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再次暴露后的处置-重庆狂犬抗体检测机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狂犬病再次暴露后的处置
一、狂犬病再次暴露后的处置
(一)狂犬病再次暴露后伤口处理
任何一次暴露后均应及时进行规范的伤口处理。

(二)狂犬病再次暴露后疫苗接种
对于再次暴露后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争议较大,2010年WHO立场性文件建议:如能证实暴露者曾接受过暴露前或暴露后全程免疫,则在第0天和第3天各肌肉接种1剂狂犬病疫苗,共接种2剂。

该方案也同样适用于接种过狂犬病疫苗,且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滴度
≥0.5IU/ml者。

2013年WHO更新的《狂犬病专家磋商会(第二版报告)》中建议:对于曾接受过全程暴露前或暴露后预防接种者,在接种完成3个月内发生暴露或再暴露,如致伤动物健康且已被免疫,并能进行10日观察,则在确保给予正确伤口处理的前提下,可推迟加强免疫。

使用神经组织疫苗等效力不确定的疫苗(无论是否曾接受过全程免疫)、以及未接受过全程暴露前或暴露后预防接种的III级暴露者,均应再次接受全程暴露后免疫和被动免疫制剂注射。

因此,结合WHO两个文件,本指南建议:1)对于曾经接受过疫苗全程接种者,如3个月内再次暴露,在符合2013年WHO报告中提及的各项条件时,可推迟加强免疫;2)超过3个月以上再次暴露者,需第
0天和第3天各接种1剂疫苗;3)若使用了效力不确定的疫苗、之前未全程接种或暴露严重的III级暴露者,在再次暴露后则需全程进行疫苗接种。

此外,也可采用我国《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和现行《药典》中的建议。

(三)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按暴露前或暴露后程序完成了全程狂犬病疫苗接种者,以后均无需使用被动免疫制剂。

二、狂犬疫苗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2022年1-6月兽用狂犬病疫苗签发批次均较2021年同期增长了约46.2%,截止2021年底总批签发数量为4536次,2015-2021年禽流感疫苗批签发次数年均批签发超过4000次。

近年来,我国狂犬病防控成效显著,狂犬病发病人数逐年下降,从2007年高峰时的3300例下降到2020年的202例,降幅高达94%。

但由于狂犬病的高病死率,而且现在社会上饲养宠物猫狗的人越来越多,狂犬病防控仍然任重道远。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狂犬病已呈低水平散发,部分地区已达区域性消除状态。

但与此同时,也面临困难和挑战:我国传染源(犬只)数量庞大,约0.8-1.3亿只,分布广,而犬的免疫率不高;部分
群众文明养犬意识淡薄,不登记、不免疫、随意遗弃犬只;狂犬病流行
在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更为严重。

中国每年卖出的人用狂犬疫苗数量都在1000-1500万份,也就是5000-7500万只疫苗。

全球范围内,中国的狂犬疫苗产量和销量世界第一,但这并不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成绩。

其背后对应的是,在中国,每
年最少有1000万人被狗咬伤,80%的狂犬疫苗都注射到了中国人体内,而在美国,人用狂犬疫苗一年的销量仅有5万份,不足在中国销量的1%。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狂犬疫苗批签发量7855.29万剂,同比33.5%,其中人用狂犬病疫苗(地鼠肾细胞)、狂犬疫苗(Vero细胞)、狂犬疫苗(Vero细胞)冻干、冻干狂犬疫苗(人二倍体细胞)
批签发量分别为492.46万(支/瓶/袋)、735.05万(支/瓶/袋)、6271.6万(支/瓶/袋)、356.19万(支/瓶/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显示,我国狂犬病疫情主要分布在人
口稠密的华中、华南、西南、华东地区。

人群分布上呈三多特征:农
村地区病例较多、15岁以下儿童和50岁以上人群发病较多。

中国的犬数超过1亿只,其中大部分在农村散养。

消除狂犬病必须免疫动物,
而与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动物普遍免疫不同,中国接种疫苗的动物比例
较少。

因此,人用狂犬病疫苗属于刚性需求。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增加,国内民众将愈发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和管理。

随着中国人均可支
配收入快速增长,人们付费接种疫苗的意愿和能力也将随之提高。

此外,教育程度的提升会提高狂犬病疫苗接种率,这将促进人用狂犬病
疫苗的销量增长。

预计未来随着国内企业在宠物疫苗领域的研发投入加大,有望对
进口产品实现替代。

有行业分析报告指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人用狂
犬病疫苗市场,近年来人用狂犬病疫苗批签发量均保持在5000万剂以上。

该市场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145亿元。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临床上对于狂犬病
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

在暴露后接种狂犬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狂犬
病病毒免疫力,预防狂犬病。

近年来,通过各种防疫措施,我国狂犬
病发病人数不断下降。

三、狂犬疫苗市场梳理
狂犬病是一种疫苗可预防的病毒性疾病。

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
区存在此疾病。

犬类是人类狂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导致高达99%的人类狂犬病传播。

在全球范围,狂犬病每年导致的费用估计达86亿美元。

世卫组织牵头发起了联合抗击狂犬病行动,推动实现到2030年犬类传
播狂犬病零人类死亡。

目前针对狂犬病尚无有效治疗手段,仍以预防为主。

接种疫苗和
使用抗狂犬病血清是主要的预防手段。

其中,狂犬病疫苗是唯一用来
控制和预防狂犬病的主动免疫制剂,在我国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除
了为已接触狂犬病毒的人接种该疫苗,该疫苗亦可以作为暴露后预防
措施进行接种。

四、中国动物狂犬病现状
在2004年至2018年期间,科研人员从17个省的185只疑似狂犬
病动物中收集了动物脑组织,FAT(directfluorescentantibodytext (FAT),直接荧光抗体检测)检测后发现其中有144株(77.8%)
为狂犬病病毒阳性样品。

在阳性物种中,狗是主要感染动物,占总病
例数的68.8%(99/144),其次是牛(12.5%),绵羊(9.7%),骆驼(4.2%),狐狸(2.1%),猪(1.4%),(0.7%)和驴(0.7%)。

同时,研究人员在对中国7个省的健康犬进行主动监测
的10,118个脑组织样本中,有33个(0.33%)呈FAT阳性。

在33
份阳性样本中,有31份来自随机检测狗和无主人的狗(包括流浪狗),另外2份来自紧急情况下被处死的狗(具体不详)。

而对于畜禽狂犬病,科研人员查询到2013-2018年期间内蒙古和新疆报告了29例牛、
绵羊和骆驼病例,且所有这些病例都是由狐狸叮咬引起。

五、狂犬病防制措施
1、免疫接种
被狂犬咬伤的人或动物应对伤口进行彻底消毒,并及时到专业机
构注射狂犬病免疫血清或狂犬病疫苗。

目前世界上,狂犬病尚无有效
的治疗手段,做好狂犬疫苗的紧急免疫接种是防制本病发生最行之有
效的重要措施。

即使做过狂犬疫苗预防免疫接种的人或动物一旦被咬
伤或抓伤,安全起见,仍然要再次接种狂犬疫苗,这样会形成更快、
更强大的保护力。

2、疫病监测
可用RT-PCR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法对老疫区和
城市重点区域的犬、猫进行定期监测。

对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犬、
猫要采取果断措施,及时予以捕杀,并对饲养场所进行全面消毒。

3、科普宣传
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如报纸、电视广播、张贴挂图等,大
力宣传狂犬病的危害性和预防知识,尤其要加强农村地区狂犬病防制
宣传工作力度,提高全社会对狂犬病防制工作的重视,提高公民被犬、猫咬伤、抓伤后主动及时就医的自觉性,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4、加强管理
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好犬只管理工作,特别是做好城区宠物犬的管理工作,动员群众养犬要注射疫苗,遛狗要拴绳。

发现狂犬要立即扑杀,尸体焚化或深埋。

六、常用细胞培养狂犬病疫苗比较
我国已上市的狂犬疫苗产品根据使用细胞基质不同可分为:二倍体细胞、Vero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地鼠肾细胞及鸡胚细胞,其中Vero细胞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动物细胞基质,Vero细胞更容易生产和储存,狂犬病毒表达滴度高,因此,Vero细胞狂犬疫苗具有生产控制水平高、产量大、生产成本较低的优势。

但Vero细胞属于传代细胞,高浓度的Vero细胞DNA存在致肿瘤风险。

此外,市场上的Vero 细胞狂犬病疫苗均使用动物来源的血清和胰酶,产品存在外源病毒因子污染风险。

人二倍体细胞疫苗是第三代狂犬病疫苗,与动物细胞相比,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具备天然的安全性优势,无致肿瘤风险,杂质去除要求低,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预防狂犬病的黄金标准疫苗,是目前国内传统狂犬病疫苗的有力补充,尤其适用于过敏体质者、老人及儿童等免疫力偏低的人群。

但人二倍体细胞存在培养难度高,狂犬病毒表达滴度低等问题,因此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产量较低、生产成本高。

目前,我国获批签发上市的人用狂犬病疫苗企业共有8家。

2018-2020年,我国利用Vero细胞基质培养的人用狂犬疫苗批签发数量占比最大,保持在90%左右;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疫苗整体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七、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批签发量较多
按照培养基质分品种进行统计,目前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是主流
产品。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的批签发量为6201.29万支,市占率为75.27%;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的批签发量为1103.18万支,市占率为13.39%;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的批签发量
为534.57万支,市占率为6.49%;最后是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的批签发量为399.31万支,市占率为4.85%。

由此来看,二代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基质)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三代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基质)正在逐步崛起。

八、国内狂犬疫苗市场持续增长
近年来,随着我国狂犬病预防教育普及、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数
量增加,我国狂犬病预防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控制狂犬病发病率
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8年,中国人用狂犬疫苗市场规模达到
28.4亿元,预计2022年将达到38.7亿元的市场规模。

Vero细胞人用狂犬病疫苗是狂犬病疫苗市场的主导者,占据75.0%的市场份额;人二倍体细胞培养狂犬病疫苗和原代细胞培养狂犬病疫苗(包括地鼠肾细胞人用狂犬病疫苗和鸡胚细胞人用狂犬病疫苗)分别占据18.2%和6.8%的市场份额。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显示,我国狂犬病疫情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的华中、华南、西南、华东地区。

人群分布上呈三多特征:农村地区病例较多、15岁以下儿童和50岁以上人群发病较多。

中国的犬数超过1亿只,其中大部分在农村散养。

消除狂犬病必须免疫动物,而与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动物普遍免疫不同,中国接种疫苗的动物比例较少。

因此,人用狂犬病疫苗属于刚性需求。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国内民众将愈发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和管理。

随着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人们付费接种疫苗的意愿和能力也将随之提高。

此外,教育程度的提升会提高狂犬病疫苗接种率,这将促进人用狂犬病疫苗的销量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