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像山那样思考 导学案 - 教师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像山那样思考(1课时)
奥尔多•利奥波德
学案编制:任永梅时间:2019-10-28 学案编号: 12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对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意义。

(2)了解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

【教学难点】
(1)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2)体味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

(3)学习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写法。

【学习方法】
多诵读,熟悉课文;多思考,大胆交流;多归纳,善于总结。

课前自主预习
【新课导入】
长期以来,我们都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呢?郭小川在《致青年公民》中的一句话“不驯的长江,将因你们的奋斗,绝对服从”吗?我觉得这句话很能形象地说明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

在这里,我们显然是把长江亦即自然作为我们的对手来看待的,我们要让它驯服,为我所用。

不难发现,这体现了我们这样的思想:我们人类是这地球上最高贵的,一切要服从我们人类的需要,自然要服从我们,我们要征服自然。

这种想法在常人看来,仿佛是天经地义,正确性不容怀疑的。

我们过去不是常会说人定胜天,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吗?这种想法果真就合理吗?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对待自然界的万物呢?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进入这最后一课的学习吧。

【材料链接】
1.“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

这位被称为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一生共出版三部书和五百多篇文章。

主要作品有1949年,《沙郡岁月》出版,是其最重要的著作。

《沙郡岁月》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

文笔优美,思想深邃。

被誉为“绿色圣经”。

《像山那样思考》是《沙郡岁月》中收录的一则随笔。

2.背景介绍
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但人们却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过高的物质追求,不断的向大自然索取,以及错误的生态观念,使我们的地球已变的满目疮痍。

森林植被骤减,水土流失严重,工业三废的污染,滥捕滥杀滥伐,这一切做法严重的破坏了生态平衡,地球面临荒原化的危险。

【预习指导】
1. 利用工具书自查生字词注音及重点词语释义。

2.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借助一声狼嗥而引起的反应,将深刻的生态伦理表达出来。

第二部分(4-9)讲述狼被猎杀的命运以及狼被消灭以后留下的生态恶果。

第三部分(10)启示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应该像山那样思考要有生态意识。

3.速读文本,是什么引发思考呢?
缘于人们对狼群的猎杀,缘于“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

4.读第1段,体悟“狼的嗥叫”所饱含的情感。

如“深沉的”、“骄傲的”、“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蔑视情感”等,嗥叫,既是狼痛苦的哀号,又是反抗的号角。

(启示:嗥叫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内涵呢?)
5.“我”最初肆意猎杀狼,持一种什么观念?“我”的想法是从什么时候转变的?为什么?
“在那个年代里,没有人会放过打死一只狼的机会。

当时我很年轻,正是不动扳机就感到手痒的时候。

那时,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

”也就是说,“我”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认为狼吃掉了对人类有用的鹿,该杀,所以就肆意猎杀。

6.“我”原本认为“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后来怎么想?
作者刚刚发现狼的时候,它们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嬉戏着搅在一起。

……是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

而眨眼间却是令人难受的垂死的绿光,在那一刹那,“我察觉到,在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是某种只有它和这座山才了解的东西。

”“新的东西”是什么?(狼对人的无知的愤怒、谴责、忧虑等。

对“我”来说,是对狼有了负罪和羞愧!)
课堂师生合作
【问题探讨思考质疑】
1.谁要像山那样思考?为什么要像山那样思考?要像山那样思考什么?
明确:不仅仅是作者,所有正“为安全、繁荣、舒适、长寿和平静奋斗着”的,却已经因此对自然“产生了长远的危险”的人类,都应该像山那样思考。

(谁要要“像山那样思考”?)
人类不是万物的主宰,我们同自然万物的关系,本质上和一座山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区别。

而相对于人类的短视,山的思考显得更加客观和长久。

(为什么要“像山那样思考”?)
我们应该从荒野获得启示,遵循自然规律,冷静而明智地处理好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

(要“像山那样思考”什么?)
2.本文是一篇融合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的散文,语言饱含诗意,富于思辨,意蕴深远。

请找出那些能够触动你的句子,请谈谈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⑴只有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聆听狼的嗥叫。

分析:“长久地”、“客观地”,指出之所以要像山那样思考的原因。

⑵我们到达那只老狼的所在时,正好看见在它眼中闪烁着的、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

分析:“闪烁着的、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体会。

联系前文对小狼的细节描写。

联系鲁迅对“悲剧”的定义,
感受当时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感受。

⑶在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是某种只有它和这座山才了解的东西。

分析:“新的东西”指什么?原来怎么认为的,如今怎么认为的?作者由此受到灵魂的触动,对自然生命进行重新的理性思考和认识。

联系作者50岁时购买沙乡农场的事。

⑷而且,山的恐惧有更充分的理由:当一只被狼猎杀的公鹿可以在两三年就可被替补时,一片被太多的鹿拖疲惫了的草原,可能在几十年里都得不到恢复。

分析:山对鹿的恐惧和鹿对狼的恐惧一样吗?这段话怎么读才能最好地表达作者的感情呢?重音在“两三年”和“几十年”。

联系曾经的滴滴涕杀虫剂和正被提出限制使用的塑料袋对环境的长远污染。

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了沙尘暴,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里去了。

分析:这句话用了什么手法?例:①只恐双溪舴艨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词《武陵春》)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⑹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

分析:荒野指没有人居住的原野。

即将目光从人类自身放开到远处,放开到自然,遵循自然规律。

荒野中的各种事物都是自由自在生长着的,他们彼此之间都是平等与和谐的。

人类只是自然万物生灵中的一种,并没有高高凌驾于其他事物之上的权力。

人类不该仅仅从狭隘的自身利益出发,为了当前的安全,对自然产生长远的危害。

3.“像山那样思考”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1)从生态的角度,敬畏自然:
人是不是自然的主宰?人自称为“万物之灵”,其实,人类只是自然万物生灵中的一种。

人在自然面前,非常渺小。

人违背自然秩序,破坏生态平衡,会祸及自身,遭自然的惩罚。

人应有敬畏之心,遵循自然规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在人类历史上,我们已经知道征服者最终将祸及自身。

——利奥波德
2)客观、长远、理性地思考:
“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大自然的资源有限,更新需要时间,人若急功近利偏面追求自身利益,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生态环境加速恶化的代价,把未来葬送。

人类应长远、理性地思考,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平等、和谐地相处;
“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荒野”的万物自由自在生长着,存在自然健康的生态系统。

它体现了大自然本真的特性,自然的秩序维系着平衡,维护着和谐。

人与自然,尽量平等、和谐地相处。

对人类来说,我们只是平凡的。

人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我们不比一座山更高明。

我们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和一座山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二。

——纪伯伦
小结:像山那样思考,就是人类应从生态的角度,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敬畏自然,长远、理性地思考,平等、和谐地与自然相处。

4.拓展延伸:直面生态危机,联系现实。

由于人类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无节制地开采和破坏,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地球变得满目疮痍。

面对日益
恶化的生存环境,越来越严重的能源危机,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

找找身边的环境问题,想一想,大家能为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做些什么?(各抒己见)
课后拓展阅读
藏羚羊的跪拜(节选)
老猎人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要喝一铜碗酥油茶时,突然瞅见两步之远对面的草坡上站立著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

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杈子枪。

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而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从藏羚羊眼里流出来。

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

藏区流行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

”此时藏羚羊给老猎人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

但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怜悯打动是情理之中的事。

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栽倒在地。

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了然清晰地留着。

那天,老猎人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膛、扒皮。

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下跪的那只藏羚羊。

他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唯一见到的一次情景。

夜里躺在地铺上的他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

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刀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子宫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

这时候,老猎人方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要弯下笨重的身子给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的一条命,以保全怀在腹腔中小藏羚羊的生命啊!
于是,老猎人明白了:原来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于是;老猎人停下了手头的活儿。

当天,老猎人再没有出猎,他在山坡上挖了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生的孩子掩埋了。

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

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高原上消失了,再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日本]谷川俊太郎
野兽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森林寂静无语,屏住呼吸
野兽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继续铺路
鱼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大海汹涌的波涛是枉然的呻吟鱼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继续修建港口
孩子在大街上消失的日子
大街变得更加热闹孩子在大街上消失的日子人还在建造公园
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人彼此变得十分相似
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人还在继续相信未来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天空在静静地涌淌泪水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人还在无知地歌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