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负迁移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负迁移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分析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常犯的文化负迁移错误:交际信息增值错误,交际信息减损错误,交际信息误解错误,旨在说明外语学习需要正确把握文化迁移规律,尽可能避免文化负迁移,从而更好地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标签:文化负迁移;错误分析;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中国外语学习者学习外语时,常常注重语言形式的学习,而忽视文化知识的学习。

因此,他们对中外文化,例如,传统、价值观、宗教、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缺乏了解。

事实上,中国有很多英语学习者尽管有很高的英语水平,但是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交流时,往往会出现非语法性错误的中国式英语表达,这是因为他们的母语文化知识对他们的交际产生了负迁移。

本文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常犯的文化迁移错误,旨在帮助他们对交际过程中所出现的文化负迁移现象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从而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

二、文化迁移
根据Odlin (1989:27)在《语言迁移》一书中的观点,语言迁移就是指母语使用者已经习得的语言知识和尚未完全习得的语言知识对目标语的影响。

当然这种影响不仅仅来自母语知识,而且还来自其他语言知识。

为了将母语和其他语言知识分别对目标语习得的影响加以区分,可以把来自母语的影响称为“母语迁移”。

同时,Odlin还将母语迁移按照其作用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是有利于母语使用者对目标语学习的;相反,负迁移会阻碍母语使用者对目标语的学习。

负迁移现象不仅仅会出现在语言层面,还会出现在文化层面。

当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时,不自觉地按照母语文化的价值观,或者思维方式来指导自己的交际行为就会出现交际不畅的情况,这是文化负迁移的表现,主要还是由于文化的差异引起的。

因此,分析跨文化交际中所出现的文化负迁移现象,能够帮助外语学习者尽可能避免文化负迁移,从而更好地提高跨文化交际以及外语学习的效果。

三、错误分析
20世纪60年代末期,对比分析理论(contrastive analysis)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因为该理论总是试图通过比较不同语言间的差异来预测目标语学习的难点和错误,但有时候目标语学习中的难点和错误并不是由于语言间的差异造成的。

Corder (1967)在《错误的意义》一书中也指出不能将目标语学习中出现的所有错误都归咎于语言间的差异,或者母语负迁移。

目标语学习者不能总是一味刻意地避免错误的发生,因为错误对于目标学习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例如,通过研
究和分析错误,目标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就会得到很好的处理,目标语使用中所犯错误的各种原因也可以被进一步被了解,最为关键的是目标语学习者可以根据错误判断自己的语言水平,进而制定出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

同时,在错误分析理论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错误(error)和口误(mistake)的不同。

James (2001)曾指出口误是目标语使用者在使用目标语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了非言语能力因素影响而输出的一种错误语言形式,但是语言使用者立即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这种不正确的语言形式,并且加以纠正;而当目标语使用者在使用目标语的过程中输出了一种错误语言形式,并且自己也不能够意识到这种错誤形式就是错误。

四、文化迁移错误分析
1、交际信息增值错误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的一方对自己所接收到的交际信息潜意识地赋予了本民族文化意值,也就是说听者除了接收到说话人所要传达的意值以外还附加了说话人并未传达的意义或听者把说话人所要传达的某项较弱的意义人为地强化了。

例如,中国人问候一般会说“去哪儿呢?”。

在汉语文化中,这仅仅只是一句没有实际意义的问候语。

但对英美国家的人们来说“Where are you going?”,他们会觉得你不应该问他们的私人问题,这是由于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交际信息增值错误。

2、交际信息减损错误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的一方所获得的文化信息量少于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文化意值,或者说没有获得说话者所要表达的全部信息值或弱化了原有的信息强度。

例如,当中国人请西方人吃饭的时候,总会点对方喜欢吃的饭菜,甚至还会为对方夹菜,这让西方人觉得很不舒服,认为主人在强迫他们。

其实这也是由于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交际信息减损。

我们知道中国的文化内核是群体意识,强调群体的重要性;而西方的文化内核是个体意识,强调个体的重要性。

因此,当中国人邀请别人吃饭的时候总是要照顾到大家的感受,所以会点大家喜欢吃的饭菜;而西方人吃饭时往往只重视自己的感受,所以一般都是吃自助餐。

3、交际信息误解错误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的一方错误地理解了说话者所赋予的文化意值导致文化信息的误解。

例如,在跨文化交际中,当英美国家的人们赞美中国人时候,中国人会用“哪里,哪里”,“过奖了”或“不敢当”来回答。

中国人这么回答是自谦的一种表达方式,可是对于英美国家的人们来讲,他们可能会认为中国人很虚伪。

又如,一个老外去参加一位中国朋友父亲的葬礼,当他看到葬礼现场的横幅上写着朋友不孝的字样时,他很是不理解。

因为,这个老外知道他这个中国朋友是个很孝顺的人。

其实这个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一种失误,因为即使这个中国人对他的父亲多么孝顺,都会说自己不够孝顺,这是中国自谦文化影响
的结果,但对来自异域文化圈的人们可能就很难理解了。

五、结语
通过对以上三种类型文化迁移错误的分析,我们应该知道母语文化会对跨文化交际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母语文化与外语的差异阻碍跨文化交际活动正常进行时就会产生文化负迁移,并在非语言层面出现文化方面的言行错误。

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中国的外语学习者对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文化负迁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且明白把文化知识学习作为外语学习的重要部分,是可以减少母语文化干扰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