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容量第二课时课件 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枯竭,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 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开垦草
破坏。
原引起土地沙漠化。
①过度开发和不合理使用----矿产资源枯竭 工业生产造成的大气、水环境恶化等。②乱砍滥伐----森林植被破坏
③过度放牧----草原退化 ④大面积开垦草原----土地沙漠化 ⑤工业生产----大气、水污染
其增长曲线形态呈英文字母“S”形,故称S形曲线。随着鱼群数量的增加,对空间、
食物和其他生限制因素存条件的需求必然加剧,进而影响到鱼的数量。受这些限制因
素的影响,鱼的数量 最终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限制因素
3.议一议,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容纳的人 口数量超过该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
PART
1.自然资源概述

1)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 分类: 水资源
➢ 概念:自然资源是人类可 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 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
土地资源
气候资源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
02

试按照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在它们之间加上箭头。思考人口 增长与耕地之间的动态关系?
人口增长
人均耕地减少 粮食需求量加大 农药化肥用量增加
科技发展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大;科技发展水 平越低,人口容量越小。
03
2.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环境 科技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程度 文化教育水平 地区开放程度 人均资源消费 水平
一个地区经济越发达,科技水平相应越高,资源数量 和种类相对越丰富,人口容量也越大。
据统计,深圳地域面积1997.47平 方公里,2010年人口容量1042.40万 人 , 2020年,深圳的常住人口 容 量为1756.01万,增长68.46%。
生态环境失去平衡,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 染等问题日益严重,需花费大量资金进行环境治理, 并从其他国家和地区大量进口资源,延缓了社会经济 的发展,阻碍了人民生活的水平提高。
数 量
承载力
氧食 疾有
气物 病限
供限

应制







时间
02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相对性
人口合理容量不 是要达到的人口 数量,以此作为 人口控制的警戒 线。
警戒性
03
在一个天然的池塘生态系统中,鱼的数量与承载力及限制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其增长曲线形态呈英文字母“S”形,故称S形曲线。随着鱼群数量的增加,对空间、
食物和其他生限制因素存条件的需求必然加剧,进而影响到鱼的数量。受这些限制因
城市扩张、建设用地增加 工矿规模扩大
开垦新耕地 植被破坏
土壤污染加剧
土地荒漠化 人口增长水土流失
耕地资源数量是有限的,影响人 口增长
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 粮食产量下降
土壤肥力下降

2)自然资源的变化
3)自然资源的特点
➢ 2)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程度提高,增加了自然资源 的种类和数量。
地区开放程度
人均资源消费 水平
人均资源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小;人均资源消费 水平越低,人口容量越大。
03

2.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环境 科技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程度 文化教育水平
地区开放程度 人均资源消费 水平
首要因素 正相关
负相关
03

3.提高环境承载力的途径
途径:
➢ 控制人口增长(根本途径); ➢ 开源节流,挖掘资源潜力; ➢ 适度消费,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 寻找替代资源; ➢ 加大经济和科技投入; ➢ 控制污染,保护环境; ➢ 加强地区之间的资源调配; ➢ 加大地域开放程度,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越高,人口容量越大;地区对 外开放程度越低,人口容量越小。
03
2.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环境 科技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程度 文化教育水平
相同的资源环境条件,相对于不同消费水平所供养的人口 数量,显然是不同的,人口合理容量会随着消费水平的提 高而降低。
按照美国人的消费水平来生 活,印度所能容纳的人口要比 现在少得多。
人口增长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最 终由于饥荒、疾病、污染和资源枯 竭,造成人口大量减少,新的资源 环境承载力重新建立。
02
➢ 区域资源环境对人口和经济的支持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超越这一限度,就会造 成资源和环境问题。
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使用,会导致人地关系失调, 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
D.森林遭破坏,土地沙化加快,但气候反常事件减少
03
2.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环境 科技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程度 文化教育水平 地区开放程度 人均资源消费 水平
通常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作为估算某个区域 人口合理容量的依据。
这就是“短板效应”假如各块木板代表 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短板决定了人口 合理容量的大小。比如西北地区的人口 合理容量的决定因素就是水资源。
在一个天然的池塘生态系统中,鱼的数量与承载力及限制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其增长曲线形态呈英文字母“S”形,故称S形曲线。随着鱼群数量的增加,对空间、
食物和其他生限制因素存条件的需求必然加剧,进而影响到鱼的数量。受这些限制因
素的影响,鱼的数量 最终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限制因素
2.在人类社会中,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 数量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人口合理容量: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 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 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人口容量是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共同作用的产物,
是衡量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03

2.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环境 科技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程度 文化教育水平 地区开放程度 人均资源消费 水平
在人类社会中,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受到 自然资源环境、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 受教育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均资源消费水平和医 疗卫生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数 量
承载力
氧食 疾有
气物 病限
供限

应制







时间
02
在一个天然的池塘生态系统中,鱼的数量与承载力及限制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 一些学者认为,地球所能 容 纳 的 人 口 数 量 在 100 亿 左右。
悲观者认为,目前世界人口太 多,已经超过地球的资源环境 承载力;人口若进一步增长, 势必引起严重的后果

1.人口容量概念
人口容量: 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
个国家或地区所容纳的人口数量。又可分为 人口合量容量、人口最高容量等。
在某些渔业地区,捕捞强度大 大超过了鱼类种群的繁殖增长能 力,结果造成一些鱼类资源濒于 枯竭。
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大;人口受教 育水平越低,人口容量越小。
03
2.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环境 科技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程度
文化教育水平 地区开放程度 人均资源消费 水平
在一个对外开放的地区,资 源的互补性强,可大大提高 人口合理容量;如深圳实际 管理人口超过2500万人,与 地区开放有很大关系。
➢ 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需要建立良性循环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人类 的持续发展。
02
2.人口合理容量的特点
如果某地人口数量 与人口合理容量相 当,表明人口与其 赖以生存的物质资 源基本协调。
临界性
不同地区、不同自 然条件和科学技术 水平下,人口合理 容量是不同的,同 一地区,不同历史 时期也不同。
严格遵循计划生育意识,有效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 自然增长率几乎为零。
(2)占里侗寨寨规规定一对夫妇最多只能 生育两个孩子的依据是什么?
根据当地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的实际状况。02Fra bibliotekPART
你赞同哪种估计,为什么?
乐观者认为,科学技术具有极大 的潜力,可以帮助人类找到新的 资源,解决种种难题,未来世界 的人口不会达到资源环境承载力 的极限值。
资源越丰富,人口容量越大;资源越贫 乏,人口容量越小。
首要因素
03
2.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环境 科技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程度
文化教育水平 地区开放程度 人均资源消费 水平
科技水平的提高促使交通运输快速发展,从而促进区 域间的贸易往来,进而获取其他地方的资源,扩大人口 合理容量。
日本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都 不足,但通过大量利用其他国家 和地区的资源,提高了本国的资 源环境承载力。

3.资源、环境的限制性的解决途径
解决途径:
➢ 控制人口增长 ➢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 提高资源利用率 ➢ 寻找替代资源
➢ 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需要建立良性循环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人类 的持续发展。
02

阅读课本23页活动题,思考下列问题
(1)分析占里侗寨人口数量长期保持在700 人左右的原因。
经济发展程度越高,人口容量越大;经济发展程 度越低,人口容量越小。
03
2.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环境 科技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程度 文化教育水平 地区开放程度 人均资源消费 水平
人口文化素质低,缺乏开发利用新资源的知识和能力, 不得不依赖现有的资源,当对这些资源的依赖和使用超 过一定强度后,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果。
1.环境对人口增长的限制性,主要是( )
A.人类生存空间相对有限
B.资源供应相对有限
C.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D.人类科技水平还不高
2.下列有关目前世界自然资源利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正在显著扩大
B.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在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
C.由于存在水循环,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素的影响,鱼的数量 最终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限制因素
1.天然池塘中,鱼的数量最终达到一种动态 平衡,其原因是什么?
池塘生态系统中,鱼的数量受空间、食物、氧气和 其他生存条件等因素的限制,鱼的数量不可能无限制 地增长,因而最终达到动态平衡。
数 量
承载力
氧食 疾有
气物 病限
供限

应制







时间
02
➢ 3)自然资源的特点表现在:有限性、 潜力的无限性、系统性、空间分布
的不均匀性
工业
社会
狩猎采集社会
农业 社会
02

2.资源、环境的限制性
资源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资源、环境所能容纳
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
02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规模
饥荒、疾病、污 染、资源枯竭
在人口数量达到资源环境承载力之 前,可以努力控制人口,最终人口 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保持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