。
4.巩固
教师提出类似的问题,让学生完成,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5.总结
教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提醒学生从已知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理解已知条件的应用和作用。
六、教学建议
1.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教师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理解条件的作用;
3.在实践环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