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试题 《7.扇形统计图》单元测试1 人教版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7.扇形统计图》单元测试1
一、单选题(总分:40分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1.(本题5分)表示全年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用下列()表示比较合适.
A.折线统计图
B.单式统计表
C.条形统计图
D.复式统计表
2.(本题5分)病人的体温应用()统计图.
A.柱形
B.扇形形
C.折线
D.统计表
3.(本题5分)如果要反映这个学期你的数学成绩的变化情况,采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4.(本题5分)明明练习跳绳,要反映他训练成绩的变化情况应选用()比较合适.
A.统计表
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5.(本题5分)如图条形图是从曙光小学800名学生中帮助失学儿童捐款金额的部分抽样调查
数据,如图扇形图是该校各年级人数比例分布图.那么该校六年级同学捐款的总数大约为()
A.870元
B.5010元
C.4200元
D.250560元
6.(本题5分)要表示一周内天气变化情况,要选用()统计图.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7.(本题5分)能反映部分同总数的关系应选用()统计图比较好.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8.(本题5分)如图,六(1)班优秀的人数和六(2)班优秀的人数相比,().
A.同样多
B.六(1)班多
C.六(2)班多
D.无法确定哪个班多
二、填空题(总分:2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9.(本题5分)气象员记录一天的气温变化常选用____统计图;而果园里用来表示梨子、苹果、橘子的产量占总产量的百分比时,一般选用____统计图;工厂选用____统计图来表示各车间工人人数的多少.
A.条形 B.扇形 C.折线.
10.(本题5分)最能反映某种蔬菜中各种营养成份含量的统计图是扇形统计图.____(判断对错)
11.(本题5分)如图是某校六年级最受欢迎的球类运动统
计图.如果你是体育委员,准备组织全班同学观看一场球类比赛,为了吸引尽可能多的同学去观看比赛,你会组织观看____比赛.
12.(本题5分)六年级有25%同学爱好书法,30%同学爱好唱歌,其余爱好打球.要清楚地反映这一情况,用____统计图最好.
13.(本题5分)气象局统计昼夜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____统计图.
三、解答题(总分:3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
14.(本题7分)如图是某校三个年级的学生人数统计图,其中六年级的学生人数是480人,五年级的学生的人数比四年级多多少人.
15.(本题7分)如图是育才小学五年级200名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统计情况.参加写作小组的学生比参加绘画小组的多多少人?
16.(本题7分)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1)从统计图中,你获得什么信息?
(2)如果五年级学生80人,喜欢看少儿节目的有多少人?
(3)请根据统计图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17.(本题7分)红领巾小学120分钟广播节目,下面是个节目广播时
间的统计图,看统计图计算下面各题:
(1)那个节目广播时间最长?
(2)“法律知识”节目广播时间24分钟,占总时间的百分之几?
(3)“学校新闻”节目广播时间比“故事”节目广播时间少多长时间?
18.(本题7分)某位同学上个月的消费情况统计图如图所示
(1)这位同学上网用了7元,则他上个月消费了多少元?
(2)乘车、买学生用品,买零食和玩各花了多少元?
(3)你还能想出什么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7.扇形统计图》单元测试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由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表示全年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故选:A.
2.【答案】:C;
【解析】:解:测量体温,是指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
故选:C.
3.【答案】:B;
【解析】:解:因为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所以如果要反映这个学期你的数学成绩的变化情况,采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故选:B.
4.【答案】:C;
【解析】: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明明练习跳绳,要反映他训练成绩的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故选:C.
5.【答案】:C;
【解析】:解:因为曙光小学有800名学生,
所以六年级同学的人数为:800×30%=240(人),
而抽样调查数据平均数为:
(4×5+8×10+10×15+16×20+12×25)÷(4+8+10+12+16),
=(20+80+150+320+300)÷50,
=870÷50,
=17.4(元),
所以17.4×240=4176≈4200(元),
所以该校六年级同学捐款的总数大约为4200元.
故选:C.
6.【答案】:B;
【解析】: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要表示一周内天气变化情况,要选用折线统计图.故选:B.
7.【答案】:C;
【解析】: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能反映部分同总数的关系应选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好;故选:C.
8.【答案】:D;
【解析】:略
9.【答案】:C;B;A;
【解析】:解:由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气象员记录一天的气温变化常选用折线统计图;而果园里用来表示梨子、苹果、橘子的产量占总产量的百分比时,一般选用扇形统计图;工厂选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各车间工人人数的多少;
故答案为:C,B,A.
10.【答案】:√;
【解析】: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最能反映某种蔬菜中各种营养成份含量的统计图是扇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
11.【答案】:乒乓球;
【解析】:解:如图,
乒乓球受欢迎的在百分率最高,就组织观看乒乓球比赛.
故答案为:乒乓球.
12.【答案】:扇形;
【解析】: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
六年级有25%同学爱好书法,30%同学爱好唱歌,其余爱好打球.要清楚地反映这一情况,用扇形统计图最好.
故答案为:扇形.
13.【答案】:折线;
【解析】: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气象局统计昼夜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故答案为:折线.
14.【答案】:解:480÷(1-38%-22%)
=480÷40%
=1200(人)
1200×38%-1200×22%
=456-264
=192(人)
答:五年级的学生的人数比四年级多192人.;
【解析】:把三个年级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于是即可求出六年级的人数占的百分率,进而用六年级的人数除以它所占的百分率就是总人数,再用总人数乘上五年级、四年级人数各自占的百分率求得五年级学生的人数和四年级的人数,再相减即可得解.
15.【答案】:解:200×(30%-25%)
=200×5%
=10(人)
答:参加写作小组的学生比参加绘画小组的多10人.;
【解析】:把总人数200人看成单位“1”,参加写作小组的学生占总人数的30%,参加绘画小组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5%,参加写作小组的人数比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多占总人数的(30%-25%),用总人数乘上这个分率即可.
16.【答案】:解:(1)从统计图中,知道喜欢看电视连续剧的占总人数的30%,喜欢看故事片的占35%,喜欢看新闻的占10%,喜欢看少儿节目的占25%;
(2)80×25%=20(人);
答:如果五年级有学生80人,喜欢看少儿节目的有20人.
(3)问题:喜欢看故事片的人数是喜欢看新闻的几倍?
35%÷10%=3.5,
答:喜欢看故事片的人数是喜欢看新闻人数的3.5倍.;
【解析】:(1)从统计图中,知道喜欢看各类电视节目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2)从统计图中知道,喜欢看少儿节目的占25%,即是80的25%,由此列式解答即可;(3)问题:喜欢看故事片的人数是喜欢看新闻的人数的几倍.
17.【答案】:解:(1)“故事”广播节目占的区域最大,所以“故事”节目占的时间最长.(2)24÷120=20%;
答:法律知识”节目广播时间占总时间的20%;
(3)1-(20%+15%+40%),
=1-75%,
=25%;
120×(40%-25%),
=120×15%,
=18(分钟);
答:“学校新闻”节目广播时间比“故事”节目广播时间少18分钟.;
【解析】:由图可知:总时间是单位“1”,故事时间占总时间的40%,音乐时间占总时间的15%;
(1)从图中找出哪种节目占的区域最大,这种节目播出的时间就最长;
(2)用“法律知识”广播的时间除以总时间就是“法律知识”占总时间的百分之几;(3)先求出“学校新闻”广播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数;再求出“学校新闻”节目广播时间比“故事”节目广播时间少百分之几;然后用总时间乘这个百分数即可.
18.【答案】:解:(1)1-36%-30%-20%=14%,
7÷14%=50(元);
答:他上个月消费了50元.
(2)50×20%=(10元),
答:乘车花了10元.
50×30%=15(元),
答:买学生用品花了15元.
50×36%=18(元);
答:买零食和玩各花了18元.
(3)从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出这个同学上个月买零食和玩具花的钱最多.;
【解析】:(1)根据扇形统计图可知,把上月的消费看作单位“1”,可求出上个月上网占百分之几,1-36%-30%-20%,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用除法计算,(2)把上月的消费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单位“1”是已知的,用乘法计算即可,
(3)从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出这个同学上个月买零食和玩具花的钱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