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及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
开
题
报
告
申请单位:永昌县农业中学
负责人:杜永川
开题日期: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二日
《农村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及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杜永川
一、课题研究背景
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了新一轮教材改革,语文教材采取分科(工科\文科)及模块式教学,降低了教学难度。
但是,由于客观上中等职业学校校生源质量存在着差异,如眼界的开阔度、接受新事物的渠道、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使得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在中等职业学校,尤其是农村中等职业学校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为此,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探索一条适合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及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进而向其它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推广,以便在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更好地推进新课标的实施。
二、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试图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对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包括课堂的组织形式,语文教材的整合,课题导入的设计,前置任务设计,阅读教学课型,语文课堂检测等,最终达到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专业素质得到大面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得以发展。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分工、成果展示、完成时间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研究中,我们采取的方法主要有:
1、调查研究法。
2011年3月,我校分别对高二、高三各年级进行了语文能力测试和语文学情调查,使我们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态度、学习倾向和听、说、读、写能力有了更为全面的掌握,以此作为实施教改、改进教学的依据。
同时,我们要求每个教师对任教班级选择2-3个典型学生,进行1-2年的跟踪调查,建立好学生的语文档案,为个案研究积累资料。
2、资料与个案研究法。
我们要求各班语文教师做好三方面的积累:一是从报刊书籍、网络上查找积累与课题相关资料,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做法;二是积累教学案例,将典型课例进行笔录、拍照或录像;三是积累学生成长语文学习进步案例,作为课题研究的重要参考
资料。
3、行为研究法。
改变过去仅仅从卷面去考核评价学生语文水平的做法,力图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实践,在实践中获得并提高能力;让教师在实践中去观察学生,评价学生。
五、研究本课题的条件
首先,我们课题负责人和各成员都是教学的一线教师,教龄都在八年以上,最长十五年,我们在教学教研方面有了足够的经验,同时也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具备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其次,我校中青年教师人数较多,充满活力,工作热情高扬,他们思维敏捷,思路宽阔,教育理念易于更新,易接受和易传递新的信息。
易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具备开展研究的师资基础。
同时,我校制定了严格的教科研制度、课题管理制度,有否教科研成果,直接与教师的奖金挂钩,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尤其是一批朝气蓬勃,知识丰富的中青年教师成为教科研的骨干,大大促进了我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本课题组成员的选择是在大家踊跃报名,顾及各自的文学素养的基础上,从中选择了一些有经验的教科研骨干教师充当课题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