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第五章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1Z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1Z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任务和特点1Z 掌握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
1Z 熟悉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特点
1、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和生产的流动性及受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多,决定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复杂性;
2、建筑产品生产的单件性决定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多变性;
3、产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分工性决定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的协调性;
4、产品的委托性决定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不符合性;
5、产品生产的阶段性决定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持续性;
6、产品的时代性、社会性与多样性决定环境管理的经济性。

1Z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风险控制策划的顺序和原则:
1.尽可能完全消除有不可接受风险的危险源;
2.如果是不可能消除有重大风险的危险源,应努力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
3.在条件允许时,应使工作适合于人;
4.应尽可能利用技术进步来改善安全控制措施;
5.应考虑保护每个工作人员的措施;
6.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
7.应考虑引入诸如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计划的要求;
8.在各种措施还不能绝对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作为最终手段,应考虑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9.应有可行、有效的应急方案;
10.预防性测定指标是否符合监视控制措施计划的要求。

1Z 掌握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控制目标:
1.减少或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目标;(人的)
2.减少或消除设备、材料的不安全状态的目标;(物的)
3.改善生产环境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目标。

(施工环境)
施工安全控制的特点:
1.控制面广;(规模大、工艺复杂、工序多)
2.控制的动态性;(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要根据实际调整)
3.控制系统的交叉性;(要把工程系统、环境系统、社会系统
结合起来)
4.控制的严谨性.(涉及人身安全及财产损失,必须严谨)
施工安全控制程序:(一般的程序都那样)
1.确定每项具体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目标;(得设定个目标)
2.编制建设工程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定了目标就做个计
划)
3.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落实和实施;(有了计划就去执行)
4.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验证;(还得看看执行的效果怎么样)
5.持续改进。

(做得不好就得改进)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一般要求:
1.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在工程开工前制定;(与施组一起)
2.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有全面性;
3.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有针对性;(针对每项工程特点)
4.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力求全面、具体、可靠;
5.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包括应急预案;
6.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主要的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简介:
1.一般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2.特殊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编制单项措施)
结构比较复杂、技术合量高的工程称为特殊工程。


于结构复杂、危险性大的特殊工程,应编制单项的安全技
术措施。

如:爆破、大型吊装、沉箱、沉井、烟囱、水塔、
特殊架设作业,高层脚手架、井架和拆除工程必须制定专
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并注明设计依据,做到有计算、有
详图、有文字说明。

3.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单独编制措施:夏季、冬季、
雨季)
一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安全技术措施中,都需要编制季节性施工安全措施。

对危险性大、高温
期长的建设工程,应单独编制季节性的施工安全措施。

4.应急措施。

(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救援、逃生、防护的目的)1Z 掌握安全检查
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应由项目经理组织,定期进行
安全检查的主要类型:
1.全面安全检查;
2.经常性安全检查;
3.专业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安全检查;
4.季节性安全检查;
5.节假日检查;
6.要害部门重点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1.查思想;
2.查管理;
3.查隐患;
4.查整改;
5.查事故处理.
施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检查:
1.安全生产奖励制度;
2.安全值班制度;
3.各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危险作业管理审批制度;
5.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腐蚀性等危险物品生产、储
运、使用的安全管理制度;
6.防护物品的发放和使用制度;
7.安全用电制度;
8.加班加点审批制度;
9.危险场所动火作业审批制度;
10.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制度;
11.危险岗位巡回检查制度;
12.安全标志管理制度。

1Z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重点)
1Z 掌握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
两大类型:
1.职业伤害事故
2.职业病
职业伤害事故分20类,其中与建筑业有关的有12类:
1.物体打击;(指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块、砸伤等造
成的人身伤害,不包括因爆炸而引起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3.机械伤害;(指被机械设备或工具绞、碾、碰、割、戳等造
成的人身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设备引起的伤害.)
4.起重伤害;(指从事各种起重作业时发生的机械伤害事故,
不包括上下驾驶室时发生的坠落伤害,起重设备引起的触
电及检修时制动失灵造成的伤害。

)
5.触电;(包括雷击)
6.灼烫;(指火焰引起的烧伤、高温物体引起的烫伤、强酸或
强碱引起的灼伤、放射线引起的皮肤损伤,不包括电烧伤及
火灾事故引起的烧伤。

)
7.火灾;
8.高处坠落
9.坍塌;
10.火药爆炸;
11.中毒和窒息;
12.其他伤害。

(包括扭伤、跌伤、冻伤、野兽咬伤。


安全事故处理的原则:(四不放过原则)
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2.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
3.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4.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实行以地区考核为主的制度。

2.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对各部门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情况实行分级考核.各级主管部门应如实向同级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报送。

3.省级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及计划单列的企业集团的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月报表、年报表应按时报到国家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
1Z 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和措施
1Z 掌握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
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可能严重影响项目所在地居民生活质量、存在重大意见分歧的项目,环保总局可以举行听证会。

建设工程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工程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1Z 熟悉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的措施
对施工场界内的污染防治属于职业健康问题;
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防治是环境保护的问题。

建设工程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的防治、水污染的防治、噪声污染的防治、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以及文明施工措施等施工现场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1.施工现场垃圾渣土要及时清理出现场;
2.高大建筑物清理施工垃圾时,要使用封闭式的容器或采取
其他措施处理高空废弃物,严禁凌空随意抛撒;
3.施工现场道路应指定专人定期洒水清扫,形成制度,防止
道路扬尘;
4.对于细颗粒散体材料(如水泥、粉煤灰、白灰等)的运输、
储存要注意遮盖、密封,防止和减少飞扬;
5.车辆开出工地要做到不带泥砂,基本做到不洒土、不扬尘,
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
6.除设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
胶、塑料、皮革、枯草、各种包装物等废弃物品以及其他
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7.机动车都要安装减少尾气排放的装置,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8.工地茶炉应尽量采用电热水器。

若只能使用烧煤茶炉和锅
炉时,应选用消烟除尘型茶炉和锅炉,大灶应选用消烟节
能回风炉灶,使烟尘降至允许排放范围为止;
9.大城市市区的建设工程已不容许搅拌混凝土。

在容许设置
搅拌站的工地,应将搅拌站封闭严密,并在进料仓上方安装除尘装置,采用可靠措施控制工地粉尘污染;
10.拆除旧建筑物时,应适当洒水,防止扬尘。

文明施工包括:
1.规范施工现场的场容,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洁卫生;
2.科学组织施工,使生产有序进行;
3.减少施工对周围居民和环境的影响;
4.遵守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规定和要求,保证职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的基本要求主要有如下几点:
1.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标牌,
2.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应当佩戴证明其身份的证卡。

3.应当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设置各项临时设施。

4.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用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安装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5.施工机械应当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规定的位置和线路设置,
6.应保证施工现场道路畅通,
7.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器具,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8.施工现场应当设置各类必要的职工生活设施
9.应当做好施工现场安全保卫工作
10.施工现场发现文物、爆炸物、电缆、地下管线等应当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按规定处理。

11.施工现场泥浆和污水未经处理不得排放,地面宜做硬化处理,
1Z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1Z 掌握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职业健康安全的三个问题:
1.人的不安全行为;
2.物的不安全状态;
1.标准要求的要写到;
2.文件写到的要做到;
3.做到的要有有效记录.
文件特点:
1.法规性;
2.系统性;
3.证实性;
4.可操作性;
5.不断完善性;
6.体现方式的多样性;
7.符合性。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围绕以下活动推进体系运行工作)
1.培训意识和能力;
2.信息交流;
3.文件管理;
4.执行控制程序文件的规定;
5.监测;
6.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7.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