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汉族与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健康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3月第2期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he College of Northwest Adult Education
March.2020
No.2
拄肃省汉族与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健康比较
雷慧
(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甘肃兰州730124)
[摘要]为了调查研究甘肃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随机抽取2016年西北民 族大学甘肃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甘肃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 机能、身体素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汉族男、女大学生超重与肥胖率高于少数民族学生,汉族学生身体机能水平低于少数民族学生,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少数民族男、女大学生的耐力素质都优于汉族,男大学生速度、上 肢力量有显著差异,汉族与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柔韧性、下肢爆发力、腹肌力量均有显著的差异。

汉族与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差异明显,学校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应科学分组,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积极锻炼,有效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关键词]甘肃省;少数民族大学生;汉族大学生;体质健康;比较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539-(2020)02-0072-05
2016年,国务院颁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 要》,特别强调将大学生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 点人群,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水平。

少数民族青 少年体质作为我国学生体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甘肃省是少数民族聚居的省 份,现有5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 255.13万人,主要有回 族、东乡族、藏族、蒙古族、裕固族、土族、保安族、撒拉 族等民族,人数占全省总人口的9.82%。

调查研究大 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对于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 平,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大学体育工作提供 理论参考,具有积极的作用,为各级政府机关、教育 行政部门、学校提供翔实的统计和分析数据,使之了 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及时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

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体质指的是人体 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 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因素综合的、相对稳 定的特征。

是人的生命活动、劳动、工作能力、运动能 力的外在特征。

具有鲜明的个体差异性和阶段性。

学 生体质主要包含身体形态发育、生理机能水平、身体 素质发展状况。

人们可以通过提高生活的物质条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目的地进行有计划的、科学 的锻炼方法,来保持良好的体质状况,不断增强体 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从2016年西北民族大学(全国招生)22612名参
加体质测试的学生中,筛选出甘肃籍学生2263名,其
中,少数民族男大学生621名,女大学生685名,汉族
男大学生351名,女大学生606名,年龄18-22岁。


数民族大学生主要为回族、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
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

2.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
(2)数理统计法:应用S P S S21软件对测试结果 进行统计处理,检验方法采用T检验。

(3) 比较法:应用比较法对甘肃省汉族与少数民 族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进行比较
分析。

1.测试指标:
(1)身体形态:身高、体重、身高/体重指数
(2) 身体机能: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
(3) 身体素质:男生50米、立定跳远、坐位体前 屈、引体向上、1000米;女生50米、立定跳远、坐位体
前屈、1分钟仰卧起坐、800米。

2. 测试时间:2016年10月-11月
三、结果与分析:
1.甘肃省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身体形
态比较:
[收稿日期]2019-11
[作者简介]雷慧(1%9—),女,汉族,陕西延安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表1少数民族、汉族男生身体形态比较
民族样本数n身高体重
少男621171.9±5.660.7±8_3**
汉男351171.6±6.363.1 ±9.9
*P<0.05;**P<0.01 (少数民族男大学生简称少男,汉族男大学生简称汉男,以下同)
身高与体重是反映人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水 平的重要指标。

其中,身高亦称“空间整体指标”,是 反映人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水平,尤其是纵向发 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受年龄、性别、种族、生活水 平、体育锻炼、疾病以及生活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 影响;体重不仅能反映人体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及 内脏的发育状况和人体充实度,而且可以间接地反 映人体的营养状况。

身高与体重测试相配合,可评价 大学生身体的匀称度、生长发育以及营养等方面的 状况。

从表一可以看出,少数民族男大学生的身高 171.9厘米与汉族男大学生的身高171.6厘米没有差 异;汉族男大学生的体重值明显高于少数民族男大 学生,有非常显著的差异0<〇.〇1)。

表2少数民族、汉族男生身高标准体重比较样本数正常较低体重超重肥胖
少男62177.5%12.7%8.5% 1.3%
汉男35171.8%8.8%16.8% 2.6%身高标准体重评价学生身体的勻称度,间接反 映学生的身体成分、营养、肥胖状况,它通过身高与 体重一定的比例关系,反映人体的围度、宽度、厚度 以及密度。

身高标准体重值=体重(kg)与身高(cm)平方的比值。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不同性别、身高应对应不同的体重,制定了学生身高标准体重 分数评分表,根据身高体重分数值,划分了较低体 重、正常体重、超重、肥胖几个等级。

从表2可以看出,少数民族男大学生中,正常体 重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7.5%,汉族71.8%,低体重人 数少数民族男大学生占12.7%,汉族男大学生占8.8%,正常体重与低体重人数的比例少数民族高于 汉族男大学生。

少数民族男大学生超重人数8.5%, 汉族男大学生16.8%,少数民族肥胖男大学生比例 为1.3%,汉族为2.6%,少数民族男大学生的超重、肥 胖人数比例均低于汉族男大学生。

总体上,少数民族 男大学生的超重与肥胖学生比例接近10%,10个人 中有一个人属超重或肥胖,汉族男大学生这一比例 接近20%,即5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超重或肥胖。

汉族 男大学生的超重与肥胖人数的比例远大于少数民族 大学生,需要引起重视。

表3少数民族、汉族女生身体形态比较民族样本数n身奇体重;
少女685160.1 ±5.252.4±6.7
汉女606160.7±5.553.1 ±6.7
*P<0.05;**P<0.01 (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简称少女,汉族女大学生简称汉女,以下同)
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60.1厘米,体 重52.4公斤,汉族女大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60.7厘米,体重53.1公斤,二者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少数 民族与汉族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相似,没有差异。

少数民族与汉族女大学生正常体重的比例分别 为86.2%、86.8%,较低体重比例分别为6.3%、3.9%,少数民族女生人数比例略高于汉族,而超重与肥胖 人数的比例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均低于汉族女大学 生。

表4 少数民族、汉族女生身高标准体重比较样本数正常较低体重超重肥胖
少女68586.2% 6.3% 6.9%0.6%
汉女60686.8% 3.9%8.6%0.7%
女大学生正常体重比例比较高,少数民族女大 学生超重与肥胖人数占总人数的7.5%,汉族为9.2%。

青少年的身体活动大量减少,摄人的各种能 量越来越多,而消耗的很少,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超 重和肥胖比例增加。

2.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身体机能比较:
身体机能指人的整体及其组成的各系统、器官 表现的生命活动。

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力量所呼出的气体量,衡 量人体呼吸系统机能,是体质测试中身体机能水平 的主要指标。

肺活量的大小与身高、体重、胸围的关系密切,在对学生进行评分时采用了肺活量体重指数来进行 评价。

通过人体自身的肺活量与体重的比值,亦即每 lkg体重的肺活量的相对值来反映肺活量与体重的 相关程度,肺活量体重指数=肺活量(mL)/体重(kg)。

用以对不同年龄、性别的个体与群体进行客观的定 量比较分析。

表5少数民族、汉族男生身体机能比较民族样本数n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
少男6214598±898.7**76.4±14.3**
汉男3514329±840.469.7±14.6
*P<0.05;**P<0.01
少数民族男大学生与汉族男大学生的身体机能 相比,肺活量及肺活量体重指数均大于汉族,有非常
显著的差异(p<0.01 )。

身体机能优于汉族。

表6少数民族、汉族男学生肺活量体重等级比较样本数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少男62140.6%21.4%33.5% 4.5%
汉男35127.7%18.2%47.3% 6.8%
少数民族男大学生的肺活量、体重分数达到优 秀的占40.6%,汉族只有27.7%,少数民族良好2丨.4%, 汉族18.2%,及格率少数民族33.5%,汉族47.3%,不 及格率少数民族学生4.5%,汉族6.8%。

少数民族学 生肺活量体重分数优秀、良好率达到62%,汉族学生 只有45.9%。

少数民族男大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较高。

表7 少数民族、汉族女生身体机能比较民族样本数n肺活量x土S肺活量体重指数;1±S 少女6853029±571.4**58.4±11.3**
汉女6062935±626.055.8±12.6
*P<0.05;**P<0.01
表8少数民族、汉族女学生肺活量体重等级比较样本数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少女29.5%20.7%47.3% 2.5%
汉女26.2%15.5%54.0% 4.3%
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与汉族女大学生身体机能相 比,肺活量及肺活量体重指数都高于汉族,有非常显 著的差异(P<0.01 ),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心肺功能 优于汉族,肺活量体重等级优秀、良好率达到50.2%,超过总人数的百分之五十,汉族学生优秀、良好率为41.7%,少数民族女生不及格率低于汉族。

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高于同年龄汉族 女大学生。

3.甘肃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身体素质比较:
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反映出来的
表9少数民族、汉族男大学生身体素质比较
项目少男汉男
50米7.4±0.5**7.5±1.5
1000 米247.7± 29.7 **256.4±29.6
坐位体前屈16.4±6.716.4±6.7
引体向上9.7±4.7**8.8±5.2
立定跳远210.7±18.2209.7±21.2
*P<0.05;**P<0.01
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协调和平衡等能力的 统称。

50米跑为体质测试中的速度项目,主要衡量人 的快速反应或快速运动能力,反映人体中枢神经系 统的机能状态和神经与肌肉的调节机能。

力量素质是指人的机体或机体的某一部分肌肉 T.作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

它是人体运动的基本 素质,是衡量身体训练水平的重要指标。

引体向上测 试上肢肌肉力量,立定跳远测试下肢爆发力。

仰卧起 坐测试腹肌力量及耐力。

其中,引体向上为男大学生 必测项目,仰卧起坐为女大学生必测项目。

柔靭素质是指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以及跨 过关节的韧带、肌肉、肌腱、皮肤及其他组织的弹性 和伸展能力。

坐位体前屈是衡量髋、腰背弯曲和大腿 后部的伸展能力。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在长时间运动中克服疲劳的 能力,在大学生体质测试中,800米为女生耐力必测 项目,1000米为男生耐力必测项目。

表9中,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水平没有差异,少
数民族与汉族男学生的柔韧性、下肢爆发力水平相 当,没有统计学意义差异。

50米跑、1000米跑及引体
向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少数民族学生的速度、耐 力、上肢力量均优于汉族男学生。

表10 少数民族、汉族女大学生身体素质比较
项目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汉族女大学生
50米9.3±0.69.3±0.6
800米238.9± **243.3±
坐位体前屈18.4±5.9**20.1 ±6.6
一分钟仰卧起坐30.4 土7.1**32.5±7.2立定跳远154.9±16.3**157.3±16.2
*/,<0.05;**P<0.01
汉族与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50米跑均值为9.3 秒,没有差异;800米跑项目少数民族学生均值238.9 秒,汉族243.3秒,少数民族学生耐力成绩优于汉族 女大学生;有明显差异(P<〇.〇l)。

坐位体前屈、一分 钟仰卧起坐、立定跳远均低于汉族女大学生学生,具 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cO.Ol)。

少数民族男大学生50米跑的优秀、良好率均高
于汉族男大学生,及格率低于汉族学生,不及格率低 于汉族学生;1000米跑优秀、良好、及格率均高于汉 族学生,不及格率低于汉族,汉族男学生有五分之一 不及格。

坐位体前屈优秀率及不及格率少数民族学 生高于汉族学生,良好、及格率低于汉族学生;引体 向上项目少数民族学生的及格率高于汉族,其余都 低于汉族学生;立定跳远少数民族学生良好、及格、不及格率略高于汉族学生,优秀率低于汉族学生。

所 有素质项目中,引体向上项目不及格率最高。

少数民族与汉族女大学生50米跑优秀率相同,良好及不及格率低于汉族女大学生,及格率高于汉 族学生;少数民族女大学生800米跑优秀及良好率都 高于汉族学生,及格率及不及格率低于汉族学生;坐 位体前屈及格、良好率高于汉族学生,优秀和不及格
表11少数民族与汉族男大学生身体素质达标率比较
项目
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不及格率
少男汉男少男汉男少男汉男少男汉男
50米13.5%10.5%12.6%10.5%73.6%77.5%0.3% 1.5% 800米 1.6% 1.1%10.0% 6.0%75.0%72.4%13.4%20.5%
坐位体前屈24.4%20.1%17.1%19.7%55.4%56.7% 3.1% 2.6%
立定跳远 5.6% 5.7% 4.4% 6.3%43.8%35.6%46.2%52.4%
仰卧起坐0.0%0.9% 1.6% 1.4%55.6%55.0%42.8%42.7%《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90.0分及以上为优秀.80.0 ~ 89.9分为良好,60.0〜79.9分为及格,59.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表12少数民族与汉族女大学生身体素质达标率比较
项目
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不及格率
少女汉女少女汉女少女汉女少女汉女
50米0.5%0.5% 4.5% 5.4%91.4%89.3% 3.6% 4.8% 800米 5.0% 3.7%16.9%12.2%73.1%77.1% 5.0%7.0%坐位体前屈25.2%39.1%19.4%16.2%53.4%42.7% 2.0% 2.0%立定跳远0.6% 1.2% 4.8% 5.2%55.6%62.7%39%30.9%仰卧起坐0.2%0.4% 1.5% 2.3%79.9%85.1%18.4%12.2%
率低于汉族学生;立定跳远项目少数民族女大学生 的优秀、良好、及格率均低于汉族学生,不及格率高 于汉族学生;仰卧起坐少数民族学生的优秀、良好、及格率都低于汉族学生,不及格率高于汉族女大学 生。

少数民族与汉族女大学生的坐位体前屈成绩最 好,立定跳远成绩最差,30%甚至更高比例的学生不 及格。

4.甘肃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等级比 较:
少数民族男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总成绩中优秀、良好人数超过20%,及格学生73.1%,不及格6.2%,汉 族男大学生的优秀、良好人数12.5%,及格学生74.7%,不及格率12.8,少数民族男生的优秀、良好比 例远大于汉族男学生,及格人数略低于汉族学生,不 及格率低于汉族学生。

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成绩优秀、良好率 14.9%,及格82.9%,不及格2.3%,汉族学生优秀、良好率15.5%,及格率81.4%,不及格率3.1%,少数民族 女学生的及格以上比例达到97.8%,汉族96.9%,汉
表13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比较民族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少男 1.1%19.7%73.1% 6.2%
汉男 1.4%11.1%74.7%12.8%
少女0.3%14.6%82.9% 2.3%
汉女0.0%15.5%81.4% 3.1%族女生的不及格人数多于少数民族学生。

四、小结与建议
1.小结:
(1)甘肃少数民族与汉族男大学生身体形态中,身高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体重有非常显著的
差异,汉族男大学生的体重均值大于少数民族学生,
肥胖与超重率是少数民族学生的二倍。

(2) 少数民族男大学生身体机能优于汉族,肺活 量及肺活量体重指数高于汉族,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3)少数民族与汉族男大学生身体素质多数项 目有差异,50米、1000米、引体向上成绩优于汉族,有
非常显著的差异;立定跳远及坐位体前屈没有差异。

(4)女生身高、体重没有差异,汉族女生的超重、肥胖率高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女大学生肺活量、肺
活量体重指数优于汉族,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5)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800米成绩优于汉族, 立定跳远、一分钟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成绩低于汉
族,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立定跳远不及格率均比较高。

(6) 少数民族男大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高于 汉族,优秀、良好率均高于汉族。

少数民族与汉族女
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总体水平相似,差异不明显。

2. 建议:
(1)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身体形态有差异,汉
族学生的肥胖、超重率较高,提倡、(下转第86页)
动手、实践活动渗透在日常教学中。

开展好数学活动 课,这不仅能使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和感知的过程 中探究发现、验证思考,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学 习的热情。

除了低年段的数学游戏课,还可以专门组 织数学活动课。

比如,活动课“量一量”,学生通过量 一量,体会感知毫米、厘米、分米、米这些常用长度单 位的大小;来一节“走一走”,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 操场,计时,用脚丈量一千米的大小;留一堂专门的 “统计与调查”课,学生自己设计要统计的项目,经历 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了解数据处理的过程; 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后,组织“掷一掷",让学生在 活动的过程中发现概率大小的秘密;剪一组对称图 形,用学过的平面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测量一个土 豆的体积,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丰富多彩的数 学活动课,将为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培养学习良好数 学思维插上翅膀。

七、积极与家长取得良好沟通,
关注学生的发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关于亲子关系、父母双方的感情以及家庭教 育理念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一言以蔽之。

然而,家庭教育在学生学习过程中 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家长学校是家校联系、并向 家长传输正确教育理念的一个途径,但在日常的教 育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变化,小到书 写的变化,大到学习整体状况甚至情绪的变化,及时 与家长沟通交流,分析引起学生变化的原因,共同商 讨行之有效的对策,及时跟进调整后孩子出现的新 变化尤其是进步,这对于培养、巩固小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尤为重要。

沟通不是“告状”,对于学习兴趣浓 厚、学习自觉踏实而又乐于动脑的“小学霸”们,也不 能因为他们足够“省心”而放弃与其家长的联系。

实 际上,不断向他们的家长反馈孩子的优点,及时和家 长沟通教育和督促孩子学习的方法,会给优秀学生 的学习提升提供更好的帮助。

而良好沟通的前提是 教师对学生的明察秋毫,是教师眼里要有每一个学 生。

教师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在这一前提 下,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才有意义,才能真正达到促进 学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苏]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M].赵玮,杜殿坤,
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 ][美]莉萨•博林,谢里尔•西塞罗•德温,马拉•里斯-韦伯.
(上接第75页)
指导学生科学、合理饮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
良好的健身习惯,使身体形态维持正常水平,减少肥
胖、超重情况的发生。

(2) 汉族学生应加强有氧运动,尤其是耐力运 动,提高心肺功能,使身体机能得到有效提高。

(3) 不同民族学生身体素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差
异,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分组,因材施教,需要针对各
个学生的具体测试情况,制定个体方案,有的放矢,教育心理学: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M】.连榕,缪佩君,等,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4]梁杰.读书那些事:给教师的阅读建议丨M].南京:江苏凤凰
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刘海燕
文字校对:依朵
是相似体质健康水平向上向好发展。

(4) 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体质健康大多数是及
格水平,优秀与良好率不高,学校应加强引导,促使
学生在体育课之外加强锻炼,使更多学生体质健康
达到优秀水平。

(5) 大学阶段,敦促、鼓励、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
生活习惯,将体育锻炼作为终身参与的活动,提高体
质健康水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Z].北京:中
共中央国务院,2016. [4] [2]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5] [3 ]刘星亮.体质健康概论(第二版)[Ml.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6.
费加明.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反思[J].中国学校卫 生,2014,35(8).
白银龙,聂锐新,唐文坤.云南省6个特有少数民族大学生 体质健康现况[J].中国学校卫生,20丨6,37(丨2).
责任编辑:高海峰
文字校对:依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